为什么现在高分励志片越来越少(不够励志的励志片)
我一直都挺喜欢励志电影的。这些影片传递的正能量总是容易让人感动,振奋人心,甚至能真的影响到观众的生活。最近,我看了《风雨哈佛路》,这是2003年的励志片。不过,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是想到2006年的励志片《当幸福来敲门》。趁此机会,咱们不妨通过影片的对比,来聊聊《风雨哈佛路》。
(一)怎样才算励志?
要说励志片最大的特征,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的提到「励志」二字。但是,影片励志与否,其实是相对个人化的。毕竟,每个观众的经历不同,情感触发点不同,移情于主人公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给「励志」划上界限呢?怎样的励志片才算好呢?
从众多励志片的共性来看,主人公从生活困境中走向成功,这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大方向。但在看《风雨哈佛路》的时候,我就感到困惑。《风雨哈佛路》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这个大框架内的,也就是说,其剧情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励志片范畴。
主角从小生活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后来曾在孤儿院生活,并一度流浪街头。但她很坚强,也很聪明,她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为自己博一个未来。经过努力后,她成功的获得了奖学金,并走进了哈佛校园。不过,有不少人和我的感觉相似,并未受到很大触动,似乎不够励志。
当我回想《当幸福来敲门》时,我认为励志片的界限还得收窄一点。我看过好几次《当幸福来敲门》,我对这个影片的观点也经历了多次变化。起初我觉得《当幸福来敲门》很励志很不错;再一看,我又觉得主角是蹭了”天才“的好处,没有高智商他就很难走进金融圈,励志于何处?当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再看《当幸福来敲门》,我顿时发现这个电影真正励志的地方——主角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一次又一次的逆流而上,其强大的心理素质才是最触动人心的地方。
参考这段经历,我认为优秀的励志片,其励志之处在于如何克服困难。从这点来说,《风雨哈佛路》在有些朋友眼中不够励志的原因就在于,《风雨哈佛路》并没有很好的展示“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
说来有趣,如果励志片不励志,那还能不能划分在励志片的范畴?就像喜剧片不好笑,还称得上喜剧吗?一定程度上,这种以观众预期情感来划分影片类型,还是稍显主观化。然而,尽管存在主观性,但励志片的「励志」其实依旧暗含规律性。
(二)《风雨哈佛路》和《当幸福来敲门》的不同在哪里?说实话,《风雨哈佛路》的故事本身是不错的。很多励志片都是真实改编,并且偏向传记风格。《风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其起点远比其他学生要低很多。原本上哈佛就非常困难,而几乎没怎么上过学的主人公不仅要在学习困难,还要进一步克服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无家可归及母亲逝世的情绪低谷和周围人都在否定自己的氛围。我能想象,要从这样的困境中“鲤跃龙门”,其难度是相当高的。《风雨哈佛路》的主角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很尴尬的一点是,电影并没有很好的展示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看完电影后,如果硬要总结出主角成功的原因,那就只有一点——主角智商超高。电影前半段,电影展示了主角经历的各种困难,但主角基本都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电影后半段,主角学习的环节只是个剪影式的剪辑拼接,并没有场景直接展示她学习的过程如何克服困难。结尾时,主角获得了奖学金,发表了演讲。但这次获得的奖学金,也并非全靠主角努力获得,评选时的运气成分还是颇大的。
仔细观察能发现,当主角决定要学习上哈佛的时候,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奖学金上,几乎都带着些许运气的顺利进行。而电影前半段的困难,并没有对后来主角的求学造成太大的影响。换言之,在观众眼中,主角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而励志的关键恰恰在于如何克服困难,没有困难又如何体现主角克服困难的励志性呢?这是不少人觉得《风雨哈佛路》不励志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当幸福来敲门》不仅给主角设置了很多困难,而且还一一表现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在经济上,主角需要去贩卖医疗仪器才能维持生活,他紧紧的抓住每台仪器的销售机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不气馁,仪器坏了则耐心的修理,没有自暴自弃。在家庭关系方面,他并没有因为工作需要或生活压力而忽视儿子,他全心全意的爱着儿子。在求职路上,主角压缩所有零散时间,在收留所“秉烛夜读”,哪怕身着油漆工服饰也不愿放弃珍贵的面试机会。
可以看到,《当幸福来敲门》并没有泛泛而谈,其“励志”是建立在主角克服的每个困难之上的。哪怕主人公的智商很高,但观众并不会因此就认为“智商是其成功的原因”。当观众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也和主角拥有一样的高智商,自己是否有勇气、够坚定的克服那些困难?由此,主角的精神品质反而更触动人心。
对比《当幸福来敲门》和《风雨哈佛路》,不难看出,这两个励志片最大的不同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展示。两个电影的发展方向都是相似的,主线剧情都是主人公从困境中挣扎而出,朝成功大步迈进。但是,《风雨哈佛路》浅显的认为“只要将苦难展示全面,就能表现励志性”。结果,电影很多场景都在表现苦难,却罔顾主人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看起来很被动。仔细琢磨一下,学习靠的是智商克服,奖学金靠的是他人评选——主角成功上哈佛的过程中,这两个最关键的因素都是天赐、运气。这样的故事设计确实很难体现出励志性。
相反的,《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非常积极的行动,很多机会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智商、运气等成分在主人公成功史上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遍观很多优秀的励志片,无一不是非常强调主角的主观能动性。详细展示主角如何克服困难,根本上也是为了表现这种主观能动性。
(三)《风雨哈佛路》可以怎么提升励志性?《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的困难程度其实还没有《风雨哈佛路》那么高。职位竞争的不过是培训班的几十人,学习的经济学内容没有《风雨哈佛路》四年高中的多,主角起点也比《风雨哈佛路》要高一些。从这点能看出,主角的困境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也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关键在于表现主人公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从这点来说,《风雨哈佛路》要想提升电影的励志性,至少有几个可以改善的地方。
其一,《风雨哈佛路》可以进一步刻画主角。电影中,主角相对比较被动,她的动机或渴望并不是那么强烈。《当幸福来敲门》主角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受够了贫困,他想要赚大钱,因此他非常努力,咬牙克服困难。那么在《风雨哈佛路》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支撑主角坚持下去?
我非常想要知道,当主角面对孤儿院欺凌、流浪街头、父母瘾君子、饥困交加、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她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她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究竟有怎样的人生信条支撑着这位仅仅十几岁的少女?在电影中,以上场景都只是一带而过,往往只是告诉观众,主角经历了这些苦难。但是,主角面对这些问题时,多半忍气吞声、得过且过。倘若电影将主角在这些困难下的反应、行动分别讲清楚,那么励志性必然更上层楼。当然,这也意味着电影应该减少对主角决定学习前的苦难展示,而应该增加主角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的场景。
其二,主角与母亲的关系应该适当修改,以增强故事的励志性。电影中,主角的母亲是个瘾君子,酗酒且患有精神病,电影中几乎没怎么出现母亲照顾主角的场景。主角也称,她一直照顾着母亲,当看到母亲去世,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去世,这让她幡然醒悟。不难猜测,现实中的这位哈佛女生一定和母亲有很深的羁绊,但是电影并不需要百分百遵循现实。
也许是电影创作者没有更深入的采访,也许是这位哈佛女生没更清晰的阐明母女羁绊对她的影响。无论如何,《风雨哈佛路》中的母亲和主角努力学习考哈佛并没有强因果性。在主角学习之路上,母亲是主角的动力之一,还是主角的阻碍之一?电影中的母亲可以说两边不沾。如果是动力,那么母亲就成为主角克服困难的支撑;如果是阻碍,那么母亲这一角色就能以对抗力量的形式,来表现主角主观能动性。但不管是设定为动力还是阻碍,都可以将母亲拉进主角学习之路的主情节,从而让这一角色更有影响力。
其三,对抗力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实现矛盾冲突加剧的效果。《风雨哈佛路》的对抗力量有很多,贫困、家庭、母女关系、环境氛围、孤儿院欺凌等困难都是主角成功的阻碍。在设计故事的时候,如果能根据它们对主角影响力的大小来排序,将影响较大的对抗力量放在电影后半段,这样就能避免虎头蛇尾。同时,后半段激烈的矛盾冲突也可以更反映主角如何在重重压力下坚持到底,从而突显励志性。
当然,这必然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励志片应该讲究真实还是强调效果?很多励志片都是传记片,真实性是很关键的。但是,这不意味着电影毫无创作空间。适当调整来强化励志性,这样做更符合创作团队选取这一真实故事的初衷。难道创作团队不是因为现实中哈佛女孩故事的励志,才决定将其搬上银幕的吗?倘若为了真实而导致电影没有体现出那种励志性,那未免太可惜了。因此,在讲究大框架真实的前提下,我认为励志片要更注重艺术效果。
结语《风雨哈佛路》的故事原型确实是励志的。尽管主角高智商,但她父亲智商也很高,却一事无成。这足以表明,高智商绝非这个故事主角成功的关键。然而,电影却不重点描述主角成功的其他原因,譬如心理素质、信念等,反而降低了故事原本应有的励志性。换言之,《风雨哈佛路》故事潜力很大,但编剧导演没处理好。这是令人惋惜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