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纪念日是几月几 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

提示:携手公益5年,感恩一路有你。

七十五年前的12月18日,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声婴儿的啼哭响彻天地,一段不平凡的一生就此开始。

雷锋的纪念日是几月几 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1)

艰难童年

雷锋出生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奶奶、爷爷、父亲、母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雷锋的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国民党抓去,遭到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不幸逝世。

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

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 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生下来几天就被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她被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张元满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谭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他大声叫道:“总有一天,我要报仇!”这就是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的原因。

雷锋的纪念日是几月几 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2)

翻身少年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就职。同年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参军入伍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参军入伍。

他身高只有1.54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努力钻研技术,后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雷锋的纪念日是几月几 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3)

因公殉职

1962年上午10点多钟,雷锋指挥卡车转弯;雷锋被倒下的木杆砸在左太阳穴。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永远的合上了双眼,年仅22岁。

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到略却烈士陵园。

雷锋纪念日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雷锋的纪念日是几月几 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4)

毛主席于1963年2月17日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

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时无刻不熏陶鼓舞中国人祖祖辈辈的做人法则,深入贯彻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雷锋精神才能在两个百年之际怦然落子。

滴水光辉,照亮社会迷茫;青春道德,催绽心灵芜荒。热血奉献,俱是雪中之炭;螺丝精神,非是锦上之芳。扎根土地,总得事事优秀;慷慨从容,敢为百姓脊梁。克己以正身,宽心以助人,平凡之不平凡,雷锋精神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