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

文|祖新兰

我的家乡在山东武城县的农村,记忆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房檐下,都有一口咸菜缸。在过去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每到深秋,乡亲们都在张罗着腌咸菜过冬。收获季秋后的辣菜疙瘩下来时,一般会储备很多,把它们逐个清洗干净去掉根须后晾干,第二天放在咸菜缸里,家里人口多的,还会再加一个大坛子备用。第一次腌制咸菜的新缸必须是无水无油,码一层咸菜疙瘩洒一层粗盐,直到摆满缸为止。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熬制花椒水烧开晾凉后,缓缓倾倒在缸里,压上盖垫封闭起来,这段时间不再去翻动它们,静等个把月掀开缸用筷子慢慢搅动着,一股土生土长的疙瘩咸菜味扑鼻而来,让人闻着打心眼里舒坦。腌制的时间愈久,咸菜的成色愈好,可以随吃随取。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1)

有了老咸菜汤,日后随着季节不同可以增加新品种。冬天缸里放一些老白菜帮子和胡萝卜,腌制几天后捞出来就着喝玉米粥非常脆生;夏天从地里摘一把嫩生生的绿豆角摁进咸菜缸,腌两天就可以食用,咸中透着豆角的新鲜味很好吃。小时候的夏季,我喜欢一手拿着整根长长的腌豆角,一手攥着干粮津津有味地吃饭,那怡然自得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从地里采摘豆角回来直接入缸,这些食材放进咸菜缸里时,绝对不可以用水洗,就连小孩子都晓得这个道理:要是沾了水,会前功尽弃坏了一缸的咸菜,经年累月的盖着咸菜缸,就是为了护着里面的宝贝疙瘩,它可是全家人饭桌上的指望。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2)

老家的一日三餐离不开咸菜。小时候的冬季,母亲每天早上从咸菜缸里捞出一块疙瘩,切成均匀的细丝,淋上点香喷喷的熟棉油拌上一碗咸菜,就着喝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这是农村祖辈们沿袭至今的老饭食。还有那陈年的老腌疙瘩,母亲有时拿出几块来在太阳底下晾晒,咸菜疙瘩会浸出许多盐巴变得褶皱柔软,此时洗干净切成细条便可以进行油炸,烹饪时待铁锅的油烧热后放进两个小辣椒,随着“嗞啦”一声响,满屋子弥漫着香辣的烟火气息,闻着那诱人的味道就能勾起你的食欲。一大碗油炸老腌咸菜条出锅了,中午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前,就着干粮嚼在嘴里特别筋道,咸香味里带着微辣回味无穷,如同过年吃肉一般唇齿留香,很能下饭。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3)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4)

那时我在本村上小学,放学归来肚子饿了,父母还在地里干农活,就从大门前石头墩下面摸出自家的钥匙,打开屋门后径直去饭橱里“搬干粮,”通常就是馍馍里夹上几根疙瘩咸菜条,趁着大人不在家,从后锅台的油罐子里用长把小油勺多淋上几滴黑乎乎的熟棉油,手捧着馍馍跑到大街上来,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着美美的吃,用家乡土话讲真是“杠滋了”。后来我在乡中学读书时住宿,每周只能回家一次,返校时总是用玻璃罐头瓶盛满炒熟的疙瘩咸菜。生活在那个年代,伙食香是第一,母亲担心我正在长身体缺少油水,每每忘不了在咸菜里多放两勺熟棉油给我增加营养,下面的咸菜一直被熟油浸泡,每每掀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惹得周围的同学就餐时都往我这边凑跟着一起沾光。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5)

老疙瘩咸菜令人念念不忘的,还有它的神奇功效。家乡老一辈人有个传下来的偏方:用老腌咸菜片可以治疗蚊虫叮咬和烧烫伤。一般人听了也许不大相信,但是古老的东西一代代流传下来,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况且那也是我曾经铭记在心的亲身经历。小时候有一年夏天,一碗滚烫的苞米粥刚从灶上的大铁锅里舀出来被我不小心碰翻了,顿时手背上红了一大片,我疼得忍不住哭了起来,但历经世事的母亲并不慌,她站起身揭开房檐下面那个常年压着盖垫的咸菜缸,捞出一块咸菜来切成片,用布敷在我的手背上,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无需再看医生,没过多久我的烫伤就自己痊愈。其中的奥妙,即使用当今医学知识也无法解释清楚。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6)

家乡的老咸菜缸里,承载着太多的故事,洞藏其中的老腌咸菜,因为时间的久存,而变得油亮金黄,如同饱经岁月沉淀的古老文化,历久弥香,回味悠长……

青未了老宅子里的故事(家乡咸菜缸里的故事)(7)

壹点号牛牛的书香小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