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七大职责(生产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在制造型企业里面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有些人认为“我只要管理好生产进度、不耽误客户交期即可,其它的事情不关我的事”等等,这些生产管理人员的观点是“管生产不管质量、不管设备、不管人员、不管考核、不管效率、不管成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七大职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七大职责
在制造型企业里面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有些人认为“我只要管理好生产进度、不耽误客户交期即可,其它的事情不关我的事”等等,这些生产管理人员的观点是“管生产不管质量、不管设备、不管人员、不管考核、不管效率、不管成本……”。
管生产不管质量如同做饭用了一个没有底的锅,不管设备如同上战场不带枪,不管人员如同打仗不需要指挥……,这样怎么能实现生产“保质、按量、按时”的三大目标呢?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生产管理者,到底应该管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管理?需要管理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生产经营任务的核定
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部是公司的一大部门,也是公司整体经营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所以公司每年都会根据市场情况核定年度经营指标(任务)来确保公司的年度经营利润,年度经营指标一旦确定,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指标核定部门的年度产值任务并分解到月度,年度产值任务是公司年度经营指标能否实现的有力保障。
第二:生产现场规划与布局
生产现场规划与布局直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规划与布局不符合生产工艺流程走向、与公司整个现场布局不匹配,必然会导致生产动作及时间上的浪费、生产流通时间上的浪费,甚至还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作为生产管理者,务必要根据公司整个现场的规划与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走向来策划生产现场的区域规划与布局,避免流程上的交叉与重叠,进而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第三:生产计划
作为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者,首先就是要管控生产计划(包括策划、编制、落实、跟进、协调、调整、异常处理等)。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开展工作的依据,不论是人员调配与组织、物料分配与规划、设备设施启用与管控、生产环境管理、生产工艺执行与操作、过程监督与指导都需要以生产计划为依据,所以作为生产负责人,必须尊重和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否则就有可能给公司的整体运营带来严重的伤害。
第四:班前会的管理
班前会是提振作业人员工作精神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作业人员作业犯错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作为生产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召开班前会,要学会充分利用班前会。
班前会召开注意事项:
▼班前会队伍的整理;
▼班前会工作精神的振作;
▼班前会内容的准备;
▼班前会口号的策划;
▼可行时,班前会可以安排基层管理人员轮流召开执行。
第五:团队建设与管理
制造型企业,生产部的队伍都是第一大部门,人员来源复杂、人员素质差别大、人员能力差别大、人员的流动性大,必然是管理难度也大。
作为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者,要能根据公司的淡旺季情况做好招兵买马工作,什么时候需要招人,什么时候需要裁员,哪些工序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增员多少,哪些工序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减员多少等;每个人都适合做什么工序、都有什么技能特长?如何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还要能根据生产计划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确保生产各环节处于均衡性生产。
作为生产管理者,还要策划生产部激励考核方案,激活生产团队的激情,提高生产团队的活力,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其管理职责具体包括:
▼生产团队的组建;
▼生产前的人员调配与组织;
▼生产执行过程中的人员随机调配与组织;
▼人员作业的监督与指导;
▼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人员工作绩效的考核与评比;
▼人员思想的引导与教育;
▼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等的培训与教育。
第六:设备管理
作为制造型企业,设备的技术状态(包括设备性能稳定性、设备的生产效率)也是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大因素,作为生产管理者,要组织好设备开机前的确认、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查看、设备使用后的清洁维护以及设备操作的监督,避免因为违规操作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给生产工作(生产进度、产品质量、材料损耗、操作人员情绪等)带来障碍。
设备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设备开机前的点检确认(始业点检);
▼设备操作规程执行的监督;
▼设备的操作安全监督;
▼设备操作个人防护的管理;
▼设备防护装置与安全警示标识;
▼设备用后的清洁维护。
第七:可移动性设备、设施、工具的管理
制造型企业,生产现场除了固定的设备外,还有可移动的设备设施或工具,如叉车、扳手、钳子、其他运输工具、焊接设备等,这些可移动性设备、设施、工具的管理若不到位,极有可能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的不利后果,如:碰撞事故、撞人事故、质量事故等,所以对这类设备设施同样要重点管理。
▼不用时,务必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乱停乱放
▼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和操作
▼故障时,一定要挂放相应的警示标识,防止被误用导致事故
▼用之后,一定要归位,严禁乱扔、乱放
第八:生产物料
生产物料从仓库领出后,生产部就要对物料进行管理了,包括物料的质量状态、物料的用量、物料的规格、物料的摆放、物料的标识、物料的存放等,否则就有可能导致质量事故、物料成本上涨、生产计划执行的紊乱。
生产物料管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领用时确保领用的物料品种正确、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准确、规格尺寸符合要求等
▼领到现场后,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做好相应的防护标识与分类区分标识
▼使用前,要确认物料的质量状态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对用量的控制
▼使用后,要严格按照物料的特性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九:生产进度
生产进度必须满足客户订单交期的需求。所以,作为生产管理者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策划好生产计划;
2、时刻关注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的执行情况;
3、根据影响生产进度因素的变化能随时调整,确保生产计划顺利进行,生产管理者要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巡查与督导,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
第十:生产安全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生产现场安全工作管理包括:员工的作业安全、设备的操作安全、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佩戴、安全设施的巡查、消防设施与消防区域的管理、安全隐患的告知、带电工具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安全逃生示意图、安全应急、危险作业的管控要求、安全出口指示灯、安全通道指示灯、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生产安全知识的宣传、作业人员的安全着装、生产环境的安全要求等。
只有把以上这些工作做到位(包括制度的制定、安全标识、安全巡查、安全考核等),才能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十一:产品质量
管生产必须管质量。
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确保生产作业严格按照工艺规范的要求执行,不允许有任何的私自更改工艺规范的规定;同时在生产部内部加强和提高自检意识(工序自我检查)、互检意识(上下工序互相检查)、管理巡查意识(各级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巡查)。
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出生产线,有效降低不合格率、有效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达到提高生产管理效益之目标。
十二:生产环境管理
生产环境对产品质量、工艺的稳定性、生产安全、作业人员的情绪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生产管理者必须要关注生产环境的符合性,比如:生产现场的照明度、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气味、区域规划与布局、通道、粉尘、噪声、卫生等。
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都要确认与检查,及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因为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导致质量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三:生产工艺执行
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关键性因素。
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在每天开机生产前,务必按照生产计划配发正确的生产工艺指导书到生产岗位,防止出现没有生产工艺指导书、生产工艺指导书配发错误而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十四:生产报表
生产报表是生产实施结果的证据,也是展现生产绩效的证据。
通过生产报表可以追溯到生产用材料状况、相关人员的责任、设备设施状况、生产各工序的工作状态等。作为生产管理者,每天生产完工后都要认真核查生产报表,以确保生产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给生产成本核算带来麻烦。
十五:生产总结、分析与改进
任何工作只有通过总结才能发现不足,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改进的空间,生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作为生产管理者,每天生产完工后都要对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其内容包括: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生产效率的核算、产品质量合格率、物料损耗、生产进度、人员计件工资等。
根据总结的结果通过环比、同比找出差距,针对差距采取改进措施并督促措施的落实与效果跟踪。
十六:生产考核与激励
没有考核就无法真正体现生产班组的优劣之分、没有考核就无法真正体现作业人员的优劣之分、没有考核就无法真正实现激励的公平公正性,所以作为生产管理者要结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公司的年度经营任务、设备的状况等公司实际情况,策划制定生产部的绩效考核方案。
作者:企业管理变革推动与实施者 张骥老师
专注中小企业管理改善,贴心服务实体经济,现场咨询、辅导与培训,助力企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