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和西海岸新区(海客谈开放与创新)

舟山群岛新区和西海岸新区(海客谈开放与创新)(1)

网络配图

本期《海客谈》,与我们探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规划师、舟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周建军

本期嘉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规划师 舟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周建军

近日,浙江发改委公开了正在谋划中的浙江大湾区的目标定位、建设原则与空间布局等内容。

那么在大湾区新格局中,舟山应如何发展?

1、以最大开放姿态,促进舟山在接轨大上海和融入大湾区中再出发,发挥独特作用。

舟山新区是国家第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同时又是国家江海联运中心,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新区设立以来,一大批如波音亚洲交付中心,绿色石化、中澳现代产业园等国家重大项目落户舟山,开启舟山从封闭海防小岛走向开放世界新征程。

但由于原地区起点不高、底子薄、人才缺,交通不便和资源有限等制约,盛名之下,难副其实。因此,对封闭的舟山群岛而言,开放更显紧迫和必要,开放带动甚至成为第一要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加大开放步伐,走出去,引进來。欢迎一切有利舟山发展的人财物等集聚舟山,服务舟山,发展舟山,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高质量高水平落实好,实施好,争当开放先行者和排头兵。

舟山地理区位独特,位于杭州湾大湾区的最东部,北与上海海上一衣带水,具有世界罕见的深水良港群,南与宁波相连,与纽约湾区新泽西港组合港和旧金山湾区奥克兰港有相似之处。

本人通过教学和实地考察发现这两个湾区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大枢纽,依托两大湾区的大城市、大港口,形成大物流集散和资源配置中心,是连接世界的綜合枢纽;

二是大智慧,两个湾区都是海陆空铁构成的立体综合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大港区,是高效集成的智慧大港;

三是大开放,两大湾区均是世界最开放地区,吸引全世界高端移民,精英人才,引領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动力引擎和策源地,是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创业的最佳宜居地。

从上启示,舟山必须加快全面开放开发步伐,加大北连上海、南融宁波的开放步伐,发挥长三角和太平洋两大扇面綜合区位优势,面向世界和未來,跳出海岛,跳出舟山,依托长三角大湾区高质量一体化,面向太平洋,瞄准世界前沿,大胆闯,大胆先行先試,走出符合舟山实际的开放跨越之路。

尤其要加快融入长三角和大湾区大通道建设。

这就要加快建设大通道。加快湾区大通道建设,建设沪舟甬北向大通道,加快建设甬舟铁路,加快构建甬舟30分钟和沪舟90分钟同城交通圈;超前谋划建設宁波联系舟山六横大桥工程(甬舟南部通道);超前谋划宁波高铁站经北仑到舟山临城(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通道(甬舟中部通道)及水上快速通道规划。

要加快构建打网络。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绿色“四网”综合立体网络体系。

要加快形成大枢纽。建成海陆空铁绿色综合立体交通杻紐体系,真正做到舟山成为杭州湾大湾区中心重要节点城市,实现与“融入湾区,协同竟合,上海一体,宁波同城”新格局中为舟山实现重大国家战略打下坚实大通道大配套等公共服务新体系,为中华民族海洋梦而贡献舟山力量和实践样本。

2、以最大创新勇气,促推舟山在大湾区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贡献独特力量。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显著标志。美国的纽约湾区(金融湾 )、旧金山湾(高科技 )和日本东京湾(高端制造 )各具特征和专业,并不断推陈出新,动人澎湃,活力四射,都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最为重要特征,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作用,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建设大湾区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瞄准世界级“数字大湾”重大战略,舟山作为浙江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既有独特优势,更有许多短板。

一是产业能级缺低,产业单一、布局散,竞争力弱,亟需转型升级,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高端化和高价值化;

二是缺乏先进支撐性,特色化,引领性的高新科技企业引领,资金短缺、人才奇缺、缺乏竞争力;

三是城市能级低,生活环境和现代化服务配套和水平差距大,缺乏人才吸引力硬环境;

四是创新氛围缺乏,观念陈旧滞后,制度壁垒和运作机制僵化,缺乏创新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建立;缺乏吸引资本、企业和人才的软环境;

五是人才极缺,与国家新区、自贸区和江海联运中心建设差距巨大,人才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匹配性差,难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为此,舟山新区应以更加超前的眼光,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具创新自觉的观念,突破旧藩篱,创新举措和行动,进一步谋划和落实国家和省大湾区战略的舟山新方位,重点突出抓好以突破口:

一是尊重企业创新主体一一突出抓招引先进性、引领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商招商,突出海字特色,形成产业集群(链),构建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

二是发挥市场決定作用一一政府放手,放松,放开,突出营商环境营造,最大限度市场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

三是改善和优化创新环境一一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氛围,保保护知识产权,宽容失败;

四是打造全方位开放的新平台——提供独具吸引力的公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平台;

五是引进和出海共建跨境创新中心——一如在上海张江科技園,新加坡,美国紐約和旧金山湾区建立舟山创新中心,或引进世界著名科技企业落户舟山建立科创园区(飞地科技经济园区),如上海张江舟山高科技园区、浙大舟山国家大学海洋园区(国家级海洋大科学实验室),新加坡舟山自貿港园,上海虹桥舟山产业园等,实现面向世界的全方位深度双向开放互动创新中心。只要有利舟山创新发展,不拘一格,并结合舟山海洋经济特点及产业要素特征,优先先打造国家海洋科创平台(或中心);

六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一一纵观旧金山湾区发展证明,全世界创新人才聚集是决定性因素,舟山必须千方百计以最好环境,最优服务和最寬松灵活的体制机制招引富有创新力的高端人才,企业和資本。

3、以最佳人居范例,加快舟山建设高品质国际化海上花园城,追遂独特梦想。

舟山优越区位,四面环海,绿水青山,天蓝气净,物产丰富,具有良好的吸引人才起底条件,但在文化教育,城市能級和公共服务,科创环境,医疗卫生条件与吸引高端人才所需条件相差较大,更不具有国际化水准,能力和吸引力。

舟山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群岛型、高品质、国际化海上花园城市的战略部署,在浙江大湾区、大都市圈、大通道、大花园建设中具有独特魅力和潜力。

因此,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城市软硬环境更是基础和前提。舟山城市发展必須始终围绕高水平高质量建設“自由贸易港,海上花园城”一条主线,坚守“两个坚定”,即坚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走海洋、海岛特色的新型城镇道路;“三园”规划将舟山建设成最佳宜居的绿色花园、创新乐园、生活家园;“四高”即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公共配套和服务,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五城”将舟山规划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的绿色之城,以人为本的和谐之城,有机开放的包容之城,独具文化特色的魅力之城,永续发展的智慧之城;“六个坚持”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坚持产城融合,坚持品质提升,坚持绿色生态,坚持人文关怀,坚持千岛共荣,坚持开放创新。

总之, 舟山新区要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坚持精心、精品、精细、精准的原则和要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品质、高水平的海上花园城市跨越迈进,为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企业创建最佳宜居之城,梦想之島,让生活更美好,创新更自由,让舟山成为大湾区中最佳宜居之城,创新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