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稳增长会议的重要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创稿
集理论之思,汇大家之言。《理论圆桌会》栏目,紧跟理论热点,关注理论动态。
本期主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传递出稳经济、稳市场、稳增长的工作总基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期理论圆桌会聚焦“稳”字,一起来看如何认识和理解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中“稳”的目标。
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对设定这一目标的考虑,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首先考虑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经济稳是基础,经济如果不稳,就业、收入都很难稳得住。实现了这一目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艰苦努力。”向东表示,为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今年不仅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正确认识与稳增长相关的重要关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巨大优势,宏观经济政策稳健,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备充分的条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持适当增长速度,顶住新的下行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不断做强经济基础。
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十分重要,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长期目标和渐进过程。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把经济运行稳定在潜在增长率范围的合理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稳增长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进入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稳增长才能稳就业、稳收入、稳消费、稳预期。稳增长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稳增长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这些也正是符合当前稳增长要求的新增长点。
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如何才能“爬坡过坎”实现预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谈到,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但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深刻认识到各类风险是相互交织的,单兵突进地处置某一类风险很可能会触发其他风险。要想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关键是牵住风险防范的“牛鼻子”。因此,有必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宏观经济稳定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结构失衡是风险挑战产生的重要根源。三是增强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用高质量发展来解决风险和挑战。概言之,宏观调控需要强化稳定政策、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三类政策的协调统一,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
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现阶段,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这就好比驾车,车子上路之前,须先做好保养,再踩油门才更有力、更安全,也更有后劲。因此,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宏观要“稳”。稳增长之本,在于把握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主要政策取向。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资源。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适当靠前发力,今年财政、货币、就业优先等政策力度不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接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微观要“活”。稳增长之要,在于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创新,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经济就有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硬招实招。比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对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困难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
精准施策 释放增长潜能
张卫国代表表示,要在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搞好结构性创新,打造新一轮结构性创新周期繁荣。结构性创新不仅可以带来更加稳健的新消费,也会使我国的专利服务、智能服务等新型对外贸易产生更大的增值空间。
杨德才委员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就是要把市场主体的内在潜力激发出来,“六稳六保”的核心就是稳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只要市场主体对未来有乐观的预期,中国经济就不会缺乏增长的动力。为此,建议首先要继续加大降本清费力度,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促进内需进一步复苏;其次,要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市场主体更加了解政策优惠,促进政策落到实处;再次,要营造一个尊重企业家的氛围,让所有市场主体拥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全面提振发展信心。
潘越代表强调,化解“三重压力”,不仅要促进需求扩张,还要兼顾供给稳定,更要注重预期引导。从需求端看,要在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的同时,通过提振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从供给端看,要针对“缺电”“缺煤”“缺芯”等问题采取专项行动进行缓解,对未来潜在的供给侧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研判;就预期而言,虽然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要在稳经济、稳产业的同时,加强市场沟通,降低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