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

外甥女今年高三了,马上就要高考了,前几天和她通电话,要她不要太大压力放轻松,她不经意就说了一句“舅舅,好想小时候放牛的时光,真的很轻松。”

是呀,我家之前在农村,家里也养了一头黄牛,放牛就成了小时候我最常做的农活,也是我儿时很深的记忆,因为牧童就是我的第一个职业。一天两次,晨曦和夕阳下,村庄周围农田和土地上,就会出现放牛娃的身影,有时结伴同去,有时就一人一牛。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1)

现在村子里基本没人养牛了,很多小孩都没见过牛,更别说牧童了。

在古代,牛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牛是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牛性情温顺,吃苦耐劳,是孩童的忠实伴侣,所以牧童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非常浓厚的一笔。

在诗词画中,当文人们的笔投向那些不谙世事、天真童趣的牧童时,他们会通过牧童的幼稚举止表现他们的童趣;或以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以表现诗人们向往的人生理想,或隐退,或闲适,或热爱,或怀旧…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首牧童诗词,欣赏的同时,能否找到你儿时的记忆,那闲适、悠闲的乡村生活,有没有你曾经生活的影子。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2)

01

《所见》

清 ·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小诗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之一,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孩童年纪对这首诗理解也非常快,当然作者功力也到家,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放牛时骑着牛,牛在吃草,我在唱妈妈教的儿歌,树上知了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这也是我那时候的“玩伴”,停止唱歌,竖起耳朵听知了在哪棵树上。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3)

02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古代种地基本都是靠天赏饭吃,风调雨顺就是最好的年景,这首诗就是描写村庄一个好年景的场景。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雨水充足,青草也很丰盛,太阳西沉时,牧童骑牛往回赶了,口中吹着笛子,虽然胡吹不成曲调,但从中可以感受到非常愉快的心情,可能妈妈已经做好饭在等着他回去。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4)

03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首非常有画面感的诗,描述的也是农村经常见到的一幕:刚下过雨,雨霁云开,风和日丽,小溪水满,溪旁烟柳依依,溪边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小孩子可能午睡时间就被大人叫醒出去放牛,也有可能跑累了,所以坐下就非常的困,不一会就睡着了,牛儿悠然地吃着草,已经吃到柳荫的西边去了。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5)

04

《题牛背牧童》

明·曹义

春暖平原烟草肥,柳阴牧罢夕阳微。

儿童惯识林塘路,纵著鞭绳月下归。

经常放牛的人就会知道,其实很多时候,牛都不用牵绳的,它也知道回家的路,我就经常把牛绳缠挽在两只牛角,自己再拿根竹鞭或者棍子当“宝剑”,偶尔招呼一下,它也能听懂我们的话。

春暖花开,适合放牛。放牛基本是夕阳落,把家回,牛吃饱了,我也要回家吃饭了,走着走着,月亮升起来了,老牛也会识途,不用太操心。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6)

05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原野上草色葱茏,晚风中牧笛声声,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也像大人似一天活干完感觉很轻松,找一块大石头,或者谷堆旁边,仰躺着数星星,看月亮。

小编躺着看过火烧云、听过故事,但是看月亮的经历很少。

关于牧童的最简单的两首诗(6首农村牧童好诗)(7)

06

《秋日山行》

宋·释云岫

半坞夕阳红树叶,一村鸡犬野人家。

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风尽属他。

其实每个内心都有一处记忆,那是家的记忆,也许就是一处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声音此起彼伏,其中就有爸妈的吆喝声,也有你自己的歌声。

小时候没有电脑电视手机游戏机,但是有玩伴,每次放牛三五成群,好不快活。我很清楚记得,和我的放牛郎玩伴,趁着放牛的时间,一起去河里游泳被大人逮着狠揍;一起去别人地里挖红薯、摘西瓜被别人追……

那时候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惜再也没有那样的时光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