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

从前我的家乡盛产柑子,村里的人从小吃着柑子长大的,长大后很多人胃都不太好了,很多人出现“呕水”症状,或为清水或为酸水,伴随腹部隐痛,大便稀软,乡人管这个叫“胃寒”

你是否已对号入座?这里要谈的正是类似的情况,叫「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大体有如下表现:

1. 腹痛,但并不剧烈,常是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以空腹或吃冷或疲劳后加重。

2. 口淡,食欲不振,易呕吐清水。

3. 大便偏软或不成形,甚至拉稀,拉出消化不完全食物。

4. 伴随症状多为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重,甚至四肢浮肿。妇人可出现带下量多清稀。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1)

脾胃虚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纠其原因,除了体质因素外,还有就是长年累月的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慢慢促成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而即使是药物治疗,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逆转,单纯药物治疗而不改变生活方式的话,效果也是等于零的。

日常保养若懂得一些小窍门的话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1

吃的方面,尽量不吃性味寒湿的食物。水果也不能吃太多,特别是少吃西瓜、香蕉、杮子,雪糕之类的冻品,还有凉茶、蟹、虾等等

我们平时经常会听说有人只吃了一只螃蟹便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所以吃蟹时要添加一些如紫苏、生姜等温热性的佐料去中和一下。

喜欢喝茶的朋友也要注意啦,山茶也是性味寒凉的,胃肠虚寒的人尽量喝红茶或普洱。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2)

02

平素居家可自行艾灸温养。

中医理论所谓“若要胃里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条或艾盒灸足三里,若能令其起泡则效果更好。

其它穴位可选神阙、中脘、关元、脾俞、胃俞、肾俞

温灸神阙穴,对脾胃虚寒、长期排便偏软偏稀的情况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坚持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

另外一个保养方法是泡脚,用温水即可,或加生姜,艾草煮沸放温后浸泡双脚。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45度左右为宜,每次20分钟。

原理:泡脚是利用水或中药材的温热之性来刺激足底的穴位和反射区,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的的效果,而脾主四肢,故泡脚能作用于脾胃,袪除脾胃寒气。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3)

03

食疗调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陈皮泡水当茶饮,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其性温和,不用担心服后“上火”,老幼皆宜,对脾胃虚寒型腹胀多痰尤为对症,每次5克左右,每天一次。

脾胃虚寒者,日常主食可选择粥品,中医讲究粥养胃,山药大枣粥也是比较温和的,可常食用。

另外推荐2个药力猛一点的药膳。

  • 一个是猪肚汤,新鲜猪肚洗净后,纳入胡椒、生姜,炖后喝汤吃肉;
  • 另一个是花椒八角生姜羊肉煲,加点儿料酒,以助其性。

此2道药膳性味较为温燥,每周吃个一到两次就可以,有“上火”或感冒时不要吃。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4)

04

关于运动方面,中医说脾主肌肉,脾胃虚寒者多伴气虚,故表现为肌肉瘦削,偶有肌肉丰满者却是皮肉松弛,即“虚肥”。

《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中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所以脾胃虚寒者平素不宜过于安逸,适度运动,如跑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也不宜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大量出汗耗气伤津。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5)

05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的就是衣着上要注意腹部的保暖。若原有内伤之寒,再加外感之寒,两寒相感如雪上加霜,其病必甚。

以上几招乃是我在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于脾胃虚寒的你若能长期践行,一点一点地祛寒湿,健脾胃,也许在某一天你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大便稀软,手脚也没以前冰冷了……

指导专家

李育桂,主治医师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才会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体质)(6)

200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潮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病、糖尿病、高血压、咳嗽、失眠、痛证及虚证调补等。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医生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