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肯放权,诸葛亮不顾蒋琬等人反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葛亮必然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此人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显然的,在世人的眼中,诸葛亮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谋略过人,无所不能的存在。民间小说、戏曲更是称他“通晓阴阳,料事如神”,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然而事实上,诸葛亮并非是圣人,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他重用马谡,并最终酿成了大祸。而在事情发生了之后,诸葛亮为了赏罚分明,也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而“挥泪斩马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马谡犯下了过错,诸葛亮也坚持要斩杀他,为何还要挥泪呢?是否有些许惺惺作态的意思呢?
诸葛亮斩马谡遭多人反对其实诸葛亮要斩杀马谡的时候,蜀国的很多大臣都竭力反对,但是诸葛亮却一意孤行,而他的行为,也让后世的很多人都不认同,比如十分推崇诸葛亮的后世史家习凿齿也对此事有所反对,他认为:“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
不仅如此,蒋琬也对此事颇有意见,他认为“当年城濮之战楚军战败,大将子玉(成得臣)以战败罪被杀,晋文公因此大喜。天下未定而先杀掉马谡这等智计之士,岂不可惜之极?”也就是说,蜀汉的人才并不多,而历史上打败仗的人又如此之多,为何不能够给马谡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呢?
诸葛亮斩马谡的原因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并非是不相信马谡的才能,也不是不相信未来马谡不能够有所转变,并为蜀国的未来做出贡献,而是因为他跟马谡的关系非常之好,而此人甚至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
倘若这次兵败不杀了马谡的话,可能就会给蜀国中的很多人留下话柄,甚至让他自己落下一个“任人唯亲”的罪名。而这样的局面,对于蜀国的军心是不利的,也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看到的。
显然的,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军事形势非常之好,他出其不意席卷雍凉三郡,本来想要让马谡一展身手,为未来做铺垫,但是可惜的是,此人却如此辜负他的厚望,让他难受不已,并且对自己的选人水平也有所怀疑。
当然,诸葛亮之所以杀了马谡,其实更大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军队的纪律。诸葛亮派遣马谡去镇守街亭的时候,其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毕竟在马谡的前面,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比如魏延、吴懿等,因此马谡在上任之前,其实是立下军令状的。
“挥泪”的原因
而在街亭一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本计策,并且不顾他人的意见,最终搞砸了事情,也让蜀军损失惨重,更让这一次的北伐化为了泡影。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很多人心中其实是有怨气的。
诸葛亮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保证军纪,是必然要处置马谡的。只不过他采取了最严格的方式,直接将马谡杀了罢了。而基于私心,诸葛亮的内心自然是不忍的,所以有了“挥泪斩马谡”的场景。
你我皆知《三国演义》,却未必知道《三国志》。
没有《三国志》,《三国演义》便不复存在。
别以为正史就会枯燥无味。《三国志》用些许笔墨,就写出传神人物。它的取材精审,影响了往后许多史书编写。
它以人物传记为编写手法,简短却生动,堪比小说,读时如历其境。唐朝名相房玄龄看了,也盛赞作者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白话三国志》是中国首套白话全译本,好读又权威,是它的最大特点。本书由著名学者王静芝,带领12位文学教授进行翻译,历时3年方成。
书中文白俱全,有全部原文,也有译文,一字一句对应。非常方便对照,了解。
▲ 每页上为原文,下为翻译。
出版后更深受大众喜爱,畅销数十年。比如书中的这段译文:
原文: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
译文:若是先生一定要说贤愚不相为谋,有意和我们划清界限,我只有固执着这份勤恳的心意,却不敢期盼先生勉强屈就的。
简短几句,诸葛亮的征贤态度、以及对杜微的惜才之心都翻译了出来。
平日里可一边读原著,一遍读白话译文,直观了解三国风云时,还可增添古文修养,锻炼语感。
可以说,只要读过这套书的人,绝不会落下《三国志》任何一处精华。
“多读一页史书,人生就少走一条弯路。”《白话三国志》,便是一面能看历史之镜,以人物为光,折射出纷争中暗藏的处世之道,从而清晰映照当下的路。
现货发售,感受读史之乐,从此心中有一大格局,走得更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幅购买:
参考资料
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三国志》
张崇琛著,《武侯鼎蜀诸葛亮世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