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艺术品(徽州三雕大繁之魅)
推开一扇古老的大门,
一方阳光,从入口到室内,
梁、枋、栋、天井、墙裙、屏门、窗扇,
甚至美人靠的栏杆上下,
木头、石头和青砖上,
洒满极尽华美的雕饰。
其美不胜收堪比皇室的宫殿,
在煌煌民居和家具中,
可谓无宅不雕,无处不刻,无木不图。
深入徽州村庄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惊诧——看似低调的乡居,实为一座座“硬装”奢华的民间宫殿。朴素的白墙黑瓦,掩盖了一个个华美繁复的雕刻世界。
这一简一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徽州最著名的是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由画家,工匠和儒商一起完成,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正是应了徽州三雕的工艺之精与繁。古人的大繁之风,精致无比,其人文气息都让人过目不忘。
徽州的木雕就地取材,雕品为突出其天然的纹理。通常不施色彩,清新淡雅,再岁月洗礼后浑厚的包浆似莹润如玉。
清末后受到艺术繁縟之风的影响,部分地方的木雕开始着色,以红,黑,金三色为主,对比鲜明,但骨子里仍保留着其不求华丽的朴拙。
徽州的木雕应属三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木雕精美的构件,起着建筑中承重负荷,隔离空间以及美化的作用。古玩和动物等题材分布在门楼,正厅窗门,梁枋和后进窗门等部位。
徽州人建宅时,首先会对其雕刻的布局有一个整体的构思,比我们现在的设计图纸还要讲究,从雕刻图案的主题,比例和主次位置到讲究其呼应,虚实明暗的变化。再到雕刻笔触韵律,立体造型都是事前规划好的。
清朝大盐商汪定贵的家宅承志堂,堪称一座木雕艺术博物馆。无论是前梁、额坊、护板、立柱,还是斗拱和房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木雕 ,并以金粉描覆,使其看上去富丽堂皇。
据传,这座建筑共耗资60万两白银,仅木雕就由20个工匠雕刻了4年才完成。由此,宏村承志堂也被誉为“民间故宫”。
砖雕多盛产于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成形。一般用于房屋的门罩,门楼,大门的八字墙,屋脊等。
门罩是房屋的脸面,上为青瓦翘檐,下嵌水磨砖围就的砖雕图案,就能显示出主人品味和家族势力。而更讲排场的人家干脆就会把门罩做成垂花门式,显其豪派。
石雕最容易在村口的牌坊中出现,例如西递村口的牌坊,多是表达了受到嘉奖的官员在道德和政绩上的贡献。砖雕也处于引人注目的地方,人们进门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到砖雕。
在两份清朝乾隆年间的文书中,一套砖雕门罩以纹银三两留钱成交,而当时购买黄山五处包括树木在内的山产,价格也不过三两纹银。
砖雕不及木雕复杂,一般以八仙、猛虎、狮子和鱼等为主题,人物故事和山水内容鲜少。其经历岁月的历练,仍坚固无比。
更为绝妙的是,古人一般为了方便后人修复,会将砖雕制成两套,一套镶于墙上,另一套藏在壁内,可谓别出心裁。
徽州本就是多石的世界,凡山不石。村野的牌坊,饲堂的护栏,厅堂柱础,水边石桥,随处可见的就是石雕的身影。
石雕多亿花岗岩和茶园石为主,浑厚质朴,所以刻出的雕品也是大气素净,画面常栩栩如生,意义非凡。
石雕体积硕大却要升架到高空,对当时没有起重机的聪慧古人来说也并非难题。相传他们用土砌法,根据石雕组装的进度,逐步在牌坊上堆土加高,让这个庞然大物能轻而易举的被抬到空中。
在这片“东南邹鲁”之地,许许多多的贞节牌坊、孝慈牌坊和恩荣牌坊既是石雕艺术的舞台,也是森严礼教的“化石”大多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而兴建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