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

01

历史上,李煜这个皇帝有点意思。

因为他做皇帝的名气远远不如他作为一个诗词家的影响力大。

很多人都知道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诗词才艺非常了得,但很少有人关注到他其实还有个身份是皇帝。

李煜做皇帝纯属偶然。

他其实对做皇帝根本没有兴趣,一生只钟情于诗词歌赋。

作为老爸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李煜本与皇位无缘,怎奈几个哥哥相继死去,一心原本想过隐士生活的他偏偏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

最郁闷的是,李璟在位时就割地削号依附于大宋,轮到李煜时,南唐其实已经是个烂摊子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煜虽然没有做皇帝的兴趣,但不代表他没有做皇帝的能力。

在其位谋其职,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

李煜继位后,经济上国库空虚,但仍减免税收,与民共生计;同时大兴人才选拔,对臣民宽仁尽用;军事上表面臣服宋朝,暗中却缮甲募兵,随时备战。

如此,兢兢业业,李煜在位共计十五年。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十五年不算短,没有点能力与心智,几乎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何况改朝换代时势所趋,即便换成善战英明的刘彻与李世民,在当时当情下也未必能做得比李煜好。

尽人事,听天命,对李煜这个末代皇帝来说,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更巧的是,这位多情皇帝李煜,他生在七夕这一天,亡亦在七夕这一天。

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3)

02

我始终觉得所有情话里最感人至深的一句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同悦

但我也始终记得《倾城之恋》里白流苏说:

人动不动就喜欢说些这样的话,好像我们做得了主一样。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纵然多情如李煜,也不过是这种选择罢了。

大周后娥皇,美艳出众,才华横溢,与“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精通音律,诗词歌赋的李煜自是“天作之和,佳偶天成”。

也于那些美丽、云淡风轻的日子,他重重许下诺言“死生契阔,与子同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想那时的心态,也决然是百分之百地发自他的内心,不存在半点虚情假意的,日后的事则是天不随人愿了。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4)

《问君能有几多愁》周娥皇剧照

不久娥皇病重,李煜深感揪心,同时寂寞难以排遣。

于是俏丽灵秀的小周后便跃入眼帘,一寸一寸地逐渐取代姐姐在姐夫心中的地位。

她病入膏肓,面容憔悴;他新欢在旁,乐不思蜀。

她年轻漂亮健康的时候,他缠在她身边,日日夜夜。

到如今,则到床前温言细语几句,已颇觉为难,遑论衣不解带地陪伴在旁。

开始他还是有些许慈悲的,知道与小周后之间的亲密无间要避开她,免得她伤心。

但有一日,娥皇悠悠转醒,转过身来,发现她漂亮美丽年轻的妹妹坐在床边的时候,什么都清楚了。

她没有大声怒斥和责怪,只是叹了口气,转过身去,再也不肯面对他,至死不肯。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5)

《问君能有几多愁》周娥皇剧照

数年后,我们极爱的那个霓凰郡主的英气已依稀可见。

这样一个奇女子人设如何能不爱。

极聪慧富才情,谈吐不俗见解非凡,还有一颗仁义心,不忍别人为已受累。

入宋后又为了族人忍受欺辱。

难得是她还能看得通透,又是极为倔强,受辱不诉,就算垂泪之时也是任之流之,不做委屈小女儿态。

只是这沉默的倔强,究竟是因为恨他,怨他,还是觉得无奈,想必已经难以说清,只是让这最感人至深的情话成了个笑话。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6)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剧照

03

美人舞中来,周娥皇的亮相是明媚的,惊鸿一瞥,亮了夜空,亮了世人的眸。

小酒馆初初相遇,美人豪气万千,两壶酒一干而尽,斗舞婀娜又妩媚撩人,明朗的让人想拍掌叫好。

情窦初开,湖畔笑颜,草上策马,止于礼而动于心,兼有知遇之恩,一世情种就此埋下。

应邀入宫,佳节错别,水边濯足,坊中合鸣,至尊家的倾心,如何避得过逃得了。

不妨说所有的悲剧都是命运的戏弄。

他可以带她走,但是她却不能走。

人活着岂是只为自己活着,偏偏有一颗顾全的心,注定了从此之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收了活泼敛了情愫,贤德淑良母仪天下,对于旧人的痴恋,避,避,避。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7)

《问君能有几多愁》周娥皇剧照

然最终还是被解破。

近十年的锦瑟合鸣抵不上对旧日的猜忌,写过再多的宠溺不过是纸上墨迹,不以他心换你心,只是一味的,逃,逃,逃。

然后,便是泪涟涟。

夫疑、妹叛、母伤、子散,硬生生地把一个芳年华月逼成了灯枯油尽、香消玉殒。

妆容的不甚喜欢,让我一开始对娥皇,还谈不上爱慕。

喝酒斗舞是女儿飒爽,是引起了我的好感和好奇,但是不足以为爱。

水边濯足的是活泼可人,脚腕蝴蝶是别致魅惑,但是也不足以为爱。

此时她妆容虽娇俏,花钿虽美,但雍容富态的唐代发式过于厚重,显得脸颊略宽,明眸皓齿大气足矣然秀美不足。

倒是后面受到伤害渐渐消瘦忧郁的脸颊,愈发秀美清丽起来,让人怜惜,才不由升起爱慕之情。

随着剧情愈发虐人,对娥皇的爱就愈发深刻。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8)

《问君能有几多愁》周娥皇剧照

刘涛很擅长哭戏,尤其是爆发性的哭戏,她能演得细腻到位又走心。

娥皇中后期哭戏甚多。

无论是忍泪敛眉,还是梨花带雨,还是泪珠落得似珍珠,抑或是后来见妹妹抢夫母亲不公又兼之丧子时,哭得恸绝心肝。

刘涛表演得极有层次极富感染力又不失美感,将角色完全立了起来。

她在剧中凄凄切切,我在剧外悲咽难抑。

常常恍然间已觉那不是戏,而是真切切的事真切切的娥皇,曾在历史的某个点上发生,而我们只是幸运的知晓了。

终是历史不是架空,再改动的故事也要被套在史实的大框架里,所以娥皇不可避免的香消玉殒。

被剧情牵引的悲伤在美人仙逝时彻底爆发了,泪如泉涌。

命运从来就是嫉妒美人,惊艳亮相之后,便是曲曲折折,一路黯然去。

爱也罢,不爱也罢,怜惜也罢,摧残也罢,最终都是魂归落泉,烛灭灯,灰暗落幕。

犹若花凋而谢,徒留人间一缕香。

从此娥皇便是心底的一株虞美人,不胜清怨月明中,而李煜容你再表演不舍,依旧登上了我心底的渣男榜。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9)

《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04

小周后,想起她就会想起那盏放得很高很高的孔明灯,飘飘乎乎地像是在做梦一样,这大概也是小周后最希望得到的生活。

她在姐姐最危难的时候夺去了姐夫,甚至动用了最幼稚的谎言。

羡慕姐姐姐夫间霓裳羽衣琴诗惆怅的时候,她大概也会为自己设想很多个归宿,却从来没想到最终会选择最残酷的一个。

手提金缕鞋,脚步轻盈地瞒过萨婆一次次出去与国主约会的时候,周家敏大概不会想到姐姐的心情。

其实原本也不该怪她,因为还有一个人从开始就是个知情者。 

周娥皇指桑骂槐的斥责了晴儿一场,也以这种方式也说出了心中对周家敏所有的怨怼。

家敏伤心惊讶又深深地失望了,原以为有一千个理由能正大光明的和李煜在一起,而今却发现这终究是一段泡影。

她一个人跑回家,却导致连母亲都卷进对娥皇的再次伤害中。

总记得含泪回家请妹妹进宫的娥皇在听闻事实的真相后对母亲的斥责:

口口声声为了女儿,我也是你的女儿啊......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0)

《问君能有几多愁》小周后剧照

有些事总是过很久,它的纹理才慢慢清晰,有些债也需要过很久,才可以还清。

随着李煜担惊受怕、亡国受俘后的小周后,慢慢也尝到屈辱的滋味。

家国的责任,双重的负疚,这也许更是陪伴小周后后半生最多的。

在路边的小店里,家敏看到了很多捏好的泥人,她拿起了一团泥,很认真地说了一句话:

我要捏一个姐姐。

但捏好的姐姐却并不是为了留给自己,而是送给后主作为念想。

此时的家敏的心已很好读懂了,与其说是自己对姐姐负罪,不如说是为了姐夫的负罪而负罪。

娥皇从裴公公处听到了一句很无情的话:

国主只是看到家敏小姐想起了当年的娘娘。

于是周娥皇再也无可避免地意识到自己终于红颜老去。

小周后的插曲算得上剧中的意难平。

故事到了后来,娥皇早已不是那个拿着绣帕念着“半羞还半喜”的小女孩了,幼子的早夭让娥皇作为母亲的悲哀展露地淋漓尽致。

尝尽了众叛亲离的周娥皇却还要强撑着国后的身份母仪天下,她大概是真的累了,莫如离去。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1)

《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05

历史并没有对李煜的帝王身份有过多的关注与评价,大概也因为他的文学才华太有彰显力,使得他的政治能力被忽略。

李煜精通书法绘画、擅长音律诗词,在诗词人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很多的诗句不知不觉中也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如“落花流水春去也”、“剪不断,理还乱”、“车如流水马如龙”等,这些我们平时常常脱口而出的句子,其实都是源自李煜。

南唐灭亡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笼络百姓人心,没有将李煜这个前朝皇帝置于死地,而是划分了宫中一处屋舍给其居住。

国破家亡,幽禁宫中,郁郁寡欢的李煜靠着作词吟唱苟且余生,但这段不愉快的岁月也成就了他诗词作品的鼎盛期。

曾经的皇帝寄人篱下,残羹冷炙,生活拮据,李煜经常要向赵匡胤开口求赐银两,日子过得还不如他以前的那些大臣。

树倒弥猴散,世人多为薄情客,何况是落魄的前朝皇帝。

但即便这样的日子,李煜也没能安生地过上几天。

很快,赵匡胤突然暴毙,弟弟赵匡义登上皇位。

李煜的命运注定悲剧收场。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2)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剧照

那年的七夕,李煜的生日,念及国恨家仇,伤感之余写下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月春风依旧在,皇宫楼宇不曾变,可是人已不再是当年的样子,此番忧愁就如那不尽的春水滚滚向东流。

李煜如此大胆地表达了对亡国的悲情与怀念,这事很快就传到了赵匡义的耳朵里,并且赐酒一杯。

美酒当然是美酒,但酒中放入了“牵机”。

《虞美人》成了李煜的绝命词,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更是李煜一生凄美悲情的真实写照。

李煜死了多少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3)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剧照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END~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孝庄秘史》大玉儿∣万人之巅又如何,他终是她眼底不能落下的泪

《孝庄秘史》多尔衮∣权倾天下又如何,她终是他心上不能唤出的名

繁华尽去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张恨水《金粉世家》

爱不释手你的美,爱不释手你的情——《唐太宗李世民》之长孙皇后

任凭斗转星移,永不改迎接明天的希望——致永远的《乱世佳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