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

当费祎来到东吴才发现,孙权绝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1)

试想一下,孙权接替父兄打下的江山二十多年,且不说开疆拓土有着多大的成绩,至少有一点不能否认,孙权的确在乱世中保住了东吴的基业。排除掉合肥十万经验包的黑历史不谈,面对着季汉派来的使者,相比较那个安安稳稳享福的刘阿斗,孙权多少还是有点嫉妒加瞧不起的,凭啥老子费心费力的接班稳定局势,你一上来就送了诸葛亮这张SSR摆平一切啊?

也正因如此,在无伤大雅的外交大政方针下,东吴和季汉之间一些小的外交嘴仗,互相讥讽和嘲笑,是免不了的。这些事说大也大,但是说小也小,对于外交官的应变处事能力,更是一个考验,处理不好虽然没有根本问题,但是让本国的面子不好看,对初出茅庐的费祎,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2)

然而费祎在外交工作上,却处理的极其出色,在费祎刚刚到达吴国的时候,孙权设宴款待费祎,然而却私下里命令自己的臣下不准起身迎接,只有自己起来,想要让费祎吃个瘪。没想到费祎来了看到这个情况当场做了一首诗:

凤皇来翔,骐驎吐哺。

驴骡无知,伏食如故。

既讨好了孙权,又不失体面的嘲讽了吴国的臣子,让孙权非常开心。而在接下来的宴会里,即使在酒过三巡的交流上,费祎也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态度,不多说任何一句不该说的话,仅仅是围绕着吴蜀友好的大命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神色自如。这点令孙权对费祎更加看重,于是乎在费祎出使吴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配刀给了费祎,对费祎说,以后阁下必将成为贵国的精英人才,将来可能很难再见面,这把刀就作为友情的见证。

孙权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政治生物,有用的人必定屈身笼络,而无用的人,立刻踹到一边,能够对费祎这样一个外国的使臣如此看重又没有实在的利益勾结,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费祎的情商已经彻底笼络了孙权,让孙权变成了自己的忠实的粉丝。

凭借出使的功绩,回到季汉后的费祎,终于在才能上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承认,于是费祎开始真正进入诸葛亮的北伐军幕府成为相府幕僚。这个时候费祎又展示出了自己过人的调节能力,那就是缓和魏延与杨仪的矛盾。

魏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大部分人可能认为魏延一直以来都是诸葛亮所厌恶和痛恨的武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在诸葛亮北伐后期的军营里,魏延无论是资历还是地位,都仅仅次于诸葛亮而已,这固然是因为魏延个人才能的出色,但是能在刘备死后一升再升,诸葛亮对魏延的欣赏和任命,必然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3)

而杨仪,从一开始的历史记载中,就被诸葛亮委任以掌管后勤和计划兵力配置,地形配置的重要岗位,在这些岗位上显示出了巨大的才华,诸葛亮对于杨仪也有着超乎寻常的欣赏和提拔,这样两个人,本来是作为一文一武两个支柱,来共同承担起季汉光复中原的历史使命的。

但是人和人之间性情上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关系,魏延是一个性格非常高傲且为人直率的人,而杨仪喜好文辞,性格又固执和坚韧,当其他人与魏延相处时或许会顾忌到魏延的身份地位,而杨仪却并不在意,反而时时与魏延的意见相左并经常冲撞,这样直接导致了两个人极其尖锐的矛盾。

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4)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早在费祎出使东吴时,孙权就曾经对他提醒过,诸葛亮尚在,这两个人也许能够服从命令,但是一旦诸葛亮离世,这两人应该如何相处才能不威胁到季汉的发展呢?实际上这是个无解的问题,费祎是极少数能够让杨仪和魏延在一个人场地下得以和平相处的季汉官员,至于其他人则更加束手无策,费祎的情商也在缓和杨仪和魏延的矛盾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和施展。

费祎三国杀(俘获孙权这个粉丝)(5)

也就是因为费祎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办事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前,他向后主刘禅提出的继承者,便是蒋琬和费祎两个人,这点跟三国演义的记载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上姜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作为军事上的统帅来执行和坚持诸葛亮的北伐政策而已。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诸葛亮死后,季汉开始面临了一条路线的纷争,究竟是坚持北伐还是固守蜀地?

摆在蒋琬和费祎面前的,就是这两个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