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

《水浒传》中武松与潘金莲的故事非常精彩,一般作者不会把这个故事重复再写一遍,而施耐庵却在《水浒传》中,故伎重演再写了一次,那就是石秀与潘巧云的故事。

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和潘金莲一样姓潘,施耐庵似乎开场就暗示潘巧云和潘金莲一样会出轨,而且情节设定上,石秀也住在哥哥杨雄家里,和武松住在武大郎家中非常相似。潘金莲第一眼看到武松的时候,便有非分之想;而潘巧云看到石秀也是心花怒放,立刻想到和石秀开一个屠宰场,留住石秀。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

开篇讲到潘巧云曾经嫁给一个吏员王押司,只是这个王押司两年前病故了,于是改嫁给了杨雄,嫁给杨雄的时间与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相似,都是不到一年,而且石秀来到杨雄家中对着潘巧云,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四拜,这些与武松的动作几乎一样。

故事的开局非常相似,但是石秀不是武松,没有武松的坦荡,他时刻都有自己内心的小九九。比如石秀外出买猪,回来发现肉铺子居然关门了,他首先不是想着杨雄家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怀疑杨雄要开除他,或者是他现在穿着潘巧云给做的衣服,担心有闲言碎语。于是他决定,穿回以前的破衣服,辞行告别。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2)

一见面,石秀把账目交给潘巧云父亲潘公,说道:

“丈丈,礼当。且收过了这本明白账目,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诛地灭!”

“天诛地灭”,这是对天发毒誓呀,没有任何武松的豪气,而是暗含心机。

当知道这几天关门是因为潘巧云要祭拜前夫王押司,顿时把自己弄得非常尴尬,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也反衬了武松的英雄侠气。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3)

《水浒传》中大部分女人都是为了衬托男性的伟岸,这里潘巧云似乎又遇到了武大郎,杨雄大部分时间都要值班,而不在家中过夜,夫妻感情并不好。偏偏此时潘巧云遇到了裴如海,当潘巧云看到裴如海时,是兴奋不已的。

“是师兄海阇黎裴如海。一个老实的和尚。他是裴家绒线铺里的小官人,出家在报恩寺中。因他的师父是家里门徒,结拜我父亲做干爷,长奴两岁,因此上,叫他做师兄。他法名叫海公。叔叔,晚间你只听他请佛念经,有这般好声音。”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4)

她急不可耐的向石秀介绍裴如海,而石秀回复的却是冰冷冷的“原来恁地。”那有怎么样,短短四个字,是心生醋意还是充满了敌意呢?如果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男人,不会像石秀这样,表面上对潘巧云避而远之,私底下却有非分之想,当自己的非分之想落空之后,却又做一些龌蹉之事。

从此石秀就开始盯梢潘巧玉,查看她是否与裴如海有私情。金圣叹曾经评价武松与石秀,武松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而石秀呢,却让人感觉阴森可怕。石秀常常躲在布帘后面偷听潘巧云与裴如海的谈话,而且为自己行为自鸣得意。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5)

石秀心理是极其不健康的,总是揣测他人的阴暗面,总是怀疑他人,于是偷窥跟踪。现实世界里,如果一个人要在一辈子的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里面,满怀戒备之心,见谁防谁,你是不是觉得他把自己的生活毁了?当屠宰场关门两天的时候,他首先怀疑这是杨雄故意想赶走他,穿上潘巧给做的衣服,就立刻想到别人的闲言蜚语,潘巧云与裴如海聊天的时候,想到的肯定有奸情。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6)

潘巧云买通自己的使女迎儿,只要杨雄不在家,他就叫迎儿在后门放一个桌子烧香,裴如海找到一个报信的和尚,看到这个信号就告诉裴如海,于是便晚上过来幽会,到了五更天的时候,这个报信的和尚会用木鱼提醒裴如海离开。

《水浒传》中这样介绍石秀的盯梢行为:

且说石秀每日收拾了店时自在坊里歇宿,常有这事挂心,每日委决不下,又不曾见这贼秃往来。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

石秀每天半夜不睡觉,跳起来想这件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潘巧云的偷情终于被石秀给看破了,于是第二天一早他把偷情的事情告诉了杨雄。而且石秀已经谋划好了,如何捉奸。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7)

石秀道:“哥哥且息怒,今晚都不要提,只和每日一般。明日只推做上宿,三更后,却再回来敲门,那厮必然从后门先走,兄弟一把拿来,从哥哥发落。”

但是当晚杨雄喝醉了,回家怒骂潘巧云,而且把石秀捉奸的事情统统告诉了潘巧云。和武松潘金莲套路非常相似,潘金莲诬告武松调戏她,把武松赶出了家门。而杨雄听到石秀调戏潘巧云后,也是勃然大怒,于是把石秀赶出家门。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8)

到了晚上,石秀便将偷情的裴如海以及报信的和尚都给杀了,而且还剥光了他们的衣服。这一下整个巷子都了解了奸情,而且还有人还把裴如海偷情的事编成了歌谣,到处传唱。

杨雄心里也明白,这事一定是石秀做的,而且他也冤枉了石秀。石秀是个不依不饶之人,半路上拦住了杨雄,质问杨雄。杨雄马上道歉:

“兄弟,你休怪我。是我一时愚蠢,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猜破了,说兄弟许多不是。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石秀道:“哥哥,只依着兄弟的言语,教你做个好男子。”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9)

就这么一句“教你做个好男子”,便彻底给杨雄洗脑了,于是杨雄按照石秀的计划,把潘巧云骗到翠屏山,而且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石秀道:“此间东门外有一座翠屏山,好生僻静。哥哥到明日,只说道:‘我多时不曾烧香,我今来和大嫂同去。’把那妇人赚将出来,就带了迎儿,同到山上。小弟先在那里等候著,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却不是上着?”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0)

石秀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强迫杨雄杀自己的老婆,而且还要写一纸休书。换个角度看,杨雄之所以能够在这里落户,完全依靠潘巧云的父亲潘公,而且他现在的一切都是潘巧云给的。撞见潘巧云偷情,杨雄是很难抉择的,一方面他要这个家庭,维持现在的生活,另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己男人的尊严。

但是杨雄在被石秀洗脑以后,却没有跳出看他现在的处境,完全被石秀所控制。杨雄在一出场的时候,被街头流氓欺负,潘公也高兴女婿有了石秀这样的兄弟,也是觉得自家的女婿杨雄在蓟州没有朋友,形单影只。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1)

杨雄家里出事以后,杨雄其实没有什么朋友可以倾诉,更没有什么朋友可以帮他出主意,向他伸出援手的只有石秀,在这样一个封闭环境中成长的男人,是很容易被洗脑的。

但是他没有想过,石秀把他夫妻骗到翠屏山这么隐蔽的地方,肯定不是休妻这么简单,他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石秀拿着裴如海的衣服,质问潘巧云,并且把刀递给了杨雄,让杨雄自己质问他老婆。

“你这小贱人,快好好实说!如何在和尚房里入奸,如何约会把香桌儿为号,如何教头陀来敲木鱼,实对我说,饶了你这条性命。但瞒了一句,先把你剁做肉泥!”

石秀让杨雄当着面,再次羞辱他一次,让迎儿和潘巧云复述了两遍奸情细节。石秀肯定在审讯过程中得到快感,他不但报了仇,而且还加倍捞回。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2)

武松审讯潘金莲和王婆,是为了要证据,将她们绳之于法,同时武松到最后都没有杀王婆,而是通过法律途径去惩罚王婆。石秀不但杀潘巧云,而且还让杨雄自己动手,并且迎儿也没有放过。

杨雄其实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动过杀死自己妻子的念头,《水浒传》中杨雄说道:

“再把实情对我说了,饶你这贱人一条性命。”

但是被石秀一再相逼,杀死了潘巧云。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3)

金圣叹曾经这样评价武松和石秀:

观巧云所以污石秀者,亦即前日金莲所以污武松者。乃武松以亲嫂之嫌疑,而落落然受之,曾不置辩,而天下后世,亦无不共明其如冰如玉也者。若石秀,则务必辩之:背后辩之,又必当面辩之,迎儿辩之,又必巧云辩之,务令杨雄深有以信其如冰如玉而后已。呜呼!岂真天下之大,另又有此一种巉刻狠毒之恶物欤?

石秀是一个道德小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通过道德报自己的私仇,同时还不想沾染杀人的鲜血,蛊惑杨雄杀死自己的妻子。石秀不允许杨雄休掉自己的妻子,而是骗出来将其杀掉,可怜潘巧云还保留着对杨雄的信任。

武松孙二娘最终在一起吗(如果说潘巧云是潘金莲)(14)

施蛰存写过《石秀之恋》,其中分析为什么石秀要杀潘巧云,就像心理病态的男人,在追求一个心仪女性时候,如果追求不到,便会动杀掉这个女性的念头。

潘巧云开始是欣赏石秀的,让石秀沾沾自喜,可是后来出现了裴如海,让他心态失衡,动了要杀死潘巧云的想法。这或许是石秀杀潘巧云真实的动因,所以石秀不是武松,武松坦坦荡荡,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石秀只是个心理龌蹉的阴险小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