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难做微商(传统微商是越来越难做了)

标题是所有传统代理制微商们的共同感受。

不管是团队长还是品牌方,还是服务商,都有这个切身体会。今天我们从原因层面剖析,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出一些对策和思路。

为什么这么难做微商(传统微商是越来越难做了)(1)

  • 首先是产品力不足,这是所有微商品牌的短板。

很多微商老板以为自己看过很多产品,自以为很懂产品,都认为自家的产品天下最牛逼,最有市场,但,不好意思,那只是你自己认为而已,你家代理认为而已,很多消费者压根不买账。不少品牌不懂产品,不懂成分,不懂配方,不懂工艺,被工厂忽悠去做一些含有非法成分的产品,被媒体抨击被相关部门严查后导致代理涣散,这种例子去年太常见了,大家心知肚明,名字就不点了。

产品力不足,无法和主流品牌PK,这就决定了微商的产品注定无法走进消费者的主流,注定了微商品牌天生就是非主流的命。

所以现在很多微商品牌的系统后台,代理最活跃的基本上都是下沉市场,都是三四五六线城市的代理居多。没办法,老板的审美就那点档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代理们的审美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这种产品不包装成一个财富机会,这种产品不包装成一个屌丝逆袭实现阶层跃升的机会,压根就没办法招到代理。也正是因为产品力不足,导致了很多微商品牌代理的大量流失,因为微商大家都知道选品很重要,而选品选错了,就容易导致代理流失。这几年,因为选品失误导致品牌势能一下子回到屌丝前的案例太多了。

  • 其次是对代理的扶持太少,太欠缺!

微商品牌短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捞快钱的太多了,基本上没有几个有情怀想进来扎扎实实做点事情的,当然更多的是没有想到自己能做那么大,莫名其妙发起来的,这类很多很多。主要表象还是对代理的扶持太少太欠缺!因为代理们基本上都是出身草根卑微的三四五六线城市的非主流人群,产品好卖时还好说,产品竞争力下滑的时候,对代理的能力要求就很高了,这时候,对代理的技能培训、心态培训、产品培训太少的短板就显示出来了。因为想赚快钱,加上那种只想把产品卖给代理,不管代理死活的甩手掌柜心态,导致代理流失也很厉害。微商的特殊之处在于产品既要给力,对代理的扶持,特别是技能扶持必须到位,否则货是很难卖出去的。大家不信看看,那些短命的微商品牌们是不是都有这个特点。

为什么这么难做微商(传统微商是越来越难做了)(2)

不过,话虽如此,有人说,我们也有做培训啊 ,你没看很多微商品牌都设置有商学院体系啊,这就分开来看了,很多培训只是流于表面,没有考核,特别是没有结合业绩的考核,所以,很多培训只是服务于业绩的,这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也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重视了有没有真正投入去做,把培训当成一个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去考虑的问题。

有的品牌不是不想做,而是发现投入太大了,加上早期价格设置不合理,利润少,割肉疼,就更加不愿意大力去投入了。不信的话,品牌方们,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在培训上的人力投入有多少,财力又有多少,肯定比请明星的费用要少很多少很多,是不是这样,是就对了,所以,品牌短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有人就会说了,扶持难道只是培训扶持吗?不是还有流量吗?有流量就行了啊!这个话题方雨今天稍微展开跟大家说说。

所谓流量无非就是通过购买一堆网站上或者公众号的广告,投放的无非就是产品多好,或者这个产品多赚钱的文案,让看到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加过去咨询购买产品或者咨询做代理,加过去的无非就是已经交了钱做代理的微信。这些交了钱的代理必须懂得一些线上成交话术,才有比较好的转化率。但这种方式能玩多久呢?方雨觉得这种机会越来越少,最主要是这种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差。为什么呢,因为用户越来越精了,用户可能更愿意相信小红书上一个KOL的达人分享,更愿意看到一些有公信力的口碑分享平台上的真实用户反馈,因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效果,一个没有任何背书的页面把产品说的神乎其神,这种方式说不好听的,就是电视广告的套路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已,玩的就是博小白的概率,当小白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方式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产品类的无非是给代理们送真实消费者,招商类的无非就是塑造这个产品多好卖,多少人做了这个产品赚多少钱,这种呢,现在也越来越难了,原因在于经济下行期,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人都是趋于保守的,保守的时候,就不敢大投入,所以啊,招商广告也是难上加难。目前市场上也就那么几家公司真正敢玩流量的,因为这个太烧钱了。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是玩转这种送流量的方式的门槛太高了,里面太多门道了,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高手很难玩转这个鬼东西。流量之于微商,就像鸦片,代理们吃了就断不了,以后就很难去转做别的微商了,而对于品牌方,以后再不打这个招牌,就很难留住代理了。

  • 产品力不强,培训不够,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微商品牌的价值观竞争力不够,微商品牌的文化软实力真的太弱了!这也是很多微商做着做着就式微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代理说走就走,毫无眷恋,除了因为没钱赚之外,有点感情一时半会很难割舍之外,最主要的是因为觉得在哪家都是一样,在哪里都是卖货,在哪里都是代理,没有任何差别。而直销就不会了,直销企业的人员是很难随便融入另外一家公司的,原因就在于直销本身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功夫是下得非常足的。为什么一个做护肤品的代理很轻松地就可以去另外一个做减肥饼干的品牌做代理,原因无非就是都是赚钱,换个产品而已,没有像直销那样,简直换一个生活空间换老婆一样代价那么大。这事情往复杂说,就是代理要稳定,微商品牌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去提炼自己品牌的文化竞争力,塑造成为可见可视的行为,让自家的代理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这是需要结合培训、代理文化提炼、完整的价值观考核的综合培训体系来完成的,不是毕一时之功能制胜的。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必须让自己的代理们塑造得有行为辨识度,语言辨识度和形象辨识度,这是一个最考功力的事情,估计没几个微商品牌老板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难做微商(传统微商是越来越难做了)(3)

  • 话既然说到这里,好像没别的路子可走了,微商难道不可以转电商吗?难道不可以转实体吗?

这个嘛,说实话,转不了的,实体转微商没问题,其他行业结合一点微商的元素也没问题,但是,让一帮以批发为主的人去做以零售为主的事情,转得了吗,实践证明,转不了,转得了的是极少数。这话题就不展开了。

说了那么多好像非常悲观,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好了似的。噢,也不是啦!也有很多表面上看是微商品牌,但实际上啊,已经超越了微商,他们是方雨比较看好的,利用微商的制度整合了非微商人群的代表,为了表述方便,就把他们也当做是微商吧。

比如欧娅诗,他们的代理基本上早就没有微商了,头部抖音网红、年收入2000万以上的高端女性才是他们的主要代理人群;比如颜如玉,代理主要是原来做代购、抖音网红、美业的那批人;比如菩萨心肠,作为益生菌领域发展最快的品牌,主要代理的构成是医生、护士、保险从业者以及大部分对肠道健康非常注重的年龄平均在40岁以上的经商人群;比如九楚,他们的代理主要构成都是传统的做医药的那批人,实际上他们是传统医药人群转型社交电商的代表,他们都是这个行业的杰出者和佼佼者,恰好,他们都是落地荟会员和方雨信任背书支持的品牌。类似的这种,以微商的制度整合非微商人群的品牌以后会越来越多。

微商有没有可能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借鉴什么?方雨觉得是有的,如何借鉴,其实核心就两个字:取舍!以后有机会见面说吧,不过方雨只见落地荟会员。

为什么这么难做微商(传统微商是越来越难做了)(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