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溜:liū(溜冰)liù(大溜)

散:sǎn(散漫)sàn(散步)

钻:zuàn(钻石)zuān(钻孔)

近义词

温暖——暖和 合适——符合 顿溜——顺当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赶紧——赶快

准备——筹备 叫唤——鸣叫 招呼——呼唤

反义词

温暖——寒冷 松散——紧密 舒服——难受

喜欢——讨厌 笑嘻嘻——哭啼啼

理解词语

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

土疙瘩:土结成的块状物。

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顺溜: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松散:①(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②关系不密切。③(制度、纪律等)执行不严格。本文指土壤疏松。

荞麦:一种草本植物,籽实磨成粉供食用。

白霎霎:形容很白。

蝈蝈儿: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

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招呼:呼唤。

公粮: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

翻身: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样子。

句子解析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2.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給细细打碎。

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写出三黑翻地,然后围绕这一层意思,运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三黑翻地的样子,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3.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他似乎看到了成片绽放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望。

4.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3.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诗歌展现了四幅画面。小标题:(1)喜获土地;(2)劳动场景;(3)所见所闻;(4)未来畅想。

4.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5.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

该这篇课文后我认识到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土地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甚至给予人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人们对土地充满了深切的情感。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小节):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4-8小节):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第9-14小节):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第四部分(第15小节):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因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

图文解读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4)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6)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7)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8)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9)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0)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1)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2)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3)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4)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6)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7)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8)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19)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0)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1)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2)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3)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4)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6)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7)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8)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29)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0)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1)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2)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3)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4)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6)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7)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课的知识点(统编六年级上册20课三黑和土地重点知识点)(3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