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

一、光秃秃的山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沿江除靠江边的地方有很多树外,山上基本上光秃秃一片,只有草,当时山上有许多野鸡、野兔,更早的时候据说还有山猫驴(狼)、毛狗儿(黄鼠狼),拱猪(灌猪),花脸獐(果子狸),天上还有能抓走小羊羔的老鹰。甚至还有豹子,溜姑有条沟就叫豹子沟。

据说某年砍甘蔗,发现了一只豹子,村民们便去围捕,某人持一长矛,一下就从豹子肚子上插入,杀了个对穿,豹子顺着长矛杆子爬过来,一爪将此人的脸皮都抓了半边下来。

光秃秃的山,一下雨就要涨山水,溜姑街中间就有一条山水沟,用来排山水。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

街中间那栋房子下面就是山水沟,路中间是座桥

90后的溜姑人可能都没见过这条山水沟,这条沟大部分地方都用水泥板盖上了,还在上面建了一些房子,我们小时候曾经钻到下面去探过险。后来山上的树多了起来,山水少了,更多的房子在山水沟上建了起来。便完全看不到沟了。

二、种树运动

早期的树都是自然生长的树木,很少有人种树,后来在沙坝和山上种了一些桉树,还在河边种了一些木麻黄,成了桉树林和木麻黄林。

以前我家院子也种了好几颗桉树,后来被风吹断了砸着房子了,就全部砍了,小孩子们喜欢把桉树子(实际上是花骨朵)当暗器,用根竹筒吹出去打人。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

溜姑沙坝,很早前,沙坝里面就种有桉树,种树主要是为了挡来自油房沟的泥石流。2011年2月15日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3)

放眼望去,较大的树基本上都是桉树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4)

木麻黄树,图片来自网络

在90年代初,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种树运动,家家户户都上山挖坑种树。当时种的树基本上就只有银合欢,银合欢极能抗旱,几年后漫山遍野的银合欢,一到雨季,山上就是绿油油的一片。桉树虽耐旱易活,却不易繁殖,而银合欢只要有一颗树长大,种子落下继续繁殖几年时间就能长成一片树林。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5)

溜姑银合欢,因缺水,有的地方的树依然没长大,2006年

高山主要使用飞机播种,播种松树,那一年多吧,每天都能看见飞机低空飞过。自从种树运动之后,放牛羊就不能放到山上去了,抓住了要罚款的,并只能在沙坝、河沟里面放了。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6)

溜姑的封山碑正面,我还记得这个字是给人看病的兽医付其贵医生写的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7)

溜姑的封山碑正面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8)

大崇雀衣河沟的封山碑

在种树之前,每到下雨天,山沟里的山水极大,住在山脚下的人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山水漫出,将房子淹了,在种树之后,除了少数几条大沟外,再未见过山水。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9)

夏天,小山坡绿茵茵的2014年7月13日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0)

云盘老包,高的大部分是桉树,矮的全是银合欢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1)

溜姑豹子沟,2000年以前这里是泥石流重灾区(2014年8月28日)

三、桑树

沿江很适合桑树生长,所以广泛种桑养蚕,一年能养四季蚕,近年来直接养五季了。

宁南县是四川蚕桑第一县,会东县大崇一个乡就有两个蚕茧站,大崇大花村是全省蚕桑第一村。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2)

鲁吉河沟的桑树地,2011年7月30日

桑树分小叶桑和大叶桑,小叶桑为未嫁接过的桑树,基本上为野生状态,但结的桑葚却很好吃,大叶桑为嫁接桑树,每年冬天都要将枝桠全部锯掉,来年从新发芽长出,大叶桑桑葚的味道就要逊色许多。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3)

小叶桑,2015年4月13日,大崇鲁吉职业中学背后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4)

大叶桑,2015年4月13日

印象最深刻的桑树莫过于溜姑中心校里的那颗老桑树,不知道已经存活了多少年,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结的桑葚是绿色的,不能吃,树上有很多小野蚕,读书的适合喜欢偷偷的将养在自己的文具盒里。

桑树上挂有一根截钢管,旁边树洞里面插了根钢筋,这便是学校的上课钟,这个钟由值周老师负责敲,有时候老师忙不过来,便叫学生去敲,因为平时是不敢随便敲的,抓住机会自然是要好好的敲上一番,听钟声的长短,便能判断出是老师敲还是学生敲的,后来有了电铃,只要停电的时候这个钟才能派上用场。

后来学校堰沟被堵,漫出的大堰水将老桑树冲倒了。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5)

小学毕业证,左上角隐隐露出的枝叶就来自那个老桑树, 1995年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6)

2009年溜姑中心校,那颗桑树在几年前就已被水冲倒了

三、大种果树

早期,沿江虽然果树种类不少,石榴、桃子、梨子、芒果、番石榴、香蕉、芭蕉等,都有很少量的种植,但都未成为经济作物。

我见过最早的成片的果树林是黄果林,野牛坪大堰管理所有几个果园,种植的主要都是黄果,此外见过的溜姑村田坝和大村山脚下那一大片黄果林,这一大片黄果林本由三家人承包的,后来见效益很好,村民眼红就把果林夺了回去,结果不到一两年,果树全部得病死了。

因为种粮食、甘蔗收入太少,也因为白鹤滩要蓄水,据说果树能多赔点青苗费,大家都开始种果树,香蕉、石榴、芒果、香蕉、枇杷等等,甚至芒果树也成了沿江街道的行道树。曾经有一位同事,对芒果过敏,在芒果成熟的季节,从街上走上一趟,也要皮肤过敏。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7)

石榴林,这里的石榴成熟远早于会理,但疏于管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很多年份只卖几角钱一斤

石榴没怎么成气候,芒果倒是成了些气候,比攀枝花的芒果差不多要早半个月成熟上市,每年芒果季出大崇的班车、小车上都装有几箱芒果。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8)

大崇街上卖芒果

此外大崇的香蕉也很出名,大量外销,带动周边种植香蕉近万亩。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19)

大崇小学旁边的香蕉林

沿江最成功的要数枇杷,枇杷种得最多的要数野牛坪乡,种植枇杷万余亩,野牛坪的枇杷种植户家家年收入都上10万元。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0)

野牛坪枇杷,图片来自网络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1)

野牛坪首界枇杷节(2017年3月13日)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2)

溜姑方家院坝,大部分的土地种的都是果树(2015年2月23日)

基本上能叫得上名的大部分水果在这里都能种植,李子、梨子、柿子、桃子、火龙果、番石榴、黄果、橘子、葡萄、木瓜…………

四、攀枝花

攀枝花是个地名,也是一种花,先有了攀枝花花,才有了攀枝花市这个名字,沿金沙江都有大量的攀枝花生长,这并不是攀枝花市独有的。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3)

攀枝花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4)

溜姑方家院坝的攀枝花树,2013年2月10日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5)

溜姑乡政府院子里的攀枝花树,2013年2月10日

攀枝花可食用,但只能吃花蕊,花瓣不能吃,要花骨朵将开未开的时候最好吃。直接加豆石或老干妈炒即可。也可以晒干后储存,要吃的时候用水泡发就可以炒了吃。

花中间的雄蕊、花蕊尖上黑色的花药据说不能吃,吃了会成聋子,反正我不信,但我也没去尝试过。

运动公园中的树木(消失的故乡种树运动)(26)

打攀枝花,2013年2月8日

五、蛇

沿江很适合蛇类生长,以前较多的是菜花蛇,菜花蛇体大凶猛,但却是无毒蛇,所以成立人们的盘中餐,我小时候就吃过几次蛇肉。

炖蛇是不允许在家里的,都是将锅搬到户外,用石头垒一个简单的灶,生火炖肉,吃蛇肉也不允许用家里的筷子,只能折两个树枝来当筷子。据说是因为害怕蛇的同伴闻到气味去家里报复,我的疑问炖锅难度没味道?

此外也有一些毒蛇,如竹叶青、红脖子等,但数量很少。以前主要种植甘蔗、包谷、红苕、土豆等一年生的作物,人们常年在地里劳作,看见蛇就打,以前的人勤劳一些,看见哪里有一点草都要割了回家喂牛羊,蛇基本上找不到地方躲藏。

但后来大家都种了果树,越来越适合蛇栖息,蛇也就越来越多了,眼镜蛇、眼镜王蛇成了数量最多的蛇类,发生了好几起村民被毒蛇咬伤的事件。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