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描写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判词)

曹雪芹描写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判词)(1)

​《红楼梦》作为一部残书,众多人物最后的命运,已经再也无法知晓具体的真相了。幸运的是有脂砚斋批语为读者拨开迷雾,给出了一部分结局,还有同样重要的,是原著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写出来的共15人)判词和相对应的十二支《红楼梦曲》透露出了这些人物八十回后悲剧命运走向,判词除了无一例外全部是悲剧以外,许多判词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女性的命运和男主人公贾宝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太虚幻境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的名册,记录了金陵这一省最优秀出色女子的生平际遇和结局,除了正册十二位女子外,还有副册的十二位和又副册的十二位女子。这些女子是《红楼梦》众多女儿里的优秀代表,她们或多或少的都与男主人公贾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与他有血缘和亲属关系,或是与他有情感纠葛,或是他的侍从奴仆,或是他仰慕敬爱之人。这样一来,其实贾宝玉参与了这些女子在比如生活、情感、志趣、结局等或多个方面产生交集,所以,这些女子的判词里会有贾宝玉的影子,甚至他会是主体人物。

曹雪芹描写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判词)(2)

共有四人的判词是与贾宝玉有着男女情感纠葛并以宝玉为中心的,就是林黛玉、薛宝钗、晴雯和袭人。黛钗合一的判词只讲三人的关系: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而《终身误》和《枉凝眉》是这首判词的进一步解释,每一句都是三个人的悲剧。晴雯判词里一句“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说晴雯过早夭亡,就算她和宝玉纯洁而真挚的情感再感人,也终成了黄粱一梦。袭人又有所不同,判词说她“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一心一意要做宝玉的姨娘,实际上她也已经实现了,终究造化弄人,结果竟是改嫁了优伶蒋玉菡,和宝玉缘尽场散。

曹雪芹描写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判词)(3)

与贾宝玉为直系血缘关系的有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贾巧姐,共五人;为贾族亲眷者有王熙凤、李纨、秦可卿三人;史湘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她和宝玉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两个人的感情是深厚的兄妹情,并无男女之爱,因为原著里有一句“金麒麟伏白首双星”,很多的研究者判断晚年的宝玉和湘云白头相逢,算是续了一段老年版的情缘,屏山对这一点表示怀疑,贾宝玉在与宝钗婚后不久就出家了,晚年碰上史湘云当然有可能,但产生男女感情的可能性为零,难不成要让宝玉还俗吗?所以,二人只会有悲辛惊喜,是亲人,和男女情扯不上关系。还有一个妙玉是在老庄思想上与宝玉高度契合之人,她对宝玉应该是有一些朦胧的情愫的,这符合她槛外之人、槛内之心的皈依不彻底的人物塑造;再有香菱是宝玉倾慕与珍视之人。

曹雪芹描写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判词)(4)

贾宝玉别称“怡红公子”,住怡红院,对他来说,此生最有意义和最值得做的就是“怡红”;小说的作者曹雪芹穷毕生心力,十年辛苦、字字血泪,做的工作是“悼红”,他的书斋曰“悼红轩”。《红楼梦》就是书内怡红、书外悼红的一曲为女儿谱写的悲歌。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