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打第二次京师保卫战(失败的羁縻以夷制夷)
编者按:说到明代的领土争夺和战争,相信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应该都是明末与后金/清朝围绕辽东的争夺。不过在明朝中期的西北,却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领土争端,这便是明朝与东察合台汗国之间围绕着哈密卫的争夺。不过哈密卫的结局和辽东的结局却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后都已城市失陷结束。那么为什么明朝在国力尚可时,却无法保住边陲的这座城市呢?
▲原明代哈密卫所在的巴里坤县
在讲哈密卫之前,首先要讲几个很多人经常会出现的误区。首先哈密卫的位置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新疆哈密市,而是在今天哈密市下属的巴里坤县。其次明朝在嘉峪关以西,也并非只有哈密卫这一个城市,而是有包括哈密、沙洲(即今天敦煌)、安东在内的“关西七卫”。不过虽说是“卫”,但实际上这七个卫所本身并不是受明朝直接控制,而是七个由察合台王公实际统治下,在名义上归顺于明朝部族城邦。
▲明代关西七卫(有时也将在嘉峪关以东,靠近肃州卫的罕东卫算入其中,合称“关西八卫”)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哈密卫,在永乐年间置哈密卫之后,也是由明朝册封“忠顺王”的察合台王公统治。而明朝自身在哈密卫虽然也有按照明代军制,设置指挥、千户和百户等官员,但是明朝自身自始至终,都并没有在哈密设置来自明朝的官员,也没有派遣军队在哈密驻军。而在“关西七卫”之上,不仅没有独立的行政机构管理,也并不直接从属于临近的甘肃管理。换言之,“关西七卫”虽然都带着“卫”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就是七个独立,且各自为政的小国。
▲明朝嘉峪关
换言之,在行政上,明朝在包括哈密卫在内的“关西七卫”统治方面,只能勉强说达到了羁縻的程度,并不存在实际统治的基础。甚至在很多时候,明朝与“关西七卫”还存在不少摩擦,比如在明朝刚刚设置哈密卫不久,当时的哈密忠顺王脱脱就有“凌辱朝使”的行为。之后在也先统治的瓦剌崛起后,甚至还有像沙洲卫这样,与瓦剌结姻,加之由于哈密卫本身内部,也继承了蒙古王公们的传统艺能而争端不断,整个哈密卫对于明朝的态度也是处于是好是坏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还有哈密内部的民族问题,哈密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内部的主要民族分为“一曰回回,一曰畏兀儿,一曰哈剌灰”,这些民族之间“其头目不相统属,王莫能节制”。
▲明《西番贡狮图》中的回回人
这里就需要先说一下这三种民族的由来。明代这里所记载的记载的“回回”,是指当时使用突厥语系且信仰伊斯兰教的诸多民族。在明代的哈密卫,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凭借自身的宗教和商业影响力,其实已经成为了当地数量最多,且社会地位仅次于作为统治着的察合台王公的大族。而第二个“畏兀儿”,虽然是高昌回鹘的直系后裔,信仰佛教且亲明的“撒里畏兀儿”,不过综合明朝其他记载来看,虽然在三族中社会地位位列第二,但是“畏兀儿”人的数量却是最少的。
▲高昌回鹘
至于第三种,也是数量第二多的“哈剌灰”,就有点复杂了。根据明代人的描述,“哈剌灰”这个民族“乃元之达种,……凡所服食与西夷同俗”,从“元之达种”这个方向入手,许多学者认为“哈剌灰”人应该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结合当时东察合台以及后来清代的一些记载,哈密卫中的“哈剌灰”,很有可能是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察合台汗国和分裂出去的东察合台汗国在14世纪改宗伊斯兰教后,蒙古高层虽然弥合了与统治群众的直接的宗教矛盾。但那些随统治者们一起改宗的蒙古人,因为汗国高层的蒙古王公和贵族迅速突厥化,失去了他们原来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加之蒙古人口所占比例较少,当地穆斯林居民又对他们长期的敌视情绪,导致像哈密卫的“哈剌灰”这样的蒙古人,会如此饱受歧视。
可以说,就哈密卫当地的局势来说,对于明朝可以是相当不利。不仅是明朝和哈密卫之间存在间隙,而且当地居民立场也是“回回不与我同心,畏兀、哈剌灰又微弱不可恃”。当地的回回不仅在明朝和吐鲁番之间的冲突中与吐鲁番相勾结,甚至还有一些回回人作为间谍潜入到甘肃,让明朝在围绕哈密卫的博弈中更加劣势。至于畏兀儿人和哈剌灰人虽然因为宗教和社会地位,而选择支持明朝,但是在哈密卫的几次得失拉锯中,大量畏兀儿和哈剌灰人选择逃入关内,导致哈密卫本地的人口比例更加向回回倾斜。
▲明代绘画中的回回人
除了哈密卫外,“关西七卫”其他的卫所情况也非常不妙。当地越发严重的沙漠化和蒙古与瓦剌人的袭扰,让关西七卫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流失。比如说位于今天敦煌的沙洲卫,就曾因为严重的人口流失而在正统年间废弃,直到成化年间罕东卫的一部分部众又占据沙洲,才建立起了新的罕东左卫。但到了哈密卫末期,关西其他五卫严重的萎缩,已经让哈密卫实际上成了沙漠中的一座孤城。加之明朝为了打击吐鲁番而时常关闭嘉峪关,也让极端依赖商业的哈密卫在经济上也深受池鱼之祸。这不仅让明朝对哈密卫有限的统治根基趋近于无,对于明朝的价值越来越低。
▲关西地区的沙漠化让哈密卫彻底被吐鲁番吞并后,其他几卫皆被明朝和吐鲁番抛弃
那么明朝就没有任何机会保住哈密卫吗?答案当然不是。实际上哈密卫最后的结局,本身也是明朝的一系列错误决定的结果。明朝最早对于哈密卫的定位,就是希望他们作为甘肃的藩篱,但是明朝的国力,其实在哈密卫设立早期,是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国力和经济手段,进一步控制哈密卫,并以此为基础对包括吐鲁番在内的东察合台王公们进行影响。但是明朝在西部地区的保守,导致明朝在哈密卫乃至整个“关西七卫”,处于一种“进无可进,守无可守”的尴尬状况。最终伴随着嘉靖初期的政治混乱,吐鲁番最终还是彻底吞并了哈密卫,明朝的疆域也由此最后退回了嘉峪关。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