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和炎帝为什么都姓姜(风姜姬)
石峁石雕
中国姓氏始于黄帝初代封建,最初有十四个姓。至《国语》成书时,已经有“百姓”之说。《左传》概括中国姓氏的命名规则为“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因此,中国姓氏的起源一开始就与封建有关,其他起源实不可信。
一、黄帝初代分封:第一个姓为姬上古历史茫昧难寻,因此应特别注重史料的先后和真实性。关于姓氏起源的先秦书籍,主要是不太起眼的《国语》。此书近些年受到历史语言学家的关注,肯定了其史料价值。《国语》关于姓氏起源的那段文字,其信息量非常大,历来有不同解读。
三星堆铜像
《国语·晋语四》:公子欲辭,司空季子曰:“同姓為兄弟。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 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同德之難也如是。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史记索隐》: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 云:元妃 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 ,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陶寺遗址观象台
可以看到,人们所熟知的“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说的并不是姓,而是德,这里并不能证明炎帝已经得到姓字(最初12姓里没有姜)。真正的姓,是始于黄帝对自己25个儿子的命名。因为黄帝大概有四位王妃(传说还有十嫔),一共生下25个儿子,黄帝根据他们的母系出身,同时参考其德性,对其中14个人“赐姓”,别为12个姓。这里的“赐姓”,实际上就是初代分封,因为儿子总数为25人,其中只有14人受姓,其不肖者当无姓字。
中山国铜器
根据《国语》原文,12姓中排名第一的是“姬”姓。原文其他地方又出现“己”与“姬”的混同,可能暗示:黄帝特意从己姓中提拔了两个儿子,以褒奖其德性。后世司马迁对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挠头,就避而不谈,《史记》仅记载了“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不再详细谈论具体姓字。但司马迁又在五帝本纪一开头就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明确说了“公孙”这个姓字。这就造成了后世的千古谜团:黄帝到底是姓姬,还是姓公孙?宋代爱好研究上古的罗泌在《路史》中勉强说“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晚清近代以来的考据者则直接否定公孙为姓字。有些激进的看法则认为“公孙”是某个域外语言的音译词。
红山文化陶像
二、后世姓氏的混淆华夏族的姓氏在五帝时代后期开始出现混淆,比黄帝时期多出来了很多姓氏,其中绝大多数都带有一个“女”字旁,其中在《史记》这类正史中可考的有:姒(大禹命名),子姓(大禹赐姓),姚姓(舜帝命名),嬴姓(舜帝赐姓),芈姓(楚人自氏)。不可考的就更多了,包括:妘、姜、妫、风等等,可能多数是东夷、淮夷。《国语·楚语》说到有百姓之多,说明到了商周时代,随着分封的不断扩大,姓氏已经出现大爆发。
《国语·楚语》:王曰:“所謂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畡數者,何也?”對曰:“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氣管不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姓有徹品,十于王謂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官有十醜,為億醜。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王取經入焉,以食萬官。”
良渚遗址人物复原
三、姜姓、风姓等的由来有些观点认为最早的姓是“姜”或者“风”等等,这是因为上古时代另有两个文化系统,即东夷文化和三苗文化,分别以伏羲、神农为人皇。这些上古人皇最初应该是没有姓的,因为姓氏文化起源于黄帝,黄帝之前很可能没有姓字,仅有族徽之类的象征标记。
东夷系统的古籍主要是赵国史书残卷《世本》(秦赵皆为东夷),其始祖实际上是金天氏,为了政治正确,又将金天氏说成是轩辕帝系中的一环。但可以清楚看到,金天氏“以鸟纪为官”,显然是属于东方民族的特有神话。在这个文化系统中,始祖金天氏是神号,其人皇有伏羲、太昊、少昊等,据后世的一些零星记载,大约衍生出了“风”、“妘”、“妫”等姓。又因为东夷文化属于华夏本土的早期文化,历史资格相当古老,所以有些人认为“风”姓为中国第一姓。
大汶口文化体验区
《史记索隐》:《世本》以伏羲、神農、黄帝為三皇,以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三苗系统一直以神农氏为人皇,因此主张第一个姓氏是“姜”姓。三苗也是非常古老的本土文化,所以一些观点认为姜姓应为中华第一姓。这个观点的依据相对靠谱,因为根据《史记》记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神农氏在黄帝之前即有天子之尊,是石器时代华夏人的共主。但问题是,神农氏也是一个“神号”,并非姓字。炎帝之姓姜,正史类史料都没有记录,只能推测,姜姓大约是在尧舜禹的某个时期自名或者赐姓的。姜姓后来在周初进入山东,又被混淆为山东本土起源的姓氏,把问题就搞的更加复杂了。(完)
陕西 石峁古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