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

扇面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由来已久。最早关于扇面书画的文献记载,是《王羲之书六角扇》。全文如下: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

扇面书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书画载体,因其独特的形制与小巧便携,历朝历代都备受文人欢迎。从形制上分,有圆形叫做团扇(也叫纨扇),和折叠式的叫做折扇。从材质上分,又可分为纸质扇面、绢质扇面、竹木质扇面等等。随着文人画的逐渐兴起,扇面书画,越来越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一片极为风雅的景色。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

到了宋朝,就更厉害了,这里有个不得不说的大腕,那就是宋徽宗。 相传宋徽宗赵佶很喜欢在扇面上作画,《书继》中记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所以在这个时代,中国绘画史上涌现出来一大批经典扇面画作,题材甚广,山水、花卉、人物,均有所体现;小至草虫飞鸟,很多作品也能见其精妙无双。由宋至元,扇面书画,多为前面我们提到的“团扇”画。好,不多说了,上图!

团扇•人物

南宋 传刘松年 宫女图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4)

宋 苏汉臣 妆靓仕女图 团扇绢本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5)

宋 佚名 初平牧羊图页绢本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6)

宋 佚名 松荫谈道图页

团扇•花鸟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7)

宋 佚名 水仙图绢本设色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8)

宋 佚名 梅竹麻雀图页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9)

宋 佚名 寒柯山鹧图绢本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0)

宋 佚名 秋渚文禽图

团扇•山水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1)

宋 佚名 清溪风帆图页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2)

宋 佚名 柳溪春色图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3)

宋 铁名 山水页

扇面书画发展到明清时期,折扇开始逐渐的成为主流。墨朽君记得从小到大看过的许多明清题材的电视剧里,许多的风流才子一出场,手中都轻摇着一把折扇,不论春夏秋冬——折扇俨然已经成为文人的标配。

不插播墨朽君的童年记忆了,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明代一些名家的扇面作品——憋说话,看图。

折扇•人物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4)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5)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6)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7)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8)

折扇•花鸟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19)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0)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1)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2)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3)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4)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5)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6)

折扇•山水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7)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8)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29)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0)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1)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2)

折扇•书法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3)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4)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5)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6)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7)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8)

香逸幽芳(一扇清风古香馥馥)(39)

其实,就做扇本身而言,就已经是中国传统工艺里的艺术瑰宝了,扇者。善也;而传统书画与扇面的完美结合,也让历代文人对扇面书画倍加青睐。由古至今,经典的扇面书画多不胜数,今天墨朽君也仅仅只是择其少数而与大家分享之。如果感兴趣,还可以继续的深入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相信你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许多的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