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后一个公主(这群历史上的最后一批宫女)
1911年,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颠覆了满清。
此后,国民政府给予了清皇室足够的生存空间,允许清逊帝溥仪继续生活在皇宫中,并允许内廷继续使用往昔的年号,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每隔三年,内廷依旧会在民间举办采选,挑选宫女进入紫禁城,服侍名存实亡的小朝廷。
像以往的惯例一样,有权参与采选的,仍是旗人女子。不过,由于此时朝廷所需的宫女数量不多,内廷提高了采选的要求,规定必须是上三旗中的旗女才有资格应选。
清宫挑选宫女的规矩比较多:
首先这些预选宫女的年龄必须在十三岁至十四岁之间,且四肢健全没有残疾,皮肤没有狐臭及疮疤。
此外,内廷特别规定嫔妃的家眷没有参选资格,估计是为了防止为数不多的嫔妃继续搞宫斗。
而且,旗女参加采选时,必须穿着传统满族服装,禁止穿着常服。
根据1919年内务府公布的采选标准来看,当时内廷对参选宫女的着装要求非常严格:
“穿用衣服,或棉袄或布衫,各随家计穿戴,其衣袖宽亦不得过六寸,以符旧制。至一切时俗乂子、高头燕尾、宽大袍袖、新式衣服,概不准滥行装饰。”
每次挑选宫女,内务府都会事先拟定章程。一般来说,采选都会在三月举行。在清朝未衰之前,每次参选的宫女约有数千。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满清小朝廷不复往昔,每次采选仅有八十余人参选。
虽然人数比较少,但内务府仍一丝不苟地将每个宫女写入排单,并将她们引入皇宫。然后,宫人会考验这些应选女子的刺绣、家务等技艺,并在考察的过程中观察她们的外貌和仪表,不符合标准者一律淘汰。
通过了选拔的宫女,并不会立即服务宫廷,她们还要接受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在此期间,老宫女会传授新宫女宫廷礼仪,并教授读书写字。“试用期”过后,表现优秀的“准宫女”会被安排侍奉后妃饮食起居,表现较差者会被安排作“尚衣尚饰”。
因为当时住在皇宫中的后妃较少,所以宫女的工作并不繁重。其实,最让这些宫女不堪忍受的,还是主子们的折磨。由于当时内廷的情况岌岌可危,住在内廷的后妃都清楚,有朝一日自己定会和溥仪一块被外来者赶出紫禁城,所以她们的心情极其压抑。
这些后妃,将所有不如意全部发泄在宫女身上,稍有不如意便对宫女进行打骂折磨。每天宫女在侍奉这些主子的情况下,还要忍受其喜怒无常的性格。当时,有些宫女因承受不了这种折磨,往往会选择逃跑或装傻充愣。
不得不说,装傻是个比较好的办法,后妃见宫女痴傻,便会将其赶出紫禁城。根据文献的记载,当时每年靠这种方法出宫的宫女有十多个。
正当紫禁城中的宫女不堪重负之时,她们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皇宫中的小世界与世隔绝,且没有税收来源,只能坐吃山空。加上宫里的宦官见王朝覆灭国将不国,纷纷从宫中盗取财物。没过几年,内廷财政就出现了赤字。
更令溥仪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外界已完成了由封建统治到民国政治的转变,此时的老百姓不再视清统为尊,认为这个被淘汰的政权不该留存于世。
迫于压力,清室不得不释放大量宫人离宫。在此期间,两位太妃让所有宫女呈报年龄,只要年纪在二十四岁以上的宫女,都可以于1923年中秋离宫。
为了让这些女人在宫外安身,清室还给了每个离宫的宫女一百块大洋作为“退休金”。遗憾的是,在时局动荡的旧中国,这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女人根本无法在宫外安身立命。
宫女们离开皇宫后,为了生活下去她们不得不早早嫁人,或继续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给大户人家当侍女。有些不愿继续从事劳动生产的宫女,干脆来到勾栏之中出卖肉体。也有些姿色一般的宫女,漂泊无依,最终冻死街头。
由此可见,虽然宫女不需继续伺候皇亲国戚,但她们却又要面临一个新的困境——如何在宫外继续生存。看到“退休宫女”的惨状,那些选择留在宫中的宫女无不在庆幸自己的决定。但是,让她们没想到的是,1924年,溥仪一家连同宫女太监一并被赶出紫禁城。
这群历史上最后一批宫女,最终不得不离开皇宫,迎来自己未知的命运。
参考资料:
【《我的前半生》、《满清宫女采选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