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是在1867年由奥地利帝国。如今的奥地利和邻国德国一样是以日耳曼人为主体民族、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其实在历史上奥地利本身就是德意志的一部分。中世纪的德意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地理上的概念,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在当时的德意志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而奥地利只是其中之一。奥地利这个名字最早见诸历史记录是在公元996年,是当时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巴本堡王朝统治下的边疆领地。从1278年起哈布斯堡家族取得了对奥地利的统治权,后来哈布斯堡家族还被选举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过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一头衔更多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各诸侯国处于实际上的独立状态,哈布斯堡家族能实际控制还是自己赖以起家的奥地利。和历史上其他帝国所不同的是奥地利帝国并不是一个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打出来的帝国,奥地利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有一句格言“让别人去打仗;快乐的奥地利人喜欢结婚”。奥地利通过政治联姻的手段建立起了一个囊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北意大利、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波兰的加利西亚等广大地区在内的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20万的庞大帝国。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1)

时光流转到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形成了普鲁士和奥地利双雄争霸的格局:奥地利的优势在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然而奥地利国内民族成分极其复杂并缺乏足够的凝聚力维系,内耗极其严重。普鲁士则抓住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成为德意志诸邦中工业生产能力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普奥这场战争中普鲁士展示了高昂的士气和先进的技术:普鲁士在火力、后勤运输以及情报传递等各方面无不优于奥地利,最终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告终。然而正当普军上下打算趁胜追击直入维也纳时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审时度势后坚决阻止了这一行为,因为他知道同样图谋欧陆霸权的法国不会坐视德意志的统一,如果奥地利被彻底击败,也许普鲁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为了避免法国的干涉,俾斯麦当机立断决定将奥地利从德意志排挤出去,然后建立一个以普鲁士为主导的不含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国家。尽管这样做看似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东西,但俾斯麦就是这样的人——绝不允许所谓的胜利果实干扰到自己的通盘计划。1871年又取得普法战争胜利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由此形成了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将奥地利排挤在外的德意志国家。在奥地利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其国内出现了比较尖锐的民族问题:奥地利本来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分支,然而通过政治联姻将中欧大量斯拉夫人国家合并到奥地利皇室的统治之下。1859年在撒丁王国发起的意大利统一战争中奥地利被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地区逐出。七年后奥地利又被普鲁士打败,从而被迫放弃对德意志诸邦的领导权。在被排挤出德意志邦联后奥地利转而同境内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达成妥协——奥匈帝国这一二元制帝国由此诞生:奥地利皇帝和总理兼任奥匈帝国皇帝和总理,在军事、财政、外交三大权力的执行上由位于维也纳的帝国政府控制,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构成帝国的两大主体奥地利和匈牙利则保持高度的自治,彼此互不干涉。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2)

由奥地利帝国改组而来的奥匈帝国在国土面积上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人口同样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机械仪器制造业和钢铁军火工业的发达程度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资源总储备量和所能动员的总兵力位居欧洲第四,仅次于俄国、德国和法国;农产品种类和原油产量则超过了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正因为奥匈帝国的领土、人口、农业、工业、军事等各领域的实力使其被视为是与英、法、德、俄并列的欧洲五大列强。截至1913年奥匈帝国的工业产值已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4%,环顾当时世界其他七大列强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比例分别为:美国35.8%、德国15.7%、英国13.6%、法国6.1%、沙俄8.2%、意大利2.4%、日本2.0%,奥匈帝国得以跻身为仅次于美、德、英、法、俄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奥匈帝国不只是工业产值规模可观,其经济发展速度也是较为耀眼的:从1870年到1913年奥匈帝国人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45%,而同一时期其他欧洲列强的同类数据分别为:英国1.00%、法国1.06%、德国1.51%,一时间奥匈帝国成为欧洲仅次于德国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从1854年到1879年奥地利地区的铁路网延长了7952千米,匈牙利地区的铁路网延长了5839千米。从1879年到1900年奥匈帝国又新建了25000千米铁路。奥匈帝国拥有62个奥地利步兵团、40个匈牙利步兵团、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28个战地猎兵营、1个波黑战地猎兵营、4个蒂罗尔猎兵团、42个野战加农炮团、14个野战榴弹炮师、11个乘骑炮兵师、14个重榴弹炮师、11个山地炮兵团、6个要塞炮兵团、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41个骑兵团。奥匈帝国还拥有相当数量的海军:1911年6月24日奥匈帝国下水的“联合力量”号无畏舰——这是当时世界海军强国竞相建造的威力巨大的新式战舰。奥匈帝国的同级无畏舰有4艘,都在2年内下水。奥匈帝国在舰船上安装了马可尼无线电、防空炮和鱼雷发射管。1859年捷克人阿尔诺在捷克西部城市创建了一个机械工厂,1868年这个工厂被奥地利一个名叫斯柯达的伯爵买去,次年该工厂被命名为斯柯达工厂。除生产民用产品之外这家工厂还大量生产猎枪、机关枪和大炮战车等等,因此成为奥地利最著名的军事工厂之一。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和装甲车辆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斯柯达兵工厂最大的厂房设在捷克西部的工业重镇比尔森和维尔兹姆,一共有十万人为其工作。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之先进被公认为世界之最。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3)

然而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尖锐的国内民族问题:其实这点早在奥匈帝国诞生之初就表现得极为明显。奥匈帝国的诞生本身就是其前身奥地利帝国民族矛盾发展的产物,尽管随着奥地利帝国改组成为二元制结构的奥匈帝国使匈牙利这个帝国境内第二大民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帝国境内还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加起来超过了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总和,但却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在当时的奥匈帝国日耳曼人占其总人口的23%、匈牙利人占21%、捷克人12%、波兰人占11%、乌克兰人占8%、罗马尼亚人占5%、克罗地亚人占7%、斯洛伐克人占3%、塞尔维亚人占6%、斯洛文尼亚人占3%、意大利人占3%。尖锐复杂的民族问题使看似强大的奥匈帝国不仅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分裂接替的风险。19世纪晚期在奥匈帝国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希腊、阿尔巴尼亚、黑山、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纷纷摆脱原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而独立。对这一幕奥匈帝国其实是不愿看到的,尤其是其中的塞尔维亚更是被奥匈帝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塞尔维亚一直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国家,而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民族争取独立地位。本来已被国内民族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而无意继续扩张的奥匈帝国为了在本国境内的南部斯拉夫人聚居区和塞尔维亚之间构建缓冲区而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塞尔维亚将此举视为对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侵略行为,就这样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1914年6月28日这种矛盾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以一声枪响爆发出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波在这里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由此引发了奥匈帝国于当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一直鼓吹泛斯拉夫主义的沙皇俄国立即站在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塞尔维亚一边对奥匈帝国宣战,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则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友对俄宣战,同沙俄订有协约的法国也随即对德宣战,此后比利时、英国、希腊、黑山等国相继卷入战争,战火甚至从欧洲蔓延开来:美国、日本、中国、泰国等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后来人们管这场战争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4)

身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的奥匈帝国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颓势尽显:在经过3个月的苦战之后奥匈帝国才攻占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但仅仅一天之后塞军就发动反攻并在随后的科卢巴拉战役中以25万兵力击溃45万奥军,此战奥匈军队的伤亡数目甚至快赶上塞军所出动的兵力总数了。一个小小的塞尔维亚就令奥匈帝国损兵折将,而在与沙俄的东线战场上奥匈军队的表现就更糟了——在与塞尔维亚作战的南线战场上奥匈帝国尽管损兵折将,却好歹也曾一度占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然而在与沙俄的东线战场上他们从未在没得到德军配合的情况下打过一场胜仗,反而在俄军的攻势之下后撤将近100英里,帝国第四大城市利沃夫由此被俄军占领。更为致命的是:在战争爆发后的几个月里奥匈帝国损失了100万人,战前那些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官和士兵几乎全部阵亡,到战争后期奥匈帝国几乎完全是依靠临时征召的部队在维持局面。到1916年奥匈军队已完全与德军合并在一起,接受柏林的统一指挥。奥匈帝国面对越来越不利的战局曾一度试图向英、法求和,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也并无摧毁这个古老帝国的意图,然而德国也已预感到奥匈帝国极有可能在极短不利的战局下倒向协约国,于是一再向奥匈帝国发出威胁声称:只要奥匈帝国企图与协约国单独媾和,那么就将占领奥匈全境。此时奥匈帝国实际上已沦为德国的附庸,与此同时在日耳曼人聚居的奥地利地区各族大日耳曼民族主义言论甚嚣尘上——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出生于奥地利的希特勒死活不愿加入奥匈军队服役而是选择服役于德军。显然在奥地利甚嚣尘上的这些大日耳曼民主主义言论使奥匈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更加与帝国离心离德。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5)

1916年11月21日已86岁高龄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距离自己登基68周年的纪念日到来前11天溘然长逝。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之间缺乏维系统一的纽带,事实上精通国内各民族语言且长寿的皇帝本人成为了维系帝国统一的最后纽带,而随着他的死亡终于导致维系奥匈帝国的最后一条纽带也断裂了。约瑟夫皇帝的独子鲁道夫早在1889年1月30日就已死亡,随后被立为皇储的约瑟夫皇帝的侄子斐迪南大公又在萨拉热窝事件中遇刺身亡,最终十年29岁的约瑟夫皇帝的侄孙卡尔一世继位成为”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国王“,然而这时他已完全无法力挽狂澜了:1917年奥匈帝国征召16万1900年出生的少年入伍,在这次征兵后奥匈帝国剩下的人力资源只有受伤的老兵和释放回的战俘可以上战场了。煤、铁、枪炮、弹药、粮食等物资均出现极度短缺的现象:步枪的月产量从1917年3月的11.3万支一直降到一年后的9000支;马铃薯取代面包成为奥地利人的主食;前线的数万匹战马也因缺乏草料而饿死。1918年6月奥匈军队在总参谋长康拉德指挥下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在经过20天的战斗后意大利人在英法军队的支持下给予奥匈军队毁灭性打击。此时奥匈帝国的死亡已进入倒计时:奥匈帝国鼓起勇气向柏林方面告知自己已无力再战的情况,随后与协约国方面接触,然而奥匈帝国的媾和要求遭到了协约国方面的拒绝,因为后者已向意大利人、捷克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纷纷许下独立或领土扩张的诺言,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瓜分奥匈帝国的基础之上。1918年9月协约国军队在马其顿战线发起总攻,11天后作为同盟国成员的保加利亚退出战争,至此奥匈帝国南部门户洞开。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在外部打击的刺激下进一步发酵,最终处于内外交困中的奥匈帝国走向了崩溃:1918年10月4日奥匈帝国议会的议员宣布所有帝国的民族都享有自决权。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在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后同塞尔维亚合并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并于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1月2日匈牙利也宣布脱离二元制帝国;而作为帝国核心区域的奥地利事实上早在10月21日就已自行成立了“独立的德意志奥地利国家临时国民议会”,可想而知这样的行为对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的离心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了上述独立建国的地区之外,原属奥匈帝国的蒂罗尔州并入意大利,伏伊伏丁那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加利西亚并入波兰。奥匈帝国的领土就这样分别归属于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而各国在得到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6)

1918年10月21日作为奥匈帝国核心区域的奥地利成立了独立的德意志奥地利国家临时国民议会,此后直到1919年9月21日的11个月期间奥地利的正式国名一直是”德意志奥地利“。随着奥匈帝国的崩溃使奥地利成为了一个日耳曼人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国家,同德国合并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起来,然而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列强出于维持欧洲地缘均势的目的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1938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强行合并了奥地利,此后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位置的7年间奥地利一直处于德国的统治之下。对二战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国而言:奥地利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奥地利是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第一个牺牲品,然而与此同时奥地利又是第三帝国的组成部分。整个战争期间奥地利为纳粹德国贡献了大量兵员、财富,甚至连元首希特勒本人也来自奥地利,以致于有人戏称”奥地利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全世界以为莫扎特是奥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国人“。战后对奥地利的处置问题也因此而令同盟国颇为困惑:一方面同盟国方面坚持声称”奥地利作为第一个受希特勒侵略的自由国家应当从德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坚持”必须提醒奥地利因为站在希特勒德国一边参加战争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像分区占领德国一样占领了奥地利,但与此同时也宣布1938年希特勒操纵下的德奥合并无效。1955年美、苏、英、法四大占领国在奥地利方面做出成为永久中立国的保证后陆续撤出奥地利,奥地利第二共和国政府成立。重新获得独立的奥地利保住了在并入德国前的疆域,而在德国占领期间从捷克划入奥地利的领土则需予以归还。1989年苏东剧变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又进一步加入欧元区。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7)

1918年11月2日匈牙利宣布脱离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由于匈牙利在奥匈帝国时期是和奥地利平等的高度自治的主体,因此在战后被战胜的协约国作为战败国予以处置:1920年协约国和匈牙利在巴黎签订《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由此失去了3/4的领土,而这其中最令匈牙利感到心痛的可能要数划入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要知道仅仅只是特兰西瓦尼亚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比如今匈牙利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要大,而在当时特兰西瓦尼亚的85万人口中超过3/4是匈牙利的主体民族马扎尔人,这自然令匈牙利人难以接受。从签订《特里亚农条约》起匈牙利人对这一历史“耻辱”一直耿耿于怀,而恢复历史上匈牙利王国版图的“大匈牙利主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一主义的框架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奥地利的布尔根兰州等都被视为匈牙利领土。1919年到1920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为争夺特兰西瓦尼亚爆发战争,最终以罗马尼亚打进了布达佩斯告终,匈牙利只得默认了特兰西瓦尼亚归属于罗马尼亚的既成事实。然而纳粹德国在欧洲的崛起使匈牙利重新看到了恢复“大匈牙利”的希望,于是积极向纳粹德国靠拢,试图利用德国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大匈牙利”目标。1940年6月罗马尼亚在苏联的压力下被迫割让比萨拉比亚,布达佩斯方面见罗马尼亚对苏联让步,于是也向罗马尼亚提出修正边界的要求,然而却被罗马尼亚方面拒绝。与此同时匈牙利向德国和意大利表示:如果德、意两国无法用和平手段满足匈牙利的领土诉求,那么匈牙利就只好自己动手了——言下之意就是:匈牙利将重新考虑是否加入以德、意为首的轴心国阵营。8月24日匈牙利征召预备役士兵,实施总动员,作为回应罗马尼亚方面也进行了动员。这时希特勒试图将匈、罗两国纳入自己的反苏体系,自然不能容忍两个小弟的互掐,于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外长很快被希特勒告知:于8月29日前往维也纳听候处置。8月30日在德国主导下出炉的仲裁结果是:将2/5的特兰西瓦尼亚划归匈牙利,这为匈牙利带来了43104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约258万人口(其中包括大约100万罗马尼亚族裔)。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亲德的安东内斯库政权,至此罗马尼亚摇身一变由轴心国阵营转入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这时的匈牙利则随着轴心国的频频失利不仅丧失了扩张得来的土地,连首都布达佩斯也沦为战场。然而当匈牙利人发现:自己正面的敌人正是世仇罗马尼亚人竟表现得斗志昂扬,以致于苏军最后只好把罗马尼亚人撤下战场。二战结束后匈牙利的版图退回到维亚纳仲裁之前,匈牙利不得不再次接受这一客观现实。虽然在领土问题上已经无能为力,但匈牙利对周边国家的马扎尔少数民族的权利仍然十分关注并允许他们申请匈牙利国籍,而罗马尼亚却在1965年撤销了一度设立过的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族自治区并大举向特兰西瓦尼亚移民以改变当地的民族成分。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该地区人口共有7221733人,其中罗马尼亚人已占据占多数,而马扎尔人在包括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在内的整个罗马尼亚境内共有1415718人。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8)

1918年10月28日波西米亚地区宣布从奥匈帝国独立并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波西米亚是中欧地区工业革命开展最早、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奥匈帝国享誉世界的斯柯达兵工厂就位于波西米亚境内。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奥匈帝国成熟的工业体系,得以与美、英、苏、德、法、日、意等国并列为世界十大工业国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拥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除了能够制造出性能出色的机枪和火炮,还可以生产飞机和坦克,甚至连军舰上的火炮都可以制造出来,强大的工业化水平已超过了当时的意大利。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产量甚至超过了英法的总和。以武器装备为代表的捷克工业品不仅自用而且大量出口到国外:捷克式轻机枪和斯柯达火炮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出口的拳头产品。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依靠其强大的军工制造水平打造出了拥有百万精良装备部队,还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号称"小马奇诺"防线的防御设施。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并没形成像奥地利、匈牙利一样民族成分相对单一的国家——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结构情况如下:捷克人占总人口的51%、日耳曼人占22%、斯洛伐克人占16%、马扎尔人占5%等等。尽管这个国家的国名叫做捷克斯洛伐克,然而实际上这个国家的第二大民族并非斯洛伐克族而是日耳曼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日耳曼人主要聚居在苏台德地区。1938年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吞并了面积2.8万平方公里的苏台德地区,次年3月纳粹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进驻整个苏台德地区,随即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300万德意志人遭到驱逐:他们被强迫步行56公里前往奥地利,然而当他们抵达奥地利时却被占领奥地利东部地区的苏军禁止国境并要求他们原路返回。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有一部分体力不支的老弱病残因饥饿、疾病而死亡——根据捷克官方的统计数据:在二战后针对日耳曼人的强制种族迁徙过程中约有2.4万人死亡、6.2万人失踪。二战的强制种族迁徙彻底改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口结构——本来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民族的日耳曼族在捷克斯洛伐克变成了一个在总人口比例中微乎其微的少数民族。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之一。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曾爆发要求摆脱僵化体制、追求自由民主的布拉格之春运动。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剧变。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9)

从奥匈帝国取得加利西亚的波兰希望恢复自己在历史上的最大版图,于是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出归还历史上曾属于波兰的领土,然而苏俄方面则认为这些地区早已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双方争执不下并最终诉诸战争: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向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发起进攻并趁苏俄国内混乱之际一度进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广大地区;然而苏俄红军在国内局势相对缓和后对波军发起反攻并成功将波军驱逐出国土,随即苏俄红军一路攻入波兰首都华沙城下,然而在这里苏俄红军遭遇了惨败。战后双方都声称自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波兰人声称自己成功保卫了国家;而苏俄方面则声称波兰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行动被击退。其实当战争结束时双方都一无所获——双方的战线回到了战争爆发前,充其量算是打了个平手。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苏联方面则出于自身国防安全的考虑试图将波兰作为自己的战略屏障,于是1940年9月17日6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波边界,进攻波兰东部,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苏、德两军以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瓜分了波兰。1940年4月至5月间苏联将被自己俘虏的2万余名波兰军队、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士秘密处决于卡廷森林。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和美、英达成协议:苏波边境以寇松线为界,使苏联得以收回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与此同时波兰则从战败国德国获得领土补偿。总体而言:波兰的版图整体西移了200多公里,面积比战前缩小了约7.6万平方公里,大约损失了20%的领土。二战后波兰成为了亲苏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但苏联在处理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长期推行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使波兰民间始终潜伏着对对俄罗斯的敌意。1989年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波兰人民共和国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史称波兰第三共和国。此后波兰政治上奉行西式议会民主,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波兰第三共和国宣称:自己继承的不是1945年之后的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权,而是继承的二战中被苏联和德国联手灭亡的伦敦流亡政府的法统。1990年12月在华沙皇宫举行的新任波兰总统就职仪式上伦敦流亡政府总统将波兰第一共和国国旗、宪法原件和总统印信交给了新当选的波兰总统瓦文萨。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10)

作为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当事方的塞尔维亚在一战结束后从奥匈帝国得到了伏伊伏丁那,后来又与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组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该王国正式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并将南斯拉夫肢解:匈牙利与保加利亚作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得以占领南斯拉夫部分边陲地区,克罗地亚则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米兰·内迪奇将军成立的“救国政府”统治着塞尔维亚余下的领土。这时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成为了抵抗纳粹德国的领导力量。铁托将南共领导的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并展开对德军的战略反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连续取得7次对德军的重大战役胜利,成为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几乎唯一靠自己的力量打败纳粹德国的国家。正由于南斯拉夫是在铁托的领导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赢得独立解放的,所以南斯拉夫成为了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自主性最强的国家——从一开始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就坚决抵制苏联要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体制的要求,始终坚持维持南斯拉夫的独立自主地位。南斯拉夫成为战后唯一没加入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世界格局之下南斯拉夫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号召广大的中小国家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尽管和同一时期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南斯拉夫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但在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相对较大的国家体量、较为发达的经济生活水平、不俗的军事实力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南斯拉夫享有”巴尔干之虎“的称谓。然而在南斯拉夫的发展过程中也潜伏着危机: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分化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过大的贫富差距同南斯拉夫内部各族系之间原本存在的矛盾综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各加盟共和国对中央的离心倾向——生活水平最高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就一直对贝尔格莱德的中央政府从他们手中收取重税支援马其顿、科索沃等地的行为甚为不满。1980年铁托逝世后南共内部一时间缺乏一个足以替代的强势政治人物,各地区的分离势力日渐抬头。随着苏东剧变后北约和欧盟的大举东扩,西方国家已将肢解南斯拉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他们不愿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国家成为巴尔干的区域霸主。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简称塞黑)。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正式分裂为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国家,至此了南斯拉夫联盟完全解体。

德国眼中奥匈帝国(曾为世界八大强国之一的奥匈帝国)(11)

从奥匈帝国取得蒂罗尔州的意大利和同样在奥匈帝国解体中获益的南斯拉夫很快就发生了领土争端,直到1920年双方才就国界问题达成协议:意大利由此获得了伊斯特里亚半岛,但这样一来就使大约40万斯拉夫人被划入意大利一侧。1922年10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领袖墨索里尼夺取政权。1936年10月意大利与德国结成柏林-罗马轴心。二战末期南斯拉夫游击队越过1920年确立的意南国界线与德、意军队作战,到战争结束时的1945年5月南斯拉夫游击队已成功在的里雅斯特与英联邦的新西兰军队会师。战后铁托决心将南斯拉夫的国界扩张到整个伊斯特里亚半岛——这意味着新的意南国界线将远远深入1914年的意大利旧国界线,从而将50万意大利人划在南斯拉夫境内。伊斯特里亚半岛的首府的里雅斯特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最近入海口,也是亚得里亚海最好的深水良港。此外伊斯特里亚半岛还提供了意大利1/3的煤炭和一半的铝矾土矿。伊斯特里亚半岛上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的分部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斯拉夫人的分布区一直延伸到首府的里雅斯特城门,城镇则仍保留着意大利特色,城镇中的25万居民中有20.2万是意大利人。最终意南边界问题被提交盟国外长会议解决:大部分伊斯特里亚半岛划给南斯拉夫,但的里雅斯特将成为盟国共管的自由区。1954年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瓜分了这个自由区。二战后意大利本就相对脆弱的工业基础几乎被摧毁殆尽。意大利作为二战战败国同德国、日本一样进行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意大利的战后重建工作获得了来自马歇尔计划提供的巨大外部支持,这为意大利的战后经济复兴注入了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支持。意大利的重建工作是从住宅建设项目开始的:在二战中意大利的商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损毁严重,因此战后迫切需要解决那些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流浪者的生计问题,一时间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工程。意大利战后经济的复兴在一开始主要就是依赖于以建筑业为核心的支柱产业,而随着建筑业的日益发展又带动了家具和日用产品等制造业的发展,意大利经济开始向良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积极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降低成本和工资以确保其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意大利已基本完成重建工作,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回正轨。随着人民生活的重回正轨之后以服装设计为代表的产业也开始日益兴旺起来,米兰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与巴黎齐名的世界时尚之都。在战后重建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度达到过战前的3倍,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速排名上仅次于同时期的日本和西德,意大利的战后经济复兴也因此被誉为亚平宁奇迹,与德国的莱茵河奇迹、日本战后经济奇迹、韩国的汉江奇迹等一同构成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者。1957年意大利同法国、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六大创始成员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