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一首沉寂了360多年的诗(另一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

看电视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豆瓣评分9.4,创文化节目新高,口碑全线飘红。节目深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唤醒经典的生命力,用当今时代最通俗易懂的音乐载体,将中华文明高洁风雅的思想境界,轻盈而亲和地传递给普通大众。

2月16日大年初一开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连续三天播出。节目以“和诗以歌”的独特艺术感召力与文化内涵,力压同档播出的各卫视晚会及综艺节目,酷云实时收视第一。

节目首播后豆瓣评分9.4,创文化节目新高,口碑全线飘红。节目获得了电视专家、文化学者、媒体及网友等多方赞誉,称《经典咏流传》体现了央视国家电视台的创新力和引领力,这个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力作在春节期间引领了文化过年的“新年俗”。

袁枚的一首沉寂了360多年的诗(另一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1)

《经典咏流传》深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唤醒经典的生命力,用当今时代最通俗易懂的音乐载体,将中华文明高洁风雅的思想境界,轻盈而亲和地传递给普通大众,唤醒他们的耳朵,叩响他们的心扉。

著名作家梁晓声看过节目后,表示节目好得超乎他的想象,“用如此现代的这种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更贴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对全国的电视台文化节目都是一个示范。让我们的孩子们既唱了歌,同时又熟悉了古典诗词,这个意义非常之大,这样的节目才是适合走出去的节目。”

袁枚的一首沉寂了360多年的诗(另一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2)

王俊凯《明日歌》用古人名句拯救拖延症,被称为2018第一“神曲”;罗家英在节目中对汪明荃的一番表白亦被认为是“2018最美情话”;乡村老师梁俊和学生一首《苔》唤醒了“孤独了300年的小诗”。

据节目组透露,某极具影响力的歌手被《苔》感动落泪,主动要求翻唱歌曲为孩子发声、接力经典。

新春伊始,《经典咏流传》用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让经典穿透时代,触动了当代中国人的心。

袁枚的一首沉寂了360多年的诗(另一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3)

官微一篇《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教育部新闻办、文汇报等超过30个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公众号转载,《人民日报》公众号一天两次推送《苔》,新华社客户端也对该诗做了重点推介,“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影响亿万中国人。

在自然热度带动下,《苔》节目短视频点击量突破4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最热门歌曲;24小时内产生了20篇“10万 ”微信文章,创造了单期节目10万 文章之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尤被《苔》所触动,并在朋友圈分享感受,“一首诗何以唱哭人?因为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普通人可以最伟大。”

中南大学向彬教授更是专门发布长文,评论称“苔花有幸,被袁枚发现而以诗相咏;袁枚有幸,沉寂了三百年的苔花和诗心被CCTV唤醒而家喻户晓。‘苔’经袁枚诗句而转化为文化经典不是个案,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浩浩大海中的一个浪花。”

若不是CCTV,袁枚的《苔》依旧不见阳光!

——另一个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文 | 中南大学 向彬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CCTV绝对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宣传平台,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是所有地方电视台没法比拟的,正是这种宣传力度,才可以在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人。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要观点。

显然,《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就是在响应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的传统诗词赋予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也让经典的传统诗词通过新的手段和平台最大范围地得以传承和发扬,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袁枚(1716.3.25.-1798.1.3)是清代乾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及美食家。

他于乾隆四年(1739年)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至十四年(1742-1749)外调到江苏,他七年期间先后担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等地的县令,为官勤政而颇得好名,但他仕途不顺而没有升迁。

乾隆十四年(1749),袁枚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自建随园而吟咏其中,并广收弟子以授诗,且打破惯例而广收女弟子,去世后葬于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作诗,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袁枚的一首沉寂了360多年的诗(另一视角看传统文化的传承)(4)

《苔》只是袁枚留下众多诗文中很小很小的一个“墨点”,这或许是他在随园散步时看到树底下的苔花而有所触动,或许也是他对自己隐居随园的一种人生感慨,于是写下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二十个字的诗句。

从诗的格律来看,后三句很符合近体诗五绝的格律,但首句五个字都是仄声,显然不是五绝诗而属于古风,袁枚之诗重境界而轻格律,重性灵率意而轻雕琢粉饰。

若不是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CCTV《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中将“苔”唤醒,或许,袁枚的“苔”如同三百年前,依旧在不见阳光的树底阴暗潮湿处绽放那米粒般大小的花朵,很少有人关注和怜惜,更不会有人欣赏到米粒大小的苔花其实与牡丹一样,拥有精彩的花心世界!

其实,人世间的芸芸众生都只是米粒大小的苔花,有的甚至连苔花都不算,在大千世界中默默无闻。但是,每一个人于家庭、于单位、于社会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只是这些作用的影响力有大小之分,当然,其作用也有好坏之别。

不是每个人的作用都会引起相应的关注,也不是每个人给社会的贡献都能成为经典,能够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经典之作的精英人物毕竟只是少数。

每个人都有内心深处的“良知”,也有被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存在感”,如何最大范围地关注民心,如何体现出最底层人的“存在感”,如同袁枚发现树底的苔花而写出五言诗句同等重要。

苔花有幸,被袁枚发现而以诗相咏;袁枚有幸,沉寂了三百年的苔花和诗心同时后被梁俊和小梁在CCTV唤醒而家喻户晓。

“苔”经袁枚诗句而转化为文化经典不是个案,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浩浩大海中的一个浪花,有的甚至是被浪花抛弃在海边的一颗沙粒,瞬间的浪花与微小的沙粒都是永恒和经典,只是,当今人们很少去关注这些永恒和经典。

如何让这些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以此提升每个人的境界,净化每个人的灵魂,进一步激发当前的文化精英人物创作出体现时代特征的经典文化艺术作品,这需要众多媒体的发掘和宣传,这也是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人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生活品位的高低,不是比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境界的高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担当至关重要。

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当今,都有许多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媒体要善于发掘真正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树立经典意识,弘扬正大气象,引领时代潮流为当今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健康文化艺术套餐。

欢迎关注“看电视”!

深度行业透视、独到客观评论、新鲜内幕资讯

广电行业、文娱产业资深媒体人运营打理

看电视,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见识的内容行业自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