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己所能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和见微知著)

在《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东汉的和帝继位时才有十四岁,由于年纪太小,便由窦太后执政,于是乎,她的哥哥窦宪就拜了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就落在了窦宪为首的他们兄弟等人手中,真是为所欲为啊。但是,他们还是不知足,密谋篡权,想改朝换代。看到这样的景象,朝中的大臣们,心中非常的着急,都为汉朝的存亡忧心忡忡。

其中,大臣司徒丁鸿也是非常的气愤,他也是很有学问的人,尤其对经书极有研究,他目睹了窦太后兄弟们的专横跋扈 ,也想一除而后快,也一直等待有合适的机会。

话说这几年时间过去了,一次,天上发生了日蚀,丁鸿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就上书给皇帝说,这是不详之兆,建议皇帝趁着窦氏兄弟们权势尚不大时,加紧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写道,“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加之,皇帝也渐渐成人了,手中有了权利和手段。于是采纳哪里丁鸿的意见,任命丁鸿为太尉兼卫尉,派卫队进驻皇宫,同时罢免了窦宪的一切官职。窦氏兄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是难逃一死,便先都自杀了,这样才避免的一场宫廷政变。

“防微杜渐”这一成语,就由此而来。它的意思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刚有苗头和征兆时,就要加以预防和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尽己所能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和见微知著)(1)

成语"见微知著”一词,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大意思是说,箕子是朝歌有名的人物,其有一双洞察力超强的慧眼,被 世人称道。有一次,他看到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的筷子,箕子感到非常的担心和害怕。箕子见微知箸联想了很多,下一步,肯定会吃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罗绸缎 ,再造殿宇楼台,更是香车美女,如此追求享乐,到最后肯定一发不可收拾,骄奢必败。果不其然,最后的商纣王由于荒淫无度,专横跋扈,残害百姓,不过五年,就被周武王所灭。

“见微知著”一词由此而来,其意思是指见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尽己所能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和见微知著)(2)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维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在这里是说,事物处于安稳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保持,问题未露出征兆以前比较容易对付,事物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事物在刚刚萌芽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做事情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妥善处理,治理国家更要在祸乱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

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自作为就不会招致失败,不妄图执掌一切就不会丧失一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只有在事情快要结束的时候仍然像刚刚开始时那样保持谨慎的态度,才不会把事情弄遭。圣人总是学习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圣人以此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涉。

尽己所能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和见微知著)(3)

西汉的丞相丙吉,去一个地方视察,他和随行人员走在大街上,远远的看见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争执,不一会就打在了一起。他却若无其事地从旁边一闪而过,假装没看见似的。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一头牛趴在街上,这时,丞相赶忙停下了脚步,忙询问当地的官员,牛得病的原因。此时,众人不解的望着他,有一个下属实在沉不住气了,就问:“丞相大人,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不管人打架,却来关心这头牛呢?”

“我之所以不去管打架的事,那是因为管打架是地方官的事,属于不用丞相管的小事,但如果牛生病了,就可能说明今年的气候异常,这才是大事。”丞相面对着众人,微笑着说。以此可见,很多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着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忽视不得的。

所以,老子提出来‘为之余未有,治之余未乱”,这就是一种大智慧,它要求人们能够做到“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及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那么,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处变不惊,得心应手!

尽己所能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和见微知著)(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