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老爷山的寺庙中有什么(善美汾阳道教圣地老爷山)

石盘山(老爷山)旅游景区位于汾阳市城西8公里,背倚吕梁山,眺望汾孝平原,与汾阳市东南方的文峰塔遥遥相望,建于明末清初,因最早建有一座关老爷庙而得名,又名老爷山。每年的四月初八是老爷山的传统庙会,千百年来香火很旺,曾是中外驰名的道教圣地,高处海拨1066m。 X 石盘山最早建有一座关老爷庙,香火颇盛。明崇祯十四年(1641),当时因李自成、张献忠义军战乱,汾阳人南谒湖北武当山受阻。其年,湖北武当山道士何一贯辗转来汾,拜谒致仕的郡中贤达、明翰林秘书院侍讲、清篡修明史副总裁、前进士井精通风水学说的朱之俊(大向善村人),商定在石盘山建造一座规模宽宏大的“三清阁”即后称的玄天上帝庙宇群。当时,朱进士已因涉嫌宦官魏忠贤案被罢官回归故乡。他虽淡出官场,却钟情于文化,在汾州大地上有着巨大的威望和号召力,在朱先生首捐和亲自主持下,邀请了诸多社会名流参与,并征得府县官员支持,工程于当年开始动工,到清康熙二年(1663)一座巍峨秀丽、宏伟壮观,令人肃穆向往的玄天上帝庙宇群全部竣工。占山长520米,宽120米,总面积62400平方米,合94.6庙,历时22年,耗资达6万余金,约折今币三至五千万元之多,是当时华北最大的道教庙宇群,有灵官庙、圣母庙、真武殿、关老爷庙、三清殿、玉皇阁等宏伟建筑,庙宇群全部座北朝南,依山顶地势而建,建筑设计巧妙讲究。主体建筑其中的七院落,气势磅礴,一院比一院宽敞气派;神殿、神庙、神阁、一座比一座庄严辉煌;神像一尊比一尊威慈兼备,相传有故宫之气,武当山之灵,圆明园之秀。 石盘山玄天上帝庙宇群全部座北朝南,依山顶地势而建,北高南低,东西逶迤,南冯磅礴,形成天园地方之势。山门前有一水池,三面由连山石凿成,妙在蓄西顶宝地风水。北为二十四级石阶,巧在顺势连山石彻就,斜度为64度,数字与八卦相符。山门为单檐牌楼式,檐顶覆黄琉璃瓦,檐角挑风铃,气势恢宏。山门内依主线七座神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按周八卦数理不足,意在启示后人续建“三皇”、“玉帝”、“盘古”神祗。 灵官殿,该殿立于数级台阶之上,三楹、带穿廊,殿 顶为硬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殿内供奉灵宫即王赵马灵宫,道教所奉祀的镇守山门之神。玉皇大帝封“先天主将”。可护佑商人生意兴隆,亦为晋级封官之神。 诵经堂和圣母殿,殿内供奉三尊神像。中为圣母娘娘;左为子孙娘娘;右为奶水娘娘。三尊圣母,各司其职。正殿两侧东西厢房内,供奉“九天玄女”骑玉麒麟像,人头鸟生,曾助黄帝大破蚩尤,降服九黎族。“九天玄女”周围还供奉二十四尊女乐伎神像。意为保佑从事笙、箫、管、笛、琴、瑟、厨等才艺之人。 进入“铁箍门”,左右为钟鼓楼,钟鼓声可传数十里。正殿为“四大天王”殿。所供奉“四大天王”,分别手拿四种器物,象征“风、调、雨、顺”道教尊此为护法神。 真武殿,殿中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玉帝封玄武大帝,宋代称真武大帝,加号“镇天佑圣”,民间作为驱魔大神祭祀。真武大帝坐像为金身,高4米多,十分威武。院内有东厢房10间,供奉为“十帅殿”;西厢房10间,供奉为“十殿闫王殿”。 关老爷庙,殿中供奉的是招财进宝的财神爷——关圣帝君。劝人遵守“大义、诚信”的道德原则。关帝为坐像,右手抚须,左手捧《春秋》,神态超然自若,英武洒脱。像前地面立关平、周仓;一捧印,一操刀。还立四个站地将军。 三清宝殿,斗拱廊檐的回廊下,转圈立二十四根明柱。该殿造型独特,气势雄伟,在整个庙区景为壮观,使人叹为观止。殿内供奉道教“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居玉清,神像手持宝珠,象征混沌未分之洪元世纪;灵宝天尊居太清,神像手持“坎离匡廊图”象征阴阳初判之混元世纪;道德天尊居上清,神像手持如意,象征万物生化之太初世纪。即道教所尊的“三清仙境”。 玉皇阁,其为马蹄形二层三檐。楼下七间宽约25米,入深9米,供奉东华帝君,道教尊为掌管男仙名籍的神仙之尊,其配偶为西王母。楼下南北侧各有庙房5间。正面为二层三檐的玉皇阁,殿阁五楹,廊下耸立九柱,木地板结构,内祀玉皇大帝座像,高4米余,金身。玉帝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祸福。玉皇阁曾存八大柜道藏经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转存同教同宗同派的北京白去观。 纵观石盘山庙宇群,主线前后7大院落(西侧另有斋堂院、三层藏经楼、文昌阁和火神庙院急待维修)。基中院落,一院比一院宽畅气派,其中神殿,一座比一座气势辉煌;其中供神,一尊比一尊威慈优美。整体布局,俨然一串珍珠落地。东西两山还配有“神牛亭”、“神马亭”。真可谓:入庙宇群则涉身度世领略道教先贤薰陶;出山门后则极目远眺心胸惬意可纳百川。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全部建筑中有大小院门25座,大小石狮、铁狮30余尊,大殿大庙12座,琉璃照壁、铁楼、华表、牌坊、殿画以及众多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品,还有傅山、朱子俊等名人石牌10余通,大柏树24株,大松树12株。因大殿、庙宇顶部大部分为蓝色琉璃瓦覆盖,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行员还以为是一片湖泊,其气势可想而知。 据说每年冬至时汾阳文峰塔的阴影正好落在山门上,固又叫笔架山。山虽不是很高,但她很有灵气的,为什么过去这里一直香火很旺,每年的四月初八是庙会。 汾阳人现在葬俗里有句俗语,作古之人要“头枕老爷山脚向抱佛岩”抱佛岩在介休绵山。可见过去这里和绵山一样齐名的。 1955年,石盘山古建筑群,因其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挂着晋中地区行署、汾阳县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而在1958年冬至1959年春,却被地方当政者在汾、文、交三县合一时指令拆毁,仅有部分建筑、文物依存。木料砖瓦等物大部用于文水县刘胡兰陵园建设,少量用于汾阳大礼堂建设。为此,有的群众仰天长叹,有的痛哭疾首。但从现存遗址残存的斋堂院、方封石、石鼓、铁箍门外的大石狮、山顶康熙年间功德碑“西顶太和宫碑记”等 2012年7月汾阳石盘山景区开发项目奠基,玄天上帝庙宇群昔日风采将重现。 站在石盘山上可以俯瞰汾阳大地。 下面是一首白举人诗赞石盘山(白:汾阳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 竹枝词 何必寻芳到水间, 郡城西去石盘山, 行行直过花村路, 多少云鬟指翠鬟。 下面是转载的一篇介绍石盘山的文章: 看了一本名为《古今石盘山》且出自于汾阳市民俗学会的书,使我对石盘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选书中一篇文章,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来看一下,以了解山西汾阳石盘山。 故乡的老爷山 李怡萍 老爷山又称石盘山,位于汾阳市城西7.5公里处,海拔1066米。背倚吕梁山,眺望汾孝平原,与汾阳市东南方的文峰塔遥遥相望,因最早建有一座关老爷庙而得名。每年的四月初八是老爷山的传统庙会,千百年来香火很旺。今年有机会跟随《孝义风采》的几位老师前往登临,实为一件幸事。 来到山脚下的南垣底村,已看到蜿蜒曲折的公路上行进着络绎不绝的车流和人流,公路时去年汾阳市委市政府花费17万元修复的,车能直通山顶。道教协会的王副会长边走边给我们讲解老爷山的过去。 1641年,湖北武当山的何道士来汾,精通风水学说的朱先生与其商定,在石盘山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玄天上帝庙”。朱之俊先生是明代天启年间的进士,翰林秘书院侍读,亦即崇祯皇帝的老师。当时,朱进士已因涉嫌宦官魏忠贤案被罢官回归故乡。他虽淡出官场,却钟情于文化,在汾洲大地上有着巨大的威望和号召力。在朱先生首捐和亲自主持下,工程当年开始动工,于1663年竣工,历时21年,占地94亩,耗资折合今人命比约三千万元之多,是当时华北最大的道教庙宇群。有灵官殿、圣母庙、真武殿、关老爷庙、三清殿、玉皇阁等宏伟建筑,庙宇群全部坐北朝南,依山顶地势而建,建筑设计巧妙讲究。主体建筑其中的七院落,气势磅礴,一院比一院宽敞气派;神殿、神庙、甚阁、一座比一座庄严辉煌;神像一尊比一尊威慈兼备,相传有故宫之气,武当山之灵,圆明园之秀。 后来,经过清代以来不断修建,成为晋北、吕梁、晋中大地上首届一指的道教圣地。1959年春,却被地方当政者在汾、文、交三县合一时期下令拆毁,木料用于文水刘胡兰陵园,砖石修建了汾阳大礼堂,一座气势辉煌、布局合理的宏伟建筑,从此毁于一旦。 在盘山公路上,看得见许多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山门石阶上满是行人,我们的车泊在了后山的停车场,于是先来到斋堂旧院,过去的三层建筑已经破旧不堪,只剩下残缺的瓦砾和肆意生长的荒草。随着涌动的人流进入寺院,小商贩们的香烛、黄纸和各种贡品供不应求,香客们在灵光庙和圣母殿前跪拜祈祷,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保佑全家人无痛无灾、平安发财之类的话。记忆中每年的四月初八,总是下雨刮风,今年也不例外,在山上,风显的更大一些,到处游荡的风把小摊的商品吹得东倒西歪,香烛离得香烟弥漫了整个庙院。正殿两侧东西厢房内。供奉着九天玄女骑玉麒麟像。九天玄女周围有二十四尊女乐伎神像,意为保护从事笙、箫、管、笛、琴、瑟、橱等才艺之人。 斋堂旧院的后面山顶,是石碑楼遗址,现留存一些石碑、石刻、石条,中部坐落着铁箍门过亭,有傅山、朱之俊等名人的书题石刻:“声声号令传天下,种种妖魔入藕中”、“神功永靖三千界,道力潜侠五亿天”。字迹苍古而神秘。透过这些遗迹,不难想像出古人的智慧和这里曾有过的繁华。遗址旁边,生华艺歌舞团正在演出,他们使沉睡的老爷山多了一些生机,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彰显,构成了一副厚重的画卷。 对于我们的到来,道教协会的两位会长很是热心。他们不住的给我们讲解着,希望我们能写写老爷山,希望曾经门庭若市的老爷山不再默默地沉睡,希望更多的人能给老爷山带来活力。是啊,作为身在汾阳,长在汾阳的我,何尝不希望如此?老爷山是古汾洲历史文化的缩影,在新世纪的蓝天下,它应该得到复苏和延续。 老爷山是厚重的,它足以让人细细咀嚼、品味。近年来,随着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汾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社会有识之士的资助下,老爷山重建风景区。

汾阳老爷山的寺庙中有什么(善美汾阳道教圣地老爷山)(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