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夫妻方舱实验室偶遇相拥(战疫伉俪)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有一对“夫妻档”,妻子王秀娟,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护士;丈夫赵超,是乌鲁木齐市消防救援支队西山路消防站指导员,二级指挥员。至8月初,夫妻俩已经奋战在防疫一线半个多月了,虽不能见面,却相互守望,共战疫情。

电话里祝福结婚纪念日

7月16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王秀娟和赵超立即赶赴岗位,而过几天,就是他俩结婚8周年的纪念日。

“啊,嘴巴张开,好的,坚持一下,好了,感谢您的配合,下一位。”结婚纪念日那天,气温34℃,王秀娟在社区执行核酸检测采样任务,身穿防护服的她早已汗流浃背,但顾不得休息。“这些天我们一共去了20多个检测点。”王秀娟说。

战疫夫妻方舱实验室偶遇相拥(战疫伉俪)(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护士王秀娟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入职14年以来,从一名护士到主管护理师,王秀娟一直奋战在临床工作第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她主动申请前往一线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午休时间,王秀娟在休息区简单扒拉了两口盒饭,将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休息时间,能够痛快地喝口水,就感觉很惬意了。”她说。

战疫夫妻方舱实验室偶遇相拥(战疫伉俪)(2)

王秀娟与同事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疫情面前,我们的家事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最重要。等战胜疫情,我们再庆祝。”谈到结婚纪念日,王秀娟笑着说,她和赵超都在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互相打电话是两人之间的默契,问候和关怀只通过微信传达。一直快到晚上12点,夫妻俩才通了一个电话。“媳妇,你辛苦了,快点睡吧。”“嗯,你也是,结婚纪念日快乐。”就这样,两人在电话中祝福结婚8周年纪念日。

他们是无数抗疫英雄的缩影

在一线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期间,每天早上8点出发,晚上8点返回医院,在炎热的夏季,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天12个小时下来平均采样400多人,王秀娟和所有队员一样,汗流浃背地辗转在各个单位和小区,五六天下来,眼睛肿了,腿也肿了。

有一天,高温下,王秀娟差点脱水晕倒,科室护士长准备把她换下来,但她坚决地说:“疫情来临的时候,咱们医护人员可就是最后的防线了。这里还需要我呢。”

战疫夫妻方舱实验室偶遇相拥(战疫伉俪)(3)

赵超在短暂休息时与家人视频

而另一边的赵超,每天只能在工作之余抽时间给家里的父母、孩子打个电话,委托同事帮忙买一些生活用品送到家里。作为党员,赵超说自己必须站在前、做在前,树立榜样。作为一名指挥员,他还要带领战友们随时准备着扑救火灾、抢险救援。

来源:天山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