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611考研题型(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需要完整版资料的小伙伴可以评论留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现代汉语611考研题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现代汉语611考研题型(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611考研题型

需要完整版资料的小伙伴可以评论留言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章节:郑伯克段于鄢

1.:有关背景材料

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左传》这部书。

《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顾名思义,这部书是一位姓左的人为《春秋》所作的传。《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统称,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本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他们编写的历史书都叫“春秋不过除了鲁国的“春秋"以外,其它各国的“春秋”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重新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它记载的历史始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截止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人们就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春秋》记载历史过于简略,而且也不完备,242年的历史只有18000多字,连这段历史的轮廓都没有很好地描画出来。于是又出现了对《春秋》作补充说明的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所谓“传",是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字。《春秋》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因此就把《春秋》称作“春秋经",而用来补充说明“春秋经”的三部书则分别称作《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实际上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左"相传是指左丘明,“公羊”是指公羊高,“谷梁”是指谷梁赤,这是三位解说传授《春秋经》的人。本来,经与传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古人叫做“别本单行”。到了西晋,杜预着《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经》和《左传》按年编插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在《春秋》三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所以历史史实的补充就很少,作为历史著作的价值远远不如《左传》。《左传》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全书18万字,远比《春秋》的内容丰富,加上文笔简练流畅,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因此自魏晋以来《左传》就压倒了《公羊》和《谷梁》二传。

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左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创作的,不过最后成书大致是在战国的中期,这中间经过了他人的增补。

关于《左传》的特点和价值,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3)《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实际记事止于鲁悼公14年(公元前453年),比《春秋经》多了28年。所谓编年体史书,是以国君在位的年份为线索记载历史。因为现存《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所以记载历史就以鲁国国君在位的顺序为线索,春秋时期鲁国共有12位君主,即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左传》广泛记叙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斗争和变革,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是一部重要的、独立的历史著作。《春秋经》虽然也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但是因为记事太简略,所以影响远远比不上《左传》。

(2)《左传》又是一部历史散文巨著,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左传》的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划人物;在处理复杂的历史材料方面,作者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特别是描写战争,作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作者的许多外交辞令也写得极为出色,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

总之,《左传》一书对后代的历史学、文学等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经》的一句话。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了一场历史事件,《春秋经〉的作者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记载。“郑伯”是指郑庄公,“伯"是郑国国君的爵位名,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克”是战胜的意思;"段”是郑庄公的弟弟的名字:“鄢"是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整句话意思是“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战胜了他的弟弟段。""克”本来是用于敌对双方的,现在却用于骨肉兄弟之间,这就表明了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这种通过特定的词汇来隐含作者的意见和评价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而后人通过辨析经文的字句阐明其中隐含的意义,就是儒家学派津津乐道的〈春秋经)的微言大义。

不过,仅仅从这样一句话,我们实在无法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所以左丘明就对这句话作了详细的说明,写成了一篇长文,后来人们就把“郑伯克段于鄢"这句经文用作这篇文章的题目。从左丘明的叙述,我们知道了这一事件的全部过程。原来,郑庄公的母亲姜氏偏爱小儿子公叔段,想让公叔段取代哥哥嫡长子的位置而继承君位,由于丈夫郑武公的反对,姜氏没能达到目的。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位,将弟弟封在京邑。公叔段在京邑不断扩充势力,在姜氏的支持下形成対郑庄公的巨大威胁。郑庄公老谋深算,表明上对姜氏很尊重,对公叔段釆取纵容的态度,一旦时机成熟,马上派兵伐段,夺了他的封地,迫使他流亡异国。

这是《左传》的名篇之一。

2.:课文第一自然段串讲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初:当初。《左传》在追述以前的事情时,习惯上都用"初”。本文讲的是隐公元年(BC722)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了说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就用"初"字把时间向前推移了39年,追述到郑庄公的母亲出嫁到郑国的那J年,即BC761年。

这一•句中“郑武公”是谥号,下一句“庄公"也是谥号。所谓谥号,是在一国的君主或大臣去世以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他一生的所做所为所封的号,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因为“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是在郑武公和庄公去世后整理出来的,所以叙述他们生前的活动都要用他们死后的谥号,这是古代史书叙事的习惯。

申:申国。申国的国姓是姜姓,而郑国的国姓与周天子相同,是姬姓,按照当时的风俗,同姓不婚,所以郑国的国君一定要娶异姓国的女子为妻。曰武姜:娶的妻子叫武姜。“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台在一起作她的名。

〈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

(2):【生庄公及公叔段。】

“生"的主语承上省略,应该是“姜氏生〃。庄公是郑国国君,所以用谥号称述他。公叔段:"段”是名,“叔”是弟弟的意思,“共”是段后来失败流亡的诸侯国名。及:连词,与,和。

〈译)姜氏生了庄公和公叔段。

(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寤:本指睡醒,这里是通假字,通“箝",倒着。"寤生”就是倒生,胎儿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也就是难产。《史记•郑世家》里记载这件事情说:"生之难。”可以与此处相互印证。惊:吃惊,受惊,是个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用法,"惊姜氏”意思是使姜氏受惊。

〈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使姜氏受惊,所以取名叫寤生,姜氏于是不喜欢他。

(4):【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译)姜氏喜欢公叔段,想要立他作太子。

(5):【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音qi4,副词,屡次。这个字读ji2,意思是"急”。弗:否定副词,T般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及物动词的宾语不出现,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弗”是“不 之”的合音形式。许:答应,同意。

〈译)屡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她。

以上叙述“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着重写姜氏对两个儿子的爱恶之偏。正是母亲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遂恶之”的“遂”,把姜氏的任性偏执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3.:课文第二自然段串讲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及:等到。即位:就位,指开始做国君。为(wei4):介词,替,给。之:指代公叔段。制:地名,在今河南省汜(si4)水县西,又名虎牢,原来是东虢国的领地,东虢国被郑桓公所灭,制因而成为郑国的领地。

〈译)等到郑庄公就位的时候,姜氏替公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

(2):【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公:郑庄公。这里“公”是诸侯的一种统称,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公爵不是一回事。此处“公"字的使用体现了母子地位发生了变化,己经由家庭内部的母子关系转变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岩:险峻,险要。邑:人群聚居的地方,大小不定。“制,岩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判断句。

虢叔:是东虢国的国君,东虢封国始于虢仲,虢仲死后虢叔继位,《国语•郑语》:"虢叔恃势。”韦昭注,"势,地势。”《史记》里也记载说虢叔依仗制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傲威不驯,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就率领军队将他消灭了。死焉:死在那里。

佗:旧读tuol,其它,别的。又写作“他"。“他”在上古汉语中只表示“其它的"、“别的”,作第三人称代词是到唐朝初年的事情。"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这种省略形式在《左传》里很常见,大概是当时的习语。

〈译)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如提出别的地方我唯命是听。”制既然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地方,姜氏要求把制封给公叔段,显然是有所企图。郑庄公的回答表面上看很尊重姜氏,实际上暗含锋芒,非常严厉。

(3):【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这三句话换了三个主语,并且都省略了。“请京”的主语是姜氏;“使居之”的主语是郑庄公;“谓之”一句的逻辑主语社会上的人们。《左传》中“谓之”是一个常见的句式,指当时社会上人们普遍这样称说,这样认为。“谓之”的主语通常不出现。唐•孔颖达注为:“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其中用“时”称说“谓之”的主语。

京: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下文“京城”所指相同。京是郑国最的城邑,所以姜氏请求封给公叔段。当时郑国国都是新郑。

使居之:使公叔段居住在京这个地方。

大:艮卩“太”,上古无“太”字,只有“大”字,如《周易》有“大极”,《春秋》有“大子",《尚书》有“大誓”等。“太”是个后起字。“大”有极、最、过分等意思,“叔”通常是指小的,排行在后的,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称呼“大叔”,显而易见不只是一种尊称,所以孔颖达注云:“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由此我们知道郑庄公对公叔段采取了骄宠纵容的态度。

〈译〉姜氏又请求京邑,庄公同意了,让公叔段居住在这个地方,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

(4):【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祭仲:郑国大夫。春秋时代大夫的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都:都邑,大城邑。《谷梁传•僖16》:“民所居曰都。”从字形上分析,“都”从邑,者声。后来引申指国都。城:城墙,这是“城”的本义,后来引申岀“城市”的意思。"都城”即大城市的城墙。雉:古代丈量城墙的单位,古代城墙长一丈高一丈是一堵,三堵是一雉。百雉:三百平方丈。国:指诸侯的封地,与今天“国家”的概念有区别。

〈译〉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是国家的祸害。”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指周代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所立下的制度被奉为标准。国:指国都,具体地说应是国都的城墙或国都的规模。参:同“三”,数词,这里用作动词,“三国”意思是将国都的城墙三等分,"三国之一"是说将国都城墙三等分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五之一"是省略的形式,应是“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同样,"小九之一”即“小国不过九国之一”,“五”和“九”都是数词用作动词。

〈译〉按照先王立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法度,标准。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合乎法度,合乎标准。“不度”是说不合乎法度。非制也:不是先王的制度,即违反了先王制定的制度。实际上,祭仲的意思是说,公叔段不按照先王规定的标准行事,而是擅自扩建京邑的城墙。作者没有直接写公叔段在京邑的所作所为,而是通过祭仲指口说明公叔段在京邑扩充实力,己经对庄公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祭仲说:“君将不堪。”您将经受不了,意思是您将经受不住这种违法行为的冲击。

〈译〉如今京邑的城墙不合乎法度,违反了先王制定的制度。您将经受不住这种行为的冲击。

(7):【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庄公在此称自己的母亲为“姜氏”,是否是因为跟姜氏有严重的利害冲突,所以对姜氏不敬才如此称呼呢?不是。这只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法。欲之:姜氏想要这样做,“之”指代上述公叔段的违法乱纪行为。焉:表反问的疑问副词,哪里,怎么。这跟“虢叔死焉”的“焉”是两个词,只是都使用了“焉”这个字形。“焉辟害”就是怎么能避开祸害呢?

〈译〉郑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做,怎么能避开祸害呢?”

(8):【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呢?即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了表示强调,把宾语“何厌”提到动词"有”的前面来,然后用代词“之”来复指前置的宾语“何厌”。

为之所:双宾语结构,近宾语或间接宾语"之”指代公叔段,远宾语或直接宾语“所"是名词,处所,地方。动词“为”意思比较虚,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加以分析和翻译,在这里“为”可以翻译作“安排”。这种双宾语在现代汉语里不再使用了,“安排他一个地方”改成现代汉语相应的表达方式是“给他安排一个地方。"也有的学者把这类句式叫做为动结构,为之所=为之为所,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需要根据它所带的宾语具体理解,由于这里动词恰好也是“为”,所以容易误解,我们再看一个例句:《左传•襄14》:“天生民而立之君。"立之君=为之立君,给百姓立一位君主。回到“不如早为之所”,这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即给予他必要的处置。

无:通“毋”,是一个否定副词,不要。无使滋蔓:不要让他的势力再发展了。下面“蔓,难图也”是解释上一句的,因为势力发展了,就难以对付了,“蔓,难图也”是一个判断句的形式,不过很明显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表示解释。“蔓”与“难图”之间是假设关系,如果势力发展了,那么就难以对付了。

“犹...况..."是一个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式,相当于“尚且...何况蔓延开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您的尊贵的弟弟呢?句中“乎”是疑问语气词,在这里表示反问,并不要求回答。

〈译〉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势力再发展了,如果势力发展,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您的尊贵的弟弟呢?”

(9):【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义:指不义的事情。毙:倒下去。古代汉语中“毙”不是死亡的意思。这个字本写作““,姑:副词,姑且。之:指代公叔段自毙的事情。

〈译〉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将自己摔跟头,您姑且等着瞧吧。”

通过姜氏为段请制、请京,到祭仲与郑庄公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到矛盾的发展,矛盾的主线显示岀来了,而且己经彻底由家庭内部的矛盾变成外部的政治上的对立,所以外部人物也开始卷入了,祭仲一再催促郑庄公迅速采取措施,说明形势己经严重化,也明朗化了。

4.:课文第三自然段串讲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而:不久。“既”表示时间过去,与“而”连用表示时间刚过不久,这里是指祭仲与郑庄公的谈话刚过去不久。

鄙:边邑,边远的地方。贰:两属,臣属于二主,与“专属”相对,凡是本属于某,后来又另属于某,就叫做“贰”。具体到这一句,西鄙和北鄙本来都专属于郑庄公,现在公叔段命令这些地方臣属于自己,这样一地有二主,就要同时向两方缴纳贡赋。因此所谓“贰”,总是对新臣属的一方而言。"贰于己”可以翻译为"同时臣属于自己。”

〈译〉不久公叔段就使西部和北部的边邑同时属于自己。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字子封,是郑国大夫。堪:承受,经得起。不堪:承受不了。“贰"是堪的宾语,表不堪之事,即上文所说西鄙北鄙两属的情况。这种两属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庄公的统治地位就会动摇。“若…何"是固定格式,表示“对…怎么办”,"之”是“若”的宾语,指代两属的情况。

〈译)公子吕说:“国家承受不了两属的情况,您将对这件事情怎么办呢?“

(3):【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欲"和“与"都是动词,"与大叔”是“欲”的宾语。动词"与"一般带双宾语,这里省略了直接宾语,即“君位”,是一种含蓄的说法。

“请”字后带动词时在古代汉语里有两种用法,一种跟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情,例如“若弗与,则请除之”;第二种用法是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情,例如"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一句中的,,请,,字,是指公子吕请庄公允许自己去事奉公叔段,而不是“请庄公去事奉他。"第二种用法在古汉语里比较常见,而在现代汉语里不太常用,只是在一些词语里还保存着,例如“请问”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询问某个问题;"请降”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投降;等。对这种用法的"请”,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事”指事奉,为…服务。

若:表假设的连词,如果。弗于=不之与,不给公叔段。除:本义是台阶,作动词表示“除掉”的意义是假借义。

无:通“毋”,不要。"无”的一般用法是相当于“没有”,是动词。用作表禁止的否定副词是假借用法。古汉语里通假字比较多,实词有通假字,虚词也有通假字,而虚词的意义比较虚,所以虚词中的通假字辨认起来难度就更大一些。生民心:使民生心,使老百姓产生二心,使老百姓产生想法。这里"生”我们理解为使动用法,“生”的后面带双宾语,我们可以把这种结构叫使动双宾语结构。

〈译〉您打算把君位让给大叔,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您不想把君位给他,就请您把他除掉。不要让老百姓产生二心。

(4):【公曰:"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庸”的这种通假用法一般只出现在否定句里,如"不庸”、"勿庸”等。成语"无庸讳言”、"毋庸置疑"、"无庸置喙”等都保留了这I用法。这一句里“无庸"是说用不着除掉公叔段。

及:赶上。"自及"即自及于祸,意思是自己赶上灾祸,也就是说公叔段将自取灭亡。

〈译〉庄公说:“不用,他将自己赶上这个灾祸。”

(5):【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延。】

贰:这里指两属的地方,即西鄙北鄙,相当于“贰者"。以为:以之为,把这两地作为。所谓“收贰以为己邑",是说公叔段使这两个地方不再向郑庄公缴纳贡赋,也就是由原来的“二属"变为专属。至于,不要理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延: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部."至于延”指公叔段在收取两属的地方之外,进一步侵夺,到达延这个地方。

〈译)大叔又把两属之地收为自己所有,进一步到了延这个地方。

(6):【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矣:句尾语气词,说明新情况的出现或事情的变化,“可矣”是说以前不行,现在行了。厚:本义是山陵大,这里指占领的土地扩大。众:指百姓。“厚将得众”是一个条件复句,如果厚,那么将得众。

〈译)子封说:“行了,可以除掉公叔段了。如果这样扩展地盘,那么必将得到广大的人民。”

(7):【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是"昵”的异体字,意思是亲近。“不义不昵”是7个条件复句,“不义”是条件,"不"是结果,意思是如果多行不义,那么就会没有人亲近他。课本上把“不义不昵"理解为并列关系,认为指对君不义对兄不昵,可以参考。崩:山崩塌,这里指崩溃,垮台。“厚将崩〃是一个让步条件复句,即使厚,也将崩。

〈译〉庄公说:“多行不义的人必然没有人亲近他,即使地盘扩大也必将自行灭亡。”

公叔段不断扩张实力的情况。郑庄公的大臣认为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应该立即动手除掉公叔段,而郑庄公却依然不动声色。

5.:课文第四自然段串讲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完:本义是完整,完好,是形容词,它的同义词是“备”。引申为使完整,修缮。古汉语里的"完”没有完了、完毕的意思。聚:本义是聚集人,引申指积聚粮食等物资。此处“聚"的宾语没有出现,所以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聚”是聚集百姓;一种理解认为“聚”是聚集各种物资。这两种理解都可以成立。

缮:修缮,修理整治。甲:铠甲。兵;兵器,武器。这是“兵”的本义。具:准备好,准备充足。卒:步兵。乘(sheng4):兵车,甲车。袭:偷袭,乘人不备发起进攻。

启:本义是开门。《左传•昭19》:“启西门而出。"这里“启”是打开城门的意思。之:指代公叔段,启之为之启,替他打开城门。

大〈译〉叔修固城墻,聚集百姓,整修铠甲和武器,准备好步兵和车兵,将要偷袭郑国。夫人将为他开城门。(2):【公闻其期,曰:“可矣。”】

公叔段要搞偷袭,行动日期自然是秘密的。公闻期,说明庄公对公叔段早有戒备,而且对公叔段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译〉庄公听到公叔段行动的日期,说:“可以了。”

(3):【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本义是军队的主将、统帅,引申指带领、率领。以:连词,相当于“而”。伐:大张旗鼓、堂堂正正地正式讨伐,跟公叔段的“袭”形成很鲜明的对照。

〈译〉命子封率领二百辆兵车前去讨伐京邑。

(4):【京叛大叔段。】

叛:背叛,反叛。京邑的百姓自动起来反叛公叔段,因此公叔段等于不攻自破。

〈译〉京邑的百姓背叛了公叔段,(而倒向郑庄公。)

(5):【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入于鄢:进入鄢。“鄢”是郑国的城邑。诸:“之于”的合音,"之”指代公叔段。

〈译〉公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到鄢地攻打公叔段。

(6):【五月辛丑,大叔岀奔共。】

五月辛丑:指五月二十三日。古人使用干支记日,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六十干支。这是古代主要的纪日法,在甲骨文里就己经岀现了。古书里也经常单独使用天干或单独使用地支来纪日,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如《楚辞•哀郢》:“甲之吾以行。”意思是在甲日这一天的早晨我岀发了。

岀奔:指逃亡到国外避难。奔:急跑,逃跑。金文写作,以三表示比走速度更快。共: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辉县。

〈译〉五月辛丑这一天,大叔逃亡到共国。

(7):【......】

原文中有一段文字课本没有选,所以用删节号表示。这段文字是作者对《春秋经》用“郑伯克段于鄢”这样一句话来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述,实际上是在解说“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的微言大义。内容如下: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岀奔,难之也。

《左传》的作者认为,公叔段作为弟弟而不守为弟之道,所以史官也就没有说明他是庄公的弟弟;庄公与公叔段之间的矛盾斗争就如同是两个敌对的君主之间的斗争,所以用“克”字;称郑伯,是指责庄公对自己的弟弟有失教诲,养成其恶,应该说,事情的发展是庄公蓄意安排的,所以不言郑伯为兄,而以爵位称之。《春秋经》这样记载就表达岀了庄公的本心。不说“岀奔”,是由于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即“岀奔”在当时是对有罪而岀逃的人而言,此处如果写公叔段岀奔,则有专罪公叔段之嫌,其实史官认为郑庄公在此事是也有罪过。以上讲庄公与公叔段的正面交战,交战的结果是以公叔段的失败而告终。庄公与公叔段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郑伯克段于鄢〃,是事情的结果,这一天是五月辛丑,所以史官特别记下这一天的具体日期。

6.课文第五自然段串讲

(1)(遂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遂:连词,表示事情前后的连接性,于是,就。真:放置,安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城颍:地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黄泉”是地下的泉水,“不及黄泉”是指不到死后埋入黄泉。注意,翻译时不要把“不及黄泉”译成“不到死后”,因为这样翻译,则后文郑庄公“阙地及泉,隧而相见”以实现自己的诺言的事就没有着落了。“悔之"是指后悔自己发誓说的话。

〈译)于是把姜氏放逐到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路上就不要相见了。”不久又后悔这个话。

1

7.课文第六自然段串讲

(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颍考叔:郑国大夫。颍谷:郑国边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人:是管理边界的官吏。

〈译)颍考叔是颍谷管理边界工作的官员。

(2)【闻之,有献于公。】

献:恭敬地送给,这里用作名词,指进献的东西。

〈译〉听说上述事情以后,对庄公有所进献。

(3)【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食舍肉:等于说"食而舍肉",前后两个动作有伴随关系。舍:放在一边,搁下。公问之;公问食舍肉之故。

〈译〉庄公賞赐给颍考叔食物,颍考叔吃的吋候把肉搁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4)【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1

皆:表示“尝小人之食”的周遍性,而不是指主语的周遍性,比较"我们都吃过饭了。”羹:带汁的肉,注意不要理解为汤,上文说“食舍肉”,此处言“未尝君之羹”,可见肉和羹所指是相同的。请:请允许我-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肉。遗:赠送。在这个意义上“遗”读wei4,不过在先秦时,表示“遗失"义的“遗"和表示“赠送"义的“遗”读音相同,均为余母微部。

〈译〉颍考叔回答说:“小人上有老母,小人的饭食她都吃过了,没有吃到过国君吃的肉,希望允许我把肉带回去给我的母亲。”

(5)【公曰:"尔有母遗,繫我独无!“

繫:句首语气词,作用与“惟"相近。

〈译)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敬奉,唯独我没有!”

(6)【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敢:谦辞,意思是从地位上讲不应这样问,相当于“大胆、冒昧〃。何谓:谓何,说的什么意思。

〈译)颍考叔说:“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之故”和"告之悔”是两个双宾语结构,其中两个“之”字都是指代颍考叔。

〈译)庄公向他说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并旦告诉他自己后悔了。

(8):【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患:忧虑,担心。《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总是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何患:患何,担心什么。焉:于是,对这件事情。阙:通“掘”,挖掘。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这样,这里指黄泉相见。从之:听从了他的意见。

〈译〉颍考叔回答说:"您对此事有什么发愁的呢?如果掘开地到有泉水的地方,再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黄泉相见呢?”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形容和谐快乐的样子。

〈译)庄公进入隧道并赋诗:“在宽大的隧道之中,那快乐啊融融。,‘

(10):【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泄泄”意思与“融融”相同。“泄”和"外”在普通话里并不押韵,但这两个字在上古汉语里都属于月部,互相押韵-上文"融”跟“中”古今都是押韵的。

〈译〉姜氏走出隧道,赋诗道:"在隧道之外,那快乐啊没法说。"

(11):【遂为母子如初。】

〈译〉于是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一也就是恢复了母子关系。

这一段是余波,写庄公与姜氏的矛盾最终得以解决,并且是以喜剧的方式解决的。

8.小结

本文展示了复杂的矛盾斗争,郑庄公与他东弟弟公叔段的矛盾是主线,郑庄公跟他的母亲姜氏的矛盾是辅线,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主次分明。主线矛盾采用武力的形势解决,辅线矛盾通过颍考叔的诱导使庄公感悟最终得以解决,不同的解决方式都是出自利害关系的考虑。

在人物描写方面,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章节:齐桓公伐楚

1.:题解

齐桓公伐楚发生于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

公元前770年中国进入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几个大的诸侯国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由于重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桓公看到当时周王室地位日渐衰微,周围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进攻,于是号召各诸侯国"尊王攘夷”。本文讲的就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其它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攘:排除;夷:是对华夏民族之外其它各民族的泛称,当时楚国地处长江中游一带,楚人被中原人视作南蛮舌之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也是“夷”。但是,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诸侯国,它吞并了江汉一带的各民族部落,并进一步向中原扩张,控制了一些华夏族小国,象淮水边的蔡国就是楚国的盟国。楚国还拒绝给周王室纳贡。楚国势力逐渐向北发展,跟齐国的霸业发生了冲突,因此齐桓公兴兵南征,首先击溃了蔡国,接着便向楚国进军。楚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开展外交战,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楚国承认不向周王室纳贡的错误,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退兵。本文主要记述了这场外交战的经过。

2.:课文第一段串讲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四年:指鲁僖公四年。僖公是鲁国国君,《左传》是鲁国的史书,所以叙事均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份来纪年。

齐侯:指齐桓公。齐国是侯爵位诸侯国,所以齐国国君都可称齐侯。以:介词,凭借,用。诸侯之师:各诸侯国的军队。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说明有哪些诸侯国参见了这次军事行动,根据《春秋经》的记载,参见征讨的有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

〈译〉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凭借各诸侯国的军队进攻蔡国。

(2):【蔡溃,遂伐楚。】

溃:溃败,被打垮。遂:连词,表示在时间上接着上面行动而发生的事情,相当于接着、就。伐:讨伐。

〈译)蔡国溃败,接着讨伐楚国。

(3):【楚子使与师言曰:】

楚子是指楚国国君楚成王,楚国是子爵位诸侯国,所以楚国国君称楚子。使:动词,派遣使者。与:介词,跟,对。师:指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

〈译〉楚成王派遣使者对诸侯联军说:

(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君:国君,楚国使者称呼齐桓公的身份,是表示尊敬对方。处:居住。北海:指现在渤海■齐国在今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这一段话是楚国使者在转述楚成王的话。南海:即现在的南海。楚国的主要统治地区在现在的湖北省,距离南海还很远,这里楚成王只是在强调齐、楚两国相距非常之远,所以对这样的话没有必要考实。

唯:句首语气词。是:代词,作主语,指齐、楚两国的距离,即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这一情况。“风马牛不相及”是谓语,"风”是动词,指马牛一类的牲畜在发情期雌雄相诱,到处乱跑。"马牛”是“风”的宾语,又是后面“不相及”的主语,不相及:互相不到达,即楚国的马牛不会跑到齐国去,而齐国的马牛也不会跑到楚国来。也:句尾语气词,表示一种确定肯定的语气。这一句大意是说,两国相距之远,即使马牛发情到处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边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两国各自一方,互不相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喻齐楚不相干也。”

〈译〉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相距很远,即使马牛发情到处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

(5):【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虞:料想,预料。涉:趟水过河,甲骨文写作,是个会意字,河水的上下两边有两只脚,一前一后,趟水而过,由本义引申为“进入”或“到”的意思。之:连词,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涉吾地”,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成分,作动词“虞”的宾语。这一句是说,没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呢?

〈译〉没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

(6):【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诸侯联军一方由管仲岀面应对楚国的使者。管仲是齐国的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召康公:周文王的庶子,名,食邑在召,即今陕西省凤翔县,死后的谥号为“康”,“公”是尊称。召康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在成王的时候担任太保,是帝王的老师,地位很高。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己经去世的君王的称呼。太公:指姜太公姜尚,他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武王将他封在齐这个地方建立诸侯国,因此他是齐国的第一位国君;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龄很小,当时发生了管蔡叛乱,四周各民族也不服从新诞生的周王朝,所以当时代成王摄政的召康公只好倚重齐太公,他对齐太公说:

五侯:五等诸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即天下所有的诸侯。九伯:九州岛岛之伯,九州岛岛的行政长官,传说中原一带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九州岛岛,九州岛岛的名称,各书的记载不一致。

这里“九伯”所指实际跟“五侯”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天下的诸侯。女:通“汝”,你。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语气。征:征讨,征伐。女实征之:你都可以征讨他们,这是周王室赐给齐太公可以使用周天子的名义征讨有罪诸侯的特权。夹辅:辅佐,扶植卫护,“夹”有辅助的意思。

〈译〉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国的先君太公说:’天下的诸侯如犯有罪过,你都可以去征讨他们,以辅助周王室。”

楚成王说齐楚两国互不相干,现在管仲援引当初召康公赐给齐太公的特权,说明齐国拥有讨伐有罪诸侯的权利。

(7):【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履:本是动词,践踏,这里是名词,指践踏的地方,相当于边界,管辖范围。古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注释,有的说“赐我先君履〃是指赐给齐国的疆域,有的说是指齐国可以征讨的范围。发生分歧的原因在对下面几句的理解有所不同。

海:指黄海和东海。河:指黄河。对这两个地方的理解没有异议。穆陵:一说是齐国的地名,即山东临驹县的穆陵关;第二种看法认为应该指现在湖北麻城的穆陵关,当时在楚国境内。无棣:一种说法是齐国北部的边邑,在现在山东无棣县的北部;第二种看法认为是指现在河北卢龙县。如果按照对“穆陵”和“无棣”的第一种解释,这几句是谈论齐国的疆域,管仲在夸耀当年周王室赐给齐国的国土很辽阔;如果按照对“穆陵”和“无棣”的第二种解释,那么这几句就是在说明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我们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上看,管仲此言是针对楚国使者“不虞君之涉吾地”的说法而发的,意思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当年赐给我们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就包括了楚国,怎么能说是我们擅自进入到你们楚国的领地呢?这样说来,采用第二种解释更合理一些。

〈译〉赏赐给我国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达大海,西边到达黄河,南边到达穆陵,北边到达无棣。

以上管仲先说明周王室赐给齐国的特殊的权利和地位,下面接着就历数楚国的过错。这是先讲齐国有攻打楚国的权利,再讲为什么攻打楚国,都是在为伐楚找理由。

(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贡:贡赋,下属向上级进献的东西。周王朝时各地诸侯都必须按期向周王室纳贡,这是一种义务。茅:青茅,是楚地的土产,楚国作为贡赋按期向周王室缴纳。包茅:包扎成捆的青茅,古人用来滤酒,把酒里的渣滓过滤岀来。注意这一句的结构,“尔贡包茅”是主语,"尔贡”与“包茅”是同位语的关系。入:交纳。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共:即“供”,供应,供给,“不共”就是供应不上。“无以缩酒”等于说无包茅以缩酒。缩酒:渗酒,在祭祀的时候将包茅立在地上,把酒浇在上面,酒一滴一滴地顺着包茅渗入地下,意味着神享用了酒,而酒里的渣滓留在包茅上面。楚国因为没有按期交纳包茅,结果影响了周王室的祭祀活动,足以构成罪过,所以管仲便将“包茅不入”列为楚国的一条罪状。寡人是征:寡人征是,我要查问这件事情。“是”指代"包茅不入”一事,作动词“征”的宾语;征:问,责问。注意,“征”和“征”在古代是两个字,意义上没有关系,到现代简化字里作为同音字归并为“征”。

〈译〉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的祭祀用品供应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我要查问这件事情。

是周成王的孙子,周康王的儿子,周穆王的父亲。他是有名的昏君,骄便到江南去巡游,当地的老百姓怨恨他腐败,故意把一只用胶粘起来的

船献给他,昭王坐着这只船渡汉水的时候,船在江心开裂了,结果昭王被淹死在水里。“南征而不复”指的就是这件事情。楚国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责任,周昭王的时候汉水根本就不在楚国境内。而且对周王室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况且距离齐桓公伐楚己经过了二三百年的时间,属于历史的陈年旧帐,管仲提岀这个理由完全是个借口而己。征:指巡行。寡人是问:跟“寡人是征”结构意义完全相同。

〈译〉周昭王到江南巡行而没有返回,我要追问这件事。

以上管仲列举了楚国的两条罪状,作为此次伐楚的理由。这是针对楚国使者所说“何故”一问而发

的。不过两条罪状的轻重明显有别,第二条理由无论如何都难以成立,所以下文楚国使者的回答对待这两条理由的态度也就明显不同。

(10)【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贡之不入"是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构成的名词性成分,在这儿充当判断句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寡君之罪也〃。“寡君"是臣子对别的国家的人谦称自己的国君。

〈译〉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包茅没有按时献纳,这是我们国君的错误,岂敢不供给?

(11):[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恐怕”。诸:之于。

〈译〉至于昭王没有返回,您还是到水边去査问此事吧。

(12):【师进,次于隆。】

次:军队临时驻扎,《左传•庄3》:“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这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动词。隆;楚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偃城县南。

〈译)诸侯联军继续向前推进,驻扎在隆这个地方。

齐桓公进军的目的是进-步对楚国施加军事压力。

以上写齐国进攻楚国的经过以及楚国使者同齐国的初次交锋。

3.:课文第二段串讲

(1):[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使:派遣。屈完是楚国大夫。

〈译〉这一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诸侯联军中去交涉。

据《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史记•齐世家》:"楚王使屈完将兵齐。”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屈完这次出使诸侯联军,身后带了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因此下文便有联军退兵的举动。

(2):【师退,次于召陵。】

召陵:楚国地名,在偃城县东。

〈译)诸侯联军向后撤退,在召陵临时驻扎下来。

(3):【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乘:乘车,古注:“同载也。"可知齐桓公跟屈完是同乘一辆战车。

〈译〉齐桓公把诸侯的军队陈列出来,跟屈完一同乘车观看军队阵容。

齐桓公这一举动的用意很明显,是在炫耀武力,向楚国示威。

(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译〉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5):【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惠:表敬副词,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意思是说,对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例如赠送给别人东西可以写上“某某惠存”,意思是对方保存自己赠送的东西是对自己的恩惠;请别人“惠临敝舍”意思是对方能到自己家里来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翻译的时候大致可在句子前面加上“承蒙”一类的字眼来表达尊敬的意思

徼: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稷:土地神和谷神。《左•昭29》:“后土为社。”古代各国的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史记•文帝本纪》:“计社稷之安。”意思是考虑国家的安定。辱:谦辞,表示对方这样做是受屈辱了,这是通过自谦来表示对对方的敬意,“辱收寡君”意思是“收寡君”使对方蒙受了屈辱。这个“辱”大致也可以用“承蒙”来翻译。收:收容,是针对上文齐桓公所说的“与不谷同好”而言的,所以“收寡君”可以译为“收容我们的国君作为同好。”

〈译〉屈完回答说:“承蒙您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收容我们的国君为同好,这本是我们国君的愿望。”

(6):【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城:城墙,城池。这是“城”的本义。

〈译〉齐桓公说:“用这么多的将士去打仗,谁能抵挡得住他们;用这么强大的军队去攻城,什么城池攻克不了!”

前面管仲和齐桓公又是拿周王室的话来作为借口,又是打岀继承先君友好关系的旗号,这些手段都没有达到使楚国屈服的目的,于是露岀了本来面目。

(7):【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绥:安抚。方城:山名。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说法,凡现在的桐柏山、大别山,楚国统称为方城。池:护城河,与“城”一样都是古代的防御系统。方城以为城:以方城为城,“方城”是介词“以”的宾语,现在前置。这种宾语前置都是为了突岀和强调宾语。无所用之:没有用之的地方。

〈译〉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您如果要凭借武力,我们楚国就用方城作为城墙,拿汉水作为护城河,这样,即使您的将士再多,也没有用它的地方。”

(8):【屈完及诸侯盟。】

及:介词,跟,与。盟:动词,古代指在神的前面立誓缔约。这是“盟”在先秦的主要用法。屈完与诸侯订立盟约,就不是专与齐国缔约。

〈译〉屈完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以上第二段。写楚国对抗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经过。楚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派岀大夫屈完跟齐国进行外交谈判。屈完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挫败了齐桓公的武力要胁,最后以和平方式解决了这场国际争端。

4.:小结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完整地记叙了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与楚国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战,其中外交辞令的描写相当精彩传神。作者并没有描写人物的举止神态,但是我们通过人物的言辞却完全可以非常生动地想象出每个人物的举止神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这些精妙之处应当善于体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