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怎么煲机最好用(如何给音响煲机)
我们经常会听说新机器喇叭要先“煲”一下才会好听,甚至还会有些“煲”了一排器材的声音比新机时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喇叭主要是“煲”纸盆和盆边的胶边、分音器零件,和线圈的铜线部份。通常新的喇叭纸盆和胶边会比较紧,使得发声时比较紧,所以听起来音场不够开阔,低音不够自然,响应也较差,分音器中的电容器也会因为久未充足电而效果较差,甚至有说,连接的铜线通电一阵子后才会比较顺是因为铜中的自由电子活动比较快了。
如何将喇叭“煲”出靓声来我们在音响展时,经常碰到客户要买展示中的扩大机和喇叭,甚至连喇叭箱体因碰撞外观有点瑕疵,即使原价他也要买,归究其原因大概有下列两点:
①他们认为厂商所展示的器材,大部份多有修改过。
②用料一定比卖给客户的来的猛。( 题外话:有关此点,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厂商都不会这样做,像我们的展示器材都是随便挑的,和其他器材都是一样的。 )
我们经常会听说新喇叭要先”煲”一下才会好听,有些人是想要省下 Run 机的时间和功夫,他可立即享受这个器材应有的音色水准。
一、煲喇叭”煲”,外国玩家称之为“Run In”,指的是对音响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连续使用,让喇叭箱的单体老化,使之不再发出刺耳的噪音,并且具有弹性、甜美。许多玩家把“煲”机比喻为开新汽车,使各机械零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有人说:煲机有如打通七经八脉;喇叭主要是“煲”纸盆和盆边的胶边,分频器零件 ( 电容电阻等 ) 和线圈的铜线部份。通常新的单体纸盆和胶边会比较紧,相对地声音就比较紧,音场不够宽广,声像定位能力稍差。
二、如何煲喇叭当您拿到新喇叭时,它的声音绝对没有原款的旧喇叭来的好听,那是因为他的声音还没全开,此时您必须“煲”喇叭。一般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能听音乐的时间最多 2~3 个小时,而且多在晚上,音量也不能开太大,这种小小的音量,再听多久效果也不会太大,建议您利用例假日的白天好好煲一下。音量大概转到一点钟的位置,至于实际的位置,您必须依照您实际状况来调整音量,原则上声音要稍大但不要失真太多,所播放的曲子要高、中、低频的音乐都要播放,假如各位手中有音响展送的展示片,可以选几首高、中、低频的曲子,以 CD 唱盘重新编辑顺序,再按 repeat让它一直重复播放。其实正确的“煲”可以更全面、平均地活动音频系统的全频段 (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KHz )。也就是说,即使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的喇叭,在经过正式的煲机程序之后,仍能有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我们常聆听的音乐,其频率并不能涵盖由超高至超低的每一段频率。
三、如何选曲
打通全频段同时兼顾音乐性的培养:发烧碟中的古典音乐、大型交响乐、进行曲。
高频:慕特的流浪者之歌、阿卡多的小提琴演奏系列等。
中高频:“梁祝”、“二泉映月”、维瓦尔第的“四季”…… 等。
中频:以蔡琴的“机遇”、腾格尔的“天堂”等锻炼音频系统的厚度、细腻度和质感。
低频:鬼太鼓、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 、RR公司的 ( 科普兰百年纪念 ) 和红魔鬼。
以上的所列的曲子是大家比较熟的,其实在选曲时,不光是注重它的音乐性,更要考虑兼顾全频段,可别陷入音乐的美妙的旋律中,而忘了自己的任务哦!用自己常听的音乐进行循环播放,使相应频段收放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更加得心应手。相信大家都有偏爱的作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歌曲的数量、种类应尽量丰富一些,而不是拘泥于某种类型的某个曲目,如此煲出来的喇叭才是全音域的喇叭。
四、煲喇叭的方法用吸音较强的材料,对于车载音响最好是四门隔音 尾箱隔音,全部都要使用隔音棉处理(主要目的用来吸音)。
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将喇叭拆下来,使左、右两只喇叭以面贴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对放置 ( 喇叭上下座对调 );这样会抵消很大一部分的噪音 ,而单体的活动幅度依然不变,贴得越近噪音越少 ,还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整体效果 ;但如果音量太小的话, 其声音静噪不能去得很干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设置恰当的音量在煲”喇叭工程中是一项重要工作。
五、煲多少时间?需要煲多久呢?传统的喇叭“煲”的时间均要求在数百小时左右,一些要求较高的发烧友更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上面;以车载音响而言,小编认为 48~72小时左右就好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大家可以灵活掌握,不过最初阶段最好每次开机在12小时以上,这样可以更快地展现出效果,如果每次 Run In2、3 小时就休息的话,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每隔 2、3 天最好实际聆听一下,以掌握其进度,作好适当的调整。总之,只要有持之以恒,美好的“靓声”会来向您报到的。”虽然每次开机2、3个小时会大打折扣,在实在是没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只能按照这样的进度煲机,当然煲机的时间就要延长一些了,可能要超过100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