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

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1)

老覃昨天写了《林徽因为何触动了众怒?先后被冰心、鲁迅、钱钟书等人写文痛骂》一文,文中提到,冰心对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非常看不惯,曾在1931年写了一首题为《我劝你》的新诗发表在丁玲主编的《北斗》上,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了林徽因一番。她也因此被沈从文戏称“教婆”。徐志摩读了《我劝你》这首诗后,噤若寒蝉。他比冰心年长4岁,却知道是自己不好,诚惶诚恐地去找冰心,说是“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林徽因对《我劝你》这首诗并没有什么反应。徐志摩罹难后,冰心愤愤不平,把徐志摩的死归咎于“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后来,还写下了著名的《太太的客厅》来讽刺林徽因。

从这一连串事件来看,冰心在文坛的地位还是非常“拽”的。

她为什么会这么“拽”呢?

一、才气足;二、成名早。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爱国运动,冰心时为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理化预科一年级学生,她积极参加了运动,并在活动中当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参加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担任文字宣传工作。军阀政府为了镇压学生,在该年7月借故逮捕了多名爱国学生,并在8月开审。冰心作为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成员参加旁听,旁听后,根据宣传的要求,写下了《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一文。

冰心有个表兄叫刘放园,在《晨报》担任编辑,为了加强宣传的力度,冰心把《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交给他,让他发表在《晨报》上。

《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最终发表于1919年8月25日的北京《晨报》第七版上,署名为“女学生谢婉莹投稿”。

刘放园觉得表妹的文笔很好,就鼓励她向写作这条路发展,承诺为她提供作品的发表园地。

冰心欣然命笔,创作了小说《两个家庭》。

刘放园没有食言,从1919年9月18日开始,在《晨报》上连载这篇小说。

冰心既然立志要在文坛这条道路上闯,她就有必要好好给自己琢磨一个笔名了。

她从自己的名字“谢婉莹”的“莹”着眼,想到了一个“冰”字。

由“冰”字又想到了唐诗人王昌龄的诗“一片冰心在玉壶”,于是,信手写下了“冰心”二字。

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2)

刘放园觉得“冰心”是一个中性的名字,为了让冰心的作品更有卖点,就加上“冰心”之后再加上了“女士”二字。

“冰心女士”的《两个家庭》很快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冰心也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下了《斯人独憔悴》《秋雨秋风愁煞人》《去国》和《庄鸿的姊姊》,全部在《晨报》副刊上连载。

她的这些作品不但文笔清新,而且耐读,文中提出的“新贤妻良母主义”问题、家庭问题、事业问题、学生运动的问题发人深省。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研究她所提出的问题中去。

她的这些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

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发表仅仅一周,《国民公报》的“寸铁栏”就有关于这篇小说的热评。

学生团体还把《斯人独憔悴》搬上了北京新明戏院的舞台。

《去国》同样在发表一周后,《晨报》就不得不用了从七到八版的巨大篇幅来刊登了读者评论这篇小说的来信。

不用说,“冰心女士”的大名已经响遍了文坛。

大文豪茅盾在1920年初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编务工作。同年11月正式接编《小说月报》,随后和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积极邀请冰心参与其中。

冰心因此把她的小说发表阵地转移到了《小说月报》,发表了《超人》、《烦闷》等代表作。

《超人》发表时,大文豪茅盾以“冬芬”的名义附注,说看了这篇小说,“我不禁哭起来了”。

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依旧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受到了读者的追捧。

她的这些诗歌后来结集出版,共有两本:《繁星》、《春水》。

因为《繁星》、《春水》的影响力巨大,周作人一度在燕大女校在课堂上开课进行讲解。

当然,当时的周作人并不知道“冰心女士”就是在下面听课的他的女学生谢婉莹。

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3)

文坛上则把冰心写的这种自由体小诗称为了“春水体”。

巴金比冰心小4岁,他是“冰心女士”的小迷弟,他在成名后曾记述年少时与他的哥哥争阅读冰心作品的情形,坦承他们兄弟从冰心的作品里“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至今“还能想起我们弟兄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

不过,也有人对冰心的作品是不以为然的。

这个人就是梁实秋。

梁实秋的才气自然是有的。

但他的器量很小,心高气傲。

老覃数年前写的《有人不服鲁迅的文坛霸主地位,仗笔挑战,结果身败名裂、下场很惨》《梁实秋有诗才,视胡适为师长,但读了胡适的《尝试集》后,愤怒了》《此人初生犊不怕虎,学业未成就横挑强梁,首战周作人、次战吴稚晖》《梁实秋目空四海,曾批评冰心诗作难登大堂,不意在海上与冰心相遇》《鲁迅病逝,梁实秋狂发“独孤求败”式怪论引来围攻,最终仓皇去台》等一系列文章,写的都是他目空四海,四处“碰磁”、四处挑衅,想通过与名人争辩来抬高自己。

他对冰心的成功感到愤怒,把《繁星》《春水》贬得一钱不值,说“这种体裁,在诗园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但是,冰心就是凭借着《繁星》和《春水》的成功,在1923年获得了“斐托斐名誉学会”的金钥匙奖,并得到燕京大学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研究院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而老覃在《梁实秋目空四海,曾批评冰心诗作难登大堂,不意在海上与冰心相遇》一文中也提到了,也在1923年这一年,梁实秋获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并在开往美国西雅图的“杰克逊号”与冰心不期而遇。

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4)

他之前大放厥词,说冰心的想象力弱、韵文技术拙、情感分子薄,但是得到了冰心的照顾后,马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称颂冰心“胸襟之高超,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

可见梁实秋之品格,不过尔尔。

冰心在赴美之前,建议《晨报·副刊》开设《儿童世界》专栏。然后,在留美期间,不断撰写《寄小读者》系列通讯散文寄回,交由《儿童世界》专栏发表。

这一系列散文,又为她赢来了一个“冰心体”的名称。

以此种种,可知冰心成就之辉煌。

冰心回国后,先在燕京大学任教,后来转至清华大学和女子师大任兼课教授。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时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曾慕名去听冰心的课,但见冰心“满脸庄严,不苟言笑”,不由心中起惧,当看到冰心下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时,更是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敬而远之,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

徐志摩比冰心年长4岁,出道时的名气远不及冰心,他在1925年1月接替孙伏园出任《晨报·副刊》的主编后,多次跟冰心打交道,向冰心约稿,卑谦恭谨,礼节周到。

巴金和冰心相差多少岁(冰心早享大名梁实秋忌妒)(5)

冰心因为他绯闻太多,认定他是个“渣男”,对他素来不假以辞色。

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首次发表了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好评如潮,冰心也因此对徐志摩刮目相看。

12月13日,徐志摩去拜访朋友罗家伦、张彭春,路上遇上了冰心。

冰心一改常态,主动向徐志摩打招呼,还问长问短,表现的非常亲热。

徐志摩大出意料,诚惶诚恐,浑身不自在。

为此,他在当时写信给上海的妻子陆小曼,无比感慨地说:“晚上路过燕京,见到冰心女士,承蒙不弃,声声‘志摩’,颇非前此冷傲,异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