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人(乡村教育者手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青岛平度市旧店镇旧店小学教师王巧丽的教育手记:

在我的卧室门口,有一个小板凳,这个印着Kitty猫的粉红色小板凳,是女儿小禾的心爱之物。

自3月14日起,这只小板凳就被放在了门口,小禾时常坐在那里玩耍,身后的门却是关着的。她安安静静地等待,因为她知道——妈妈在上网课。

乡村教育人(乡村教育者手记)(1)

“孩子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吗?”早上8:30,我开始组织五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准备今天的语文线上学习。当我看到上课人数在不断增加时,便在“黑板”上输入朗读内容,悦耳的读书声立刻从电脑里传出来……没几分钟,上课人数已经达到45,人齐了,开始上课!

乡村教育人(乡村教育者手记)(2)

每天的语文课前5分钟,是我们的读书交流环节。“孩子们,今天给我们带来‘我说你听’读书交流的是朱梓娆同学!”朱梓娆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然而,在最开始准备这个交流活动时,孩子们却不够积极。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使用了在线课堂里“举手”功能,每次交流名额只有三个,能否获得名额取决于“举手”速度,当交流名额被“限时限量”,孩子们就开始你争我抢了。

当然,谁抢到了交流名额,就意味着谁需要精心准备演讲视频。这时候,便是我们的微信“一对一”指导:撰写稿子——初次录制——发现不足——多次录制,一遍遍的指导,一遍遍的录制,手机两端的师生俩不厌其烦。最后,考虑到孩子们都爱美,我就使用快剪辑软件给他们美颜、加片头、字幕、片尾以及背景音乐,以此制作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演讲视频。

每节课的交流环节通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证明了:老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给老师很多惊喜。

接下来的在线课堂,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军神》。我曾经观摩过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军神》,于是便模仿薛老师的教学设计,将“教字词”与“梳理文本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尽可能地保障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在教学“堪称”一词时,我先引导学生说出刘伯承的身份,当同学们经历了第二个职业身份是“军人”后,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语是在课文中直接出现的,你能快速地找出来吗?”

乡村教育人(乡村教育者手记)(3)

大部分的学生马上找到了这句话——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我和孩子们大声朗读品味着课文中的语句,通过上下文,再次夯实了对“堪称”一词的多维理解,同时又奠定了对文本理解的基调。

二十分钟的课堂很快到了尾声,接下来的答疑时间,在回答了几个学生的问题之后,我想组织同学们聊一聊“网课的一天”。一开始,大家都有点懵,不知道老师“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就选择了最安全的办法——沉默。

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就在互动消息里发了一连串的表情,胆大的唐睿跟着我刷表情。不用等多久,互动消息里的文字、表情就快速地滚动起来,孩子们开始畅所欲言。

我们一起聊追星,聊抖音,聊热歌,甚至连汽油飙升的价格都聊到了,他们一致建议我换个电动车。我苦笑道:“老师没钱买啊!”

“老师,等我以后挣钱了,我给您买!”唐睿说。

哈哈哈,一片笑声。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老师就是想给大家点放松的时间,这么长时间没见面,想你们了!”

“我们也想您,语文老师!”同学们开始刷起“爱心”。

这一刻,什么不交作业,什么不开摄像头,什么不回答问题,统统都抛之脑后了,我能感受到的,就只有孩子们带给我的欢乐与温暖。与其说给他们放松的时间,倒不如说给老师和学生彼此多一点交流的机会,这应该也算是“双向奔赴才有意义”吧?

“时间马上就到了,我们就聊到这里吧!”我朝着镜头摆了摆手,示意“再见”。

孩子们笑嘻嘻地摆了摆手,悄悄地退出了在线课堂。

等孩子们都退出课堂,我立马找到那个临时研讨群,邀请杨老师进入在线课堂。为了能够解决“共享后既能看见老师,也能看见学生,还能随时与学生互动”这个问题,我和杨老师二人的在线课堂里,一个是老师的身份,一个是学生的身份,通过多次的模拟上课,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好了,解决了!下课吧?杨老师,再见!”我故意对着卧室的门大声说道。

吱呀一声,门马上被打开了,“妈妈,抱抱!”小禾抱着粉红色的小板凳,向我跑来。

我抱着她,亲亲她的脸蛋,“小禾,把你的小板凳给妈妈坐坐,我们一起给大哥哥大姐姐批作业……”

乡村教育人(乡村教育者手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