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77号大豆品种简介(国逢盛事喜相连)
国庆节后传来喜讯:我国大豆产区以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生产形势,向党的二十大献上一份厚礼;国家“扩大豆、扩油料”政策首战告捷,正所谓“政策归心天随愿,国逢盛事喜相连”。
国庆黄金周刚刚过去,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在举国欢庆之际,我国大豆生产传出喜讯:南方主产区经历有气象史以来最长的高温干旱天气后,大豆单产普遍高于常年,且商品优良率较高;东北产区在大豆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后,单产超常。各豆区均以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生产形势,向党的二十大献上一份厚礼;国家“扩大豆、扩油料”政策首战告捷,正所谓“政策归心天随愿,国逢盛事喜相连”。
202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12466.9万亩,单产133.7公斤/亩,总产1666.8万吨。2022年仅东北四省区大豆种植面积就达9675.6万亩,比上年增加2160.5万亩,面积增幅28.7%,从现已收获的单产加权综合,有望突破150公斤/亩;关内大豆种植总面积近5500万亩,比上年扩增近550万亩,面积增幅达11.1%,虽然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主产区经历了近60年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但各豆区单产均超过150公斤/亩;南北产区单产水平接近,全国大豆播种总面积达15175万亩,由于单产高出之前预期7.5%,总产或将突破2270万吨,高出上年603万吨。
国产大豆跨越式大幅增长,将缓解国内食用豆供需矛盾,过于高企的豆价将适度“降温”。贸易主体入市谨慎,南北产区收购价格在国庆节期间逐步趋向理性,经过全面降雨降温后,压力集中点顺延。本周,南北大豆产区交织集中收获,收售压力形成,产区期待较大的主体入市,给予价格支撑和方向性引领。
关内产区:
收获遇降雨 价格显差异
国庆假日期间,一场大范围的降雨、降温自北向南全面展开,“一日经历四季”的特殊天气,中断了各豆区的集中收获期。由于本轮降雨范围广、雨量大,土壤湿度明显增大。本周天气虽然转晴,但气温难以回到假日前,大豆水分或比假日前增大,部分待收豆源感观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由于气温降幅较大,晚熟品种蛋白含量有下降的可能。河南、安徽产区因质量略有下降,加之与山东、河北、苏北集中收获时间交织,其大豆价格会有波动。
以湖北为主的长江流域豆区,收购主体高价入仓的豆源明显失去时差优势,特别是“杂豆”和“中黄”类品种,现在几乎有价无市。部分收购商为适应市场对价格的承受力,从河南产区运输低价豆掺混。湖北产区“杂豆”毛粮收购价大多在6400~6600元/吨,筛后净粮成本价高达6700~6800元/吨,虽然蛋白含量偏高,但价格与河南总体相差500~600元/吨,市场大多选择放弃。受江苏“大乳白”价格影响,湖北产区优质“冀豆12”因已完成“后熟期”,比“大乳白”出浆稳定,7400~7440元/吨依然有一定的需求主体。皖南安庆,湖南常德、益阳及湖北大部“杂豆”蛋白含量均在43%~44%之间,加上向下游输出运费较低,若不掺混外地豆源,其价格适度下调200元/吨,按出浆和出品率计算,向下游流通或稍有改观。
河南豆区国庆节前上市的豆源感观总体不错,但由于初上市时收购主体空库,相互抬高开秤价,当时湖北和安徽产区上市主体运输散豆较多,“一阵风”过后,河南各豆区在终端市场消极入市影响下,豆源日益增仓。由于河南豆源蛋白含量总体偏低,40%~41.5%占较大比例,加上水分偏高,净粮装车已出现6080~6120元/吨的超低报价,但水分、蛋白含量、筛选设备较好的商品豆,主流装车价仍在6240~6360元/吨之间徘徊。
安徽淮河以北豆区上市略晚于河南,阜阳太和、亳州涡阳主流装车价6240~6300元/吨;淮北部分集散地豆源大多来自河南,装车价以6300~6400元/吨为主;宿州装车价在6300~6440元/吨之间。本周收获进度将明显加快,行情受外围影响,可能会出现下调。
山东、河北及江苏北部经历本轮降雨后,将进入集中收获期。国庆假日期间,已上市区域装车价为6360~6440元/吨。江苏南部豆区的南通、盐城、大丰、淮安等地上市豆源以“大乳白”为主,受山东部分种子公司提前入市影响,商品豆价格超前显现,均在7400~7480元/吨之间。上周,入市种子公司已经离市,收购商高价抢收的豆源流通受阻,装车报价已回调至7300~7400元/吨。
本周,关内豆区各类品种价格均有下行趋势,豆农一旦惜售将分散豆源存放,缓解集中上市压力,从而令行情转稳。预计10月25日前后、秋种全面结束后市场会稍有改观,关注蛋白企业或中粮集团下辖分公司入市动态。建议产区收购主体调整价格,控制入仓豆源水分,终端需求主体关注产区动态,在价格合适时适度补库,切勿在触底反弹后集中入市。
东北产区:
收购主体增 国储待启动
东北产区大豆还未集中收获,国庆假日期间经历大范围的降雨,收获一度中断。各地已收获的大豆单产均高于预期,但豆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蛋白含量差异大,质价背离现象正陆续调整。由于假日和降雨影响,较大的收购主体仅零星入市,贸易商收购处于谨慎状态。本周新的主体入市会明显增多,象屿、九三、益海、中粮、维维集团等主体入市后,最大的“风向标”国家储备粮收购或随之启动。
由于今年东北四省区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2160.5万亩,单产和总产大幅增加,但豆源蛋白含量出现很大差异,蛋白最低仅34%~36%,蛋白含量38%以下的占较大比例,而豆制品加工、蛋白企业及期货交割豆均要求蛋白含量在39.5%以上。这样一来,需求端的倾向性将会加剧行情“一边倒”,而“一边倒”后,东北优等豆与关内豆的价差则会缩小,加上运输费用,流向市场甚至会高于关内豆价格,同样会抑制东北豆源阶段性流通,但东北毕竟有大主体支撑,其压力将略小于关内。
至上周末,东北天气稍有好转,本周收获进入高峰,收售压力将集中体现。蛋白含量在37%以下的豆源需求主体较少,各地毛粮收购价5500~5540元/吨略显偏高,部分地区已开始向下调整;蛋白含量38%的塔豆装车价由5800~5840元/吨陆续下调,目前主流装车价已步入5700~5760元/吨;蛋白含量在39.5%~40%的豆源流通量占主流,塔选装车价在5840~5960元/吨之间;部分主体已启动收购期货交割豆源,入库价6000~6040元/吨,但交售车辆增加后价格已出现20~40元/吨的下调。优质类分离大粒型商品豆和高蛋白类大豆,经塔选后的单一品种装车价多在6040~6200元/吨之间。
由于东北产区区域间豆源质量差异明显,贸易商收购均很谨慎,建议产区贸易商做好收购周期拉长的准备,关注国储动态并以其价格作为“风向标”,规避收购过程中的市场风险。
销区市场:
入市热情低 观望再升级
销区市场入市热情较低,观望进一步升级,大多以少进慢补的方式操作,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区价格下行之际,折扣现象严重,使得南北产区大豆行情难以企稳,当产区施压价格过重后,关内各区域经历本轮降雨,秋种速度会加快,一旦秋种结束,豆农对偏低的价格接受度会改变,从而出现惜售;对于销区经营主体而言,10月15日~25日是最适宜的补库时间,建议适度适时增加库存。
国庆长假期间,期货豆一休市,市场缺少新的消息指引,产销区主体均谨慎操作,以质论价现象比往年同期明显,特别是关内产区的收购主体,仓容、资金难与东北相比,压力生成快、缓释也快;而销区经营主体库存较少,一旦在适宜的价位入市,与农户惜售发生重叠,行情企稳则会超前体现。
国庆节前国储已经明显下调陈豆拍卖底价,10月8日国储以双向竞拍的形式,投放陈豆2.6125万吨,其底价根据目前市场价位进行相应调整:赵光、哈尔滨、七台河、牡丹江5900元/吨,红彦镇5850元/吨。此轮拍卖以全部流拍告终,新豆价格接近现实,而陈豆价格缺乏市场优势。10月11日,国储继续投拍2017年、2019年、2020年陈豆4.5852万吨,标的储存分布在绥棱、嫩江、大杨树。
国储在新季大豆集中上市期依然大量拍陈,而且拍卖底价轮次间出现下调,明显预示了收新价格将与其接轨。国储收新暂无确切时间,其他主体入市谨慎。本周,期货市场恢复交易,对现货市场稍有方向性指引,可参照其趋势对现货购销做综合性操作。(原文刊登于2022年10月11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王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