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护意识调研(如何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

  近期,民政部儿童福利司邀请多地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围绕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谈认识、谈体会、谈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天,天津市河西区区委书记李学义,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委副书记、旗长孟达英,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苟宏水为大家分享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验,一起来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未成年保护意识调研?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未成年保护意识调研(如何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

未成年保护意识调研

  近期,民政部儿童福利司邀请多地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围绕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谈认识、谈体会、谈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天,天津市河西区区委书记李学义,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委副书记、旗长孟达英,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苟宏水为大家分享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验,一起来看↓↓↓

天津市河西区

立足中国梦 培育未来人

为河西少年营造更好未来

李学义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立当下、谋长远的系统性工程,微观上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宏观上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河西区位于天津市区海河西岸,辖区面积48.17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149个社区,常住人口82万,多年来,河西区坚持以孩童视角观之、以家长期许谋之、以社会共识行之,时刻以全维度推进、全过程呵护、全方位保护为创建思路,通过扎实有效措施让14.1万河西少年在这片热土上,拥有超越自我、勇敢向前、温暖坚定的健全人格,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面对未来挑战。

  全维度有序推进

  区主要负责同志挂帅未保领导小组,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47个成员单位任务分工,区、街、社区三级书记领衔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149个社区配备儿童主任,经常“讲”、随时“访”、如实“报”、帮着“办”成为河西社区未保工作的常态。未保经费纳入各部门预算,设立80万元区级未保中心运营专项经费,将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投入300余万元购买8个项目专业服务惠及3000余名困境、自闭未成年人。落实800余万元用于未成年人救助、残疾儿童康复补贴、“两免一补”补助等。精心选址,高标准打造近千平米的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探索未成年人临时照料模式。

  全过程温暖呵护

  明晰“由谁发现、向谁反映、如何处置”工作链条,全过程紧扣、迅速处置。实现区未保热线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用平台,“一号对外”开展服务;发挥群团作用打造“权心权益”服务品牌,聚焦青少年事务,开展心理辅导、普法宣传、应急救护、交通安全等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上百场;开展专职人员能力提升、“心星点灯”关爱困境儿童等服务项目,邀请大学教授、家庭教育专家、知名学者、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等500余人走进“家校携手文明家庭大讲堂”。全区64所中小学全部设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在社区设立“快乐营地”,开展法治教育、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各类未成年人活动近万场次。

  全方位进行保护

  一个孩子成长是一个家庭关切和希望。河西区把全人群获得作为工作指针,坚持“六大升级保护”,提升六大成长场景,河西孩童,一个不落。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温暖家庭,维护引导家庭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基础单元的良性运行。为家庭监护赋能,实现对离婚涉未成年子女家庭开展家庭指导教育全覆盖,推进家长学校社区全覆盖。对全区952名困境未成年人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建立困境未成年人电子地图,细分红、黄、绿三类等级,设定走访频率,落细帮扶举措,形成工作闭环。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和谐校园,努力营造校园安全稳定和未成年人呵护备至的学习环境。全力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平安校园治理体系,对各校开展校园安全工作量化打分。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规范师生交往行为,助力未成年人远离校园欺凌、性侵及暴力等危害,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心理教师,第一时间关注学生心理异动。扎实落实“双减”任务,建立中小学校、教师和校外培训机构“双负面清单”,明确工作指引及情形认定。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有爱的社会,让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和行动融入城区每个角落。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旅馆接待未成年人“五必须”,为区内国家A级景区配置母婴室,落实未成年人免费、优惠政策。链接区内优质资源,帮扶小海豚合唱团,展现残疾未成年人精神风貌。坚持点线面立体化宣传,让关爱未成年人的暖心话语随处可见。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清朗网络,积极构建适应未成年人特点的健康绿色网络生态。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规范校园手机管理。实施“绿色上网”项目,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隔离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细致摸排辖区内未成年人访问量大、活跃度高的APP应用程序和网站,重点整治涉校园暴力、网络霸凌。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特殊守候,实现困境儿童个性化诉求的完整表达和及时保障。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心关爱。提高救助标准,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成为常态。回应“随迁子女”、困难儿童教育关切,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实现就近入学,推进智力残疾未成年人教育。

  致力于给河西孩子一个法律后盾,加速形成适合未成年人保护机理的司法保护体系。建立公安“战区制”,用好社区、校园警务室,开展法治安全教育。专设家事少年法庭,女性法官主审、书写“法官寄语”,“少年法官宣讲团”走进学校,增强场景互动体验。规范设置未成年人讯问、询问室,建成占地600平方米功能完备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小曦姐姐讲故事”等品牌活动延伸司法保护温情。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河西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批示指示精神,全力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让生长在河西的少年儿童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作者系天津市河西区区委书记)

山西省阳城县

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争创全国未成年人

保护工作示范县

姚逊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县下辖12镇、3乡,324个行政村,11个社区,常住人口35万,截至2021年底,全县共有未成年人50822人,其中留守儿童24人,困境儿童241人,孤儿2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3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为目标,主动谋划、创新思路、综合治理,不断延伸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触角,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织牢织密未保网络

  坚决扛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政治责任,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文明创建主要指标体系。专门成立阳城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配齐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建成以县未保中心为龙头、乡镇未保工作站为支撑、村级“儿童之家”为延伸的三级服务体系。制定出台《阳城县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工作方案》,建立动态监测、强制报告、调查评估、联席会议、从业查询五大联动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民政部门统筹协调,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单位、村、社会参与”,全社会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财政每年拿出500余万元经费支持未保基层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在全县大力建设“爱心妈咪”小屋、母婴室、托幼机构等未成年人关爱场所。2021年,为243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64万元,资助学生9384人453万元,有效及时解决了未成年人实际困难。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组建“五老”党史宣讲团进校园为4万多名学生讲红色故事103场。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戏曲进校25所、中华武术进校13所、书法进校75所。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严格开足开齐思政课程,选优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6所高中、20所初中、48所小学分别配备专(兼)职教师44名、251名、337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对照“四有”好教师标准,组织“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举办师德承诺、亮诺、践诺活动。全县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广泛开展“红色小讲解员大赛”、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厚植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情怀。

  部门联动、重拳出击,筑牢安全防护堡垒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单位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41人次,检查校内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药品经营单位、托幼机构等280余户次,取缔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经营摊点200多个。强化护学岗建设,切实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强化学校周边网吧、图书经营、娱乐场所等的监管力度,严格依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开展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公、检、法、司有效预防、主动介入,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公布全县未保统一热线,设置“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和“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加大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完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帮扶制度,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全县广大未成年人搭建起健康成长“安全墙”。

  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县教育局打造“把握五个关系,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品牌;民政局打造“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工作品牌;文旅局打造“戏剧进校园 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卫健局打造“动感析城”志愿服务品牌;团县委打造“童心童力 共创未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暨阳城县青少年向日葵爱心快车公益活动”工作品牌;妇联打造“‘童’在阳光下,伴爱共成长”工作品牌;科协打造“蓓蕾科普 快乐成长”工作品牌;残联打造“抓基础 强服务 送温暖”撑起未成年人“幸福明天”工作品牌;关工委打造“大手牵小手 托起明天的太阳”工作品牌;县总工会指导创建的“妈咪小屋”“心理咨询室”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家园”“幸福小屋”;融媒体中心全年播发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报道信息3000余条,营造了浓厚氛围,“读诗吧少年”“童心绘红叶—少年少儿采风活动”“首届机器人大赛”等节目在广大青少年中反响强烈;每年“六一”儿童节、中考高考季的走访慰问、金秋助学等活动送去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亲情关怀,滋润了困难家庭未成年人的心田。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永远没有终点。接下来,阳城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加快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创建步伐,全方位推动阳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作者系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打造未成年人美好未来的

“莫旗密码”

孟达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延续美好明天的希望所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面积1.1万平方公里,有未成年人口49746人,占总人口数的16%。截至目前,莫旗现有散居孤儿3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3人,困境儿童62人,留守儿童306人。15个乡镇、220个行政村,配齐儿童督导员15名、儿童主任246名,挂牌成立旗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处,法治教育基地1处,设置16个乡(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莫旗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职责,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专门成立了由旗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莫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10月开始申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民政、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作用,在15个乡镇同步建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全覆盖。

  给困难家庭儿童前行的底气

  对困难家庭儿童,要用政策之手,让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更多地向他们倾斜。莫旗通过每月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提供助学助教、公益活动、免费康复等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教育资助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等,为困难家庭儿童构建坚实的社会支持体系。

  为特殊儿童带去社会温度

  未成年人保护,没有地域之分。莫旗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动态增长机制,让留守在家、缺少依靠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每年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将符合条件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其中,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生活资助。未成年人保护,没有户籍之别。在莫旗的流浪儿童和流动儿童,不论有没有户籍、户籍在哪儿,均可享受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下的暖心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没有身份歧视。对于涉罪、涉案未成年人,莫旗坚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开展司法心理帮教、司法救助、个案帮教等多元服务,帮助他们握手新的未来。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特别的关心和爱护。莫旗布局开拓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大网络,是守护未成年人奔向美好未来的“莫旗密码”。莫旗将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不断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拓展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职能,让未保观念和未保意识深入人心。(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委副书记、旗长)

山东省东营市

守护成长 滋养花开

苟宏水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有未成年人8.8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6%。近年来,东营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为抓手,强化组织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三个“全”,着力突出三个“新”,织密编牢未成年人保护网。

  构建三个“全”

  构建全覆盖组织体系。区和镇(街)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村(居)配备儿童主任,开展未保类社会组织培育孵化行动,打造“城市 农村”联动保护格局。

  构建全领域保护闭环。东营区完善“六位一体”保护工作体系,实施固基暖巢、教育护航、牵手关爱等八大工程;以镇(街)工作站等为载体,打造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成效的“五有”阵地。

  构建全链条工作机制。东营区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发现报告、个案会商、应急处置、跟踪回访等工作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纳入“区域 网格 矛盾调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负面清单,强化考核奖惩,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常态化、可持续。

  突出三个“新”

  突出保护宗旨,健全新体系。东营区以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出台文件、成立专班,在区、镇(街)、村(居)分别建设未保中心、站点、家园三级工作阵地,推动工作、责任、人员三到位,培育了一支活跃在8.8万名未成年人身边的队伍。

  突出品牌特色,实施新项目。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未成年人审判社会工作站等阵地,东营区实施家校联动共育、生活教育资助等计划,擦亮“七彩爱”“守护者联盟”“春雨”等服务品牌,构建集教育、救助、康复等多重服务于一体的关爱成长矩阵。

  突出核心重点,开创新格局。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施片区化责任落实、动态化监督管理机制,推进0—3岁“生命的印痕”家庭教育到社区、社工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驻校园、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和防网络游戏沉迷系统进家庭等工程,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幸福指数。

  下一步,东营区将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标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保护、全面保护全区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报》、天津市民政局、“山西民政”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