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草原生态保护(甘肃省甘南州绿生态)
走进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甘肃达哇央宗现代农业集团,机器轰鸣,发酵好的牛羊粪、菜籽饼,经粉碎、分筛、制粒、抛圆、风干、装袋,“变身”生物有机肥。
据该集团董事长桑吉介绍,近期,公司开足马力,保障2022年全州春耕有机肥充足供应。一季度,生产各类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成品2.2万吨,半成品1.9万吨,收购原料2.05万吨。
产量增加的同时,达哇央宗集团出产的有机肥荣获“中国有机肥十佳品牌”,通过“有机生产投入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田间地头里,农牧民更是啧啧称赞。
桑吉心里装着“三农”。他说,过去,很多人觉得牛羊粪是天然肥料,不用处理,实际上发酵后它会释放热量,把草原“烧”坏。此外,牛羊粪在房前屋后、牧场、公路沿线堆积,严重影响着环境。
为此,他从耕耘多年的畜牧业转换到了有机肥“赛道”,并在夏河及其周边县市建起28个收购站,从老百姓那里收购牛羊粪。
“博士后”工作站、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生产线、全自动包装机和FANUC进口机器人码垛机也被安置进厂房,以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优势,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021年,我们以每吨375元的价格,从2.1万户农牧民手中收购羊粪原料20万吨。”集团财务总监范玉春算着“经济账”,他记得,有一户牧民家里养了700只羊,光卖羊粪,1年就挣了176000元。
成本不低,但作为一家新兴农业企业,达哇央宗集团还在花“大力气”推广粪肥无害化处理、还田等技术模式,想把“羊粪”卖到“曲拉”(记者注:藏文“奶酪”的意思)的价钱。
桑吉心里有“度量”——近年来,甘南州开展“全域无化肥”创建行动,政府为农户提供有机肥补贴,利用政策优势推广有机肥,公司产品迅速打开市场,销售量在3年多时间里,从7000吨提升至近4万吨,实现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他觉得,顺着这条路往下走,自己不吃亏。
“全域无化肥”只是“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的一项。“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塑料”“全域无公害”“全域无污染”等绿色生态文明实践同样在甘南各地不断上演。
在舟曲县立节镇杰迪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种植抛弃了传统化肥农药,用潍坊市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营养液代替,满足作物生长同时,避免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其生产的产品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生菜、小油菜的农残抽检抑制率仅为0.1%和2.1%,远低于国家蔬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州中药材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用有机肥种植中药材,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公司负责人王元龙直言,种植户追求绿色发展,也在享受“绿色”释放的“红利”。以当归为例,通过新版药典33种禁用农残检测,1公斤的收购价在55元以上,检测不过关的最多只能卖到28元。
看到收益,群众热情高涨。个个拿着达哇央宗公司统一配发的袋子,收集、交纳牛羊粪。春耕时,则换上了市场价更高的有机肥,各项生产技术也在对标示范园区。
在路上大家看到垃圾,主动捡拾,维护环境,更是成为一种共识。夏河县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村村支部书记仁青草介绍,乘政策东风,该村建了旅游接待用房、帐篷营地、藏戏馆、观景道路、传统生产生活风貌展示区、乡村集市、停车场,人居环境大为改善。58户村民格外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每周一和周五,都会在4个联户长的带领下,轮流打扫村庄卫生。
一望无边的草原映衬巍峨雪山,雪山脚下,既有民族风情又整洁干净的村落吸引着八方来客。仁青草说,生态好了,31户村民将民房改造成客栈,由第三方旅游公司统一管理,每户每年保底分红有1万元。旅游旺季,村民打打零工,还能有3000元的月收入。
绿生态、淳民风、鼓钱袋,像黑力宁巴村一样“嬗变”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甘南州还有1602个,对甘肃省推动区域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启示意义。
一些青年人看到变化返乡创业。在迭部县扎尕那的业日村,31岁的贡巴九决定不再外出务工。他经营着一家民宿,还牵头成立了村集体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八宝茶。去年7月到现在,合作社的纯利润达到9万元,这笔钱主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会赛事的举办。合作社还解决了9个人的就业问题。贡巴九说,他边付出边成长,“获得感从来没有眼下这么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