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县人口破78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50万)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是成都市,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四川一县人口破78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50万)(1)

其中,就安岳县来说,人口超150万,隶属于四川省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跨东经104°56′51″~105°45′14″,北纬29°40′32″~30°18′53″之间。东邻重庆市潼南区,东南靠重庆市大足区;南接重庆市荣昌区和内江市东兴区,西南接内江市东兴区;西倚内江市资中县,西北连乐至县、遂宁市安居区。在历史上,安岳县这一建制始于北周时期,名字取“安居于山岳”之意!

首先,安岳县隶属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海拔247.0~551.2米,沱江、涪江分水岭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丘顶海拔多在450~550米之间,最高海拔551.2米(大埝与建华两乡界岭),最低海拔247米(白水乡龙台河出区境处)。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丘坡多数为梯田、梯地,丘间沟谷发达,稻田集中分布。境内地貌主要受岩性、构造和表生作用的控制,广泛发育构造剥蚀地貌形态,根据沟谷切割深度,划分为深丘、中丘、浅丘三类。安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季,雨水充足,但时空、地域分布不均,有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秋雨多的特点,光照较足,无霜期长,风速小。

四川一县人口破78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50万)(2)

就安岳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蜀国的疆域。到了战国中期,秦国消灭了蜀国,今四川省安岳县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资阳市安岳县一带属蜀郡这一建制。西汉时,安岳县境界于犍为郡的牛鞞(今简阳)、资中(含今资阳)及垫江县(今合川)之间。东汉时,县境分属于牛鞞、资中、德阳、垫江4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安岳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即今安岳县城。

安岳县名,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在唐人杜佑《通典》中也有“安岳郡城因山为止,四面险固”之说。明曹学佺《蜀中广记.蜀郡地名通释》说:“安岳以地在山上,险而即安之义也。”足见安岳之得名,是因当时县城建在(铁锋山)上,便于防守,取“安居于山岳”之义。

四川一县人口破78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50万)(3)

隋开皇三年(583年),普州及安岳县如故。普州辖安岳、普慈、安居、永康县,直属于西南道大行台(成都)。大业元年(605年)年,废普州,所领各县隶属资州;大业三年,废资州为资阳郡,该地区属之。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普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复称普州,属剑南东道,领安岳、普康(今安岳所辖)、崇龛(今潼南县辖)、安居(今遂宁市辖)、普慈(今乐至县辖)、乐至6县。州治在安岳县城。北宋建立后,仍设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乾德五年(967年)崇龛并于安居,普慈并入乐至。熙宁五年(1072年)普康并入安岳。普州隶属潼川府路。元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安岳县,安居、乐至两县并入,属遂宁州。

四川一县人口破78万(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50万)(4)

最后,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复置普州。洪武九年州废,合并石羊县地,隶属潼川州,川北道。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并入蓬溪。康熙五年(1666年)并入遂宁,十九年改并乐至共为一县。雍正六年(1728年)又各分一县。雍正十二年属潼川府,川北道。到了1914年,安岳县属嘉陵道。1928年,安岳县直属于四川省。1998年4月,成立资阳地区,安岳县属之。2000年12月,撤销资阳地区,成立资阳市,安岳县属之。如今,安岳县隶属于四川省地级资阳市。截至2019年底,安岳县总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32个镇、12个乡,总人口约为155.6万人。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安岳县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县之一。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