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截拳道教程全集 截拳之道解读关于1967年李小龙数码高清全接触实战演武
1967年,李小龙宗师在正式全接触演武前,简述其革命性的截拳道武学理念
文/为道塾 朱建华
大约在2017年5月,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首次放出了一段完整版,且经过数码高清修复的李小龙1967年赛场全接触实战演武的彩色视频,一时点击观看和转发者众,很快,国内各种视频网站和自媒体也开始纷纷转发,网络浏览量数据惊人。
个别转发视频仅仅两天的浏览量就达到700万。在这个地球村,看来什么事情从村头传到村尾,都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视频的罕见稀缺性,永远让大众充满好奇的李小龙的话题元素,让网络标题党们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这段视频在各种转载转发过程中,毫不犹豫地被各种“小编们”加上了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诸如“李小龙生前唯一MMA比赛实战视频”,“李小龙生前唯一无限制格斗视频”,等等,不一而足。
问题是,这段视频并非是李小龙MMA(综合格斗)比赛视频,因为在那个年代,根本不存在什么MMA比赛,同时,李小龙在美国也从未正式参加过任何比赛。
那么,事实是什么?
李小龙后引诱敌,以前手拳截击击倒伊鲁山度瞬间
事实
这是李小龙一次“带实战训练性质”的截拳道全接触实战演武,既非正式比赛,也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截拳道全接触或无限制实战对抗。
1967年7月30日,应“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邀请,李小龙带领弟子木村武之、严镜海、伊鲁山度,出席了“第四届国际空手道锦标赛”,这段视频所记录的,就是李小龙出席此次大赛所进行的各项演武。
作为大赛特邀嘉宾,通过完整版视频,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演示了精彩的寸劲拳、闭目黐手、隐蔽突击等多个展现近身发力威力、触觉直觉反应和封手控制、隐蔽攻击,打人于无形的“绝技”,而压轴戏则是这段让人惊艳的截拳道全接触实战演武。
由于是演武,因此,视频呈现给我们的就具有了实战和表演的双重特点:
其一,双方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接触自由搏击,事先没有进行任何排练——据当年李小龙宗师御用演武陪练对象之一伊鲁山度师傅回忆,这就是李小龙的演武风格,即不需要排练,你们尽管出手,其他的就看我的——双方穿戴全套实战护具,按照日常截拳道全接触训练方式,进行自由对抗的全接触实战。
这相对真实的再现了截拳道超越时代的全接触实战对抗训练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没有套路
·没有限制
和一般擂台有规则比赛不同,截拳道没有攻击目标限制,强调近取人体要害,速战速决,以符合街头以弱胜强的高效率自卫需要。
所以我们会看到,宗师在演武中有很多直接攻击那些擂台比赛禁止攻击的要害的打击动作。事实上,李小龙宗师在《李小龙技击法》一书中,就曾直接指出,截拳道主要攻击目标集中在眼睛、膝/胫关节以及裆部。
这在生死攸关的街头无限制格斗中,是弱势者无需考虑体重级别,以弱胜强,速战速决,快速脱离险境的唯一方式。因为任何人,无论体重级别如何,这些要害都是不抗打的,这或许是在格斗中,对所有人都唯一公平的一点。
·全面应用技术
远踢近打贴身摔拿,这就是截拳道旨在发挥人类所有格斗潜在功能,无限制表达整体格斗技艺的重要特征。
这可能是一些人将这个大赛演武视频安上李小龙“MMA实战”的原因,但事实上,这次演武,主要展现的是截拳道全接触踢拳对抗,即允许踢打摔。摔倒后,仅以站立拳打追击,并不鼓励主动进入地面,进行地面缠斗。这是截拳道不同于MMA比赛技战术思维的最大差异所在之一。
因为截拳道是为了全面因应街头自卫的复杂环境和变数而生,一切围绕街头格斗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技战术取舍。很显然,在复杂的街头,在对手人数、是否藏械(比如匕首等)等情况不明情形之下,盲目进行地面战绝非明智之选。
在街头,某个程度上而言,但凡因为失衡倒地,陷入与对手缠斗等,即意味着你已失去空间控制,意味着你失去了机动应变的可能性——即失去街战中战或逃的主动权。因此,截拳道特别强调步法移动,强调距离控制,强调运动战,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保持对于距离的控制,进而保持对于街斗或战或逃的主动权。这也是李小龙宗师1969年后在截拳道技战术体系中,放弃此前振藩功夫以封打近战为主体技战术的内在原因。
当然,这并不等于截拳道人可以忽视,以及可以不了解、不学习地面攻防技巧。李小龙当年其实对于柔道和柔术是有深入研究和进行过相当程度专业训练的。
简言之,截拳道人对于地面技巧,可以不主动运用,但必须要有相关技术储备及其与无限制格斗相适应的对抗训练(如防摔及倒地后迅速恢复站立等对应训练),明了克制之道。
·科学采用和使用实战训练护具,以保证训练安全和训练效果。
在李小龙弟子,美国《黑带》杂志创始人水户上原的专著《李小龙:无与伦比的格斗家》中,他这样写到:
“李小龙是实战对练的狂热倡导者之一。
李小龙说过,‘我相信,带着拳套与你的对手放手一搏,这才是更加合理的训练。这样的话,你会学习到如何把握合适的击打力道,你会明白你击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而且对于我来讲,这样才有意义。’”
简言之,李小龙宗师是在美国武坛提倡穿戴必要安全护具,进行拳拳到肉全接触实战对抗,在实战中培养实战能力的第一人,他对于美国全接触式职业空手道大赛或踢拳(自由搏击)职业大赛的最终诞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突出运动战,保持安全距离控制,以及截击、连消带打、后发先至的积极攻击、反击的技战术特色。
倒地者为伊鲁山度。这是伊鲁山度师傅签名送给他的日本弟子中村的当年演武现场照
其二,因为是演武,不可避免的具有表演性质。
所以,即使是全接触自由实战演武,但在攻击力度上,双方是有控制的,整体对抗强度相当于截拳道平时进行的有条件的技术性实战对练。同时,由于李小龙实战水平远高于其弟子,因此,李小龙在整个全接触自由格斗的演武过程中,表现的十分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我们会发现李小龙在双方拳脚转换之间,常常还会摆出一些“POSE”来,以取悦观众。毕竟,当时全美武术迷们都知道李小龙就是《青蜂侠》连续剧中的加藤扮演者,所以,李小龙赛场演武中偶尔摆出的“POSE”,具有浓厚的加藤剧中“POSE”痕迹。
很显然,在演武场上,李小龙在实战格斗家和功夫演员之间的角色转换,也是游刃有余的——让内行看门道,让外行看热闹。
背景
这是李小龙唯一一次,在美国武术界最高等级的大赛上公开展示他的截拳道全接触实战训练和对抗方式。
很显然,当年大部分看热闹的观众,包括那些固守传统观念的武术人,对于李小龙的这个实战演武,事实上是兴致阑珊的。
他们更喜欢李小龙之前表演的什么寸劲拳、闭目黐手之类“绝招”。一如现在很多人一谈到李小龙,谈到截拳道,还是喜欢谈论什么寸劲拳、李三脚之类噱头性的东西如出一辙。因为当时只有那些表演收获了观众最多的掌声。
或许,李小龙的全接触实战理念和实践,在当年实在是太超前了。因为,即使现在我们来看李小龙当年的表演,也不会觉得过时,这不就是当下散打、踢拳、自由搏击所采取的基本实战对抗训练方式吗?
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统治美国乃至于全世界武坛和擂台的,还是传统空手道套路化为主的练习方式,以及半接触或寸止式的比赛方式。当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回首再看李小龙宗师当年的全接触演武,不禁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穿越之感。
那么,李小龙宗师当年为什么要在那个时间节点上,面向武术界公开展示他的截拳道全接触实战体系呢?
1967年,李小龙带着他的弟子李恺向《黑带》记者介绍截拳道全接触对抗护具。这是截拳道首次正式对外公开
其一,提前向武术界直观展示他所创立的截拳道,为截拳道正式面世打下基础。
就在此次演武之前,即7月9日,李小龙刚刚为自己新创立的现代武道体系定名为“截拳道”,但是尚未对外正式公布。因此,此次演武,可以视作李小龙面向武术界对于截拳道的一次自信的提前预告。
按李小龙宗师的定义,截拳道是科学的街头格斗术,更是完全从传统武术中解放出来的现代中国武道。这是李小龙宗师经过多年全面反思、革新传统武术,包括他所掌握的以咏春拳为主体的中国功夫,再吸收融合了西方击剑、拳击的科学武术原理和技战术精华之后所取得的革命性成果。
其二、希望内行看门道,进而为传统武术界,传统武术人指出真功夫全接触格斗训练和比赛的发展方向。
对于当年以传统空手道为代表的传统武术训练理念及比赛方式,李小龙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即已开始强烈质疑,并且一直在探索改革发展之道。这也是李小龙对于当年的擂台比赛不屑一顾的根本原因。
李小龙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不参与实战对练,你如何知道你的技术是否真正的实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空手道的对练的原因。空手道教练主张裸手对练(点到即止)是最合理的训练,但我不这样认为。在实战中当你的进攻动作中途停止,你是不会知道你是否真正揍到了你的对手。”
于是,1967年,李小龙宗师亲自上场与他的弟子进行全接触自由搏击,以此来展示真功夫的实战“意义”。然而形势比人强,当年心领神会者少之又少,令李小龙倍感曲高和寡,直到三年之后。
1970年左右,李小龙在郊野进行截拳道全接触对抗训练
截拳道本身是无限制格斗的整体性武道。整体技战术特征是:远踢近打贴身摔拿
影响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三年后,李小龙宗师这次长堤大赛上的公开演武,也产生了蝴蝶效应,在美国武坛刮起了擂台真功夫革命的飓风,并逐渐影响了全球搏击擂台的发展风向和深层次气候。
1970年,受李小龙全接触实战理念和技战术实践影响,李小龙后院私教高徒、美国空手道冠军乔•刘易斯完全抛弃传统空手道赛制,几乎翻版截拳道全接触踢拳训练和对抗方式,成功主导创立了全美全接触职业踢拳大赛,并以超强实力,夺取首届大赛重量级冠军。其后更连续卫冕,成为不败王者。
此项赛事赛制改革之彻底,不仅完全颠覆了美国主流传统擂台比赛方式,更进而深刻影响了——比赛规则决定技战术打法和训练方式——选手们的训练理念、训练方式及其训练体系。其影响之大,撼动全美武术界,一举让美国的擂台比赛从此走上全接触对抗的真功夫时代。
1971年1月24日,乔·刘易斯第10次卫冕重量级踢拳冠军,第一回合KO胜
其后,美国踢拳组织亦积极向欧洲推广全接触赛事。李小龙逝世后,李小龙夫人琳达·李曾配合乔·刘易斯等,在欧洲巡回推广美式踢拳赛事。这样,美式踢拳的成功,极大地促动了欧式踢拳的出现和兴盛(欧式踢拳后来又深受泰拳、日式踢拳影响,融会贯通,自成风格),并回流促进了日本全接触空手道职业大赛的兴起,进而,再借助李小龙在1970年代初通过功夫电影掀起的全球性武术热潮,两股巨大的历史性影响力合流激荡之下,踢拳(美式、日式、泰式、欧式的综合碰撞)市场和受众迅速成长起来,踢拳的世界性兴盛,由此变成现实,繁荣至今。
乔·刘易斯因此被称誉为"美式踢拳之父",而乔则坚称李小龙为"全接触格斗之父"。在《李小龙教了我什么:实用截拳道》教学片中,乔·刘易斯如是说:“为什么我说李小龙是全接触格斗之父?因为李小龙是我的导师”。
1967年李小龙宗师演武完整版高清全彩视频的出现,对于广大的武术爱好者和截拳道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惊喜的2017年的礼物。
有些人为龙影再现欣喜;有些人通过宗师的亲自演武,看到了截拳道技战术方面的部分门道,而为之感恩不已;有些人,则透过历史的记忆,看到了这个视频所代表的,李小龙宗师的伟大武学贡献,以及在世界武术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价值。
谨此,向李小龙宗师致敬!
相关视频参考链接:
v.qq/x/page/p0544h4676x.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