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道德修养(解悟论语智慧德不孤)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论道德修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论道德修养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悟: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前人或前辈的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经验。然后好的加勉,坏的改之。这样自己才能成长。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解:孔子说:“事奉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委婉劝说,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生怨恨。”
悟:劝上之法,是不可任性而为的。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解:孔子说:“父母还健在时,就不要远离他们;如果一定要出远门,也要讲究方法,必须安顿好父母并且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悟:返哺父母是人之情。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孔子说:“父亲去世很久以后,他依旧还是像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
悟:儿女能够坚持好的习惯是为人父母的至求。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解: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悟:返哺父母是人之情。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解: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发表言论,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耻。”
悟:匹夫不可夺志!话一旦说出去,就会在人心里形成一道枷锁,一道意志。那么当事情有变化之时,自己就很难做出决定去做迂回的动作,从而让自己败在该变通时不变通之处。
所以事成再说,事前不说。慎之!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解: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悟:明白道理而后有礼,所以用礼来约束自己,是顺道而行、应道而动;是德。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孔子说:“君子总是说话谨慎,做事情行动敏捷。”
悟:同上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事成再说,事前不说。大话害己,慎之!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解: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因为有道德的人是互相学习的。”
悟:明道顺道,这是人一生中永恒的主题,所以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互相学习的。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解:子游说:“太频繁的出现在国君的身边,就会为自己招致羞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悟: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事情经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重复的事情来干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