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真实第一视角(缉毒一线生死对决)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吴敏 等 责任编辑:武千妍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在边境缉毒战场上,广大武警官兵深入丛林、翻越山岭,将毒瘤斩断在灰暗角落,他们用行动铸就了安全堤坝,用大爱挽救了无数家庭。利剑出鞘,禁毒持久战从未间断——
雷霆万钧,“缉毒尖兵”在行动
为了禁毒,他们长年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无数人,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品危害。他们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在危险和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舍生忘死。他们,就是奋战在边境缉毒斗争一线的广大武警官兵。
2015年6月25日,在会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重要讲话给“缉毒尖兵”以鼓舞,更让他们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被称为“白色瘟疫”的毒品,不光是现实的危害,还连接着民族苦难和国家危亡的惨痛记忆。人们不会忘记,在近代史上,鸦片的泛滥曾给旧中国带来何等的灾难和耻辱,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苦难的深渊;时至今日,被称为“罪恶之源”的毒品依然禁而不绝,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图表数据由公安部边防局提供
国际禁毒日前夕,本报记者随武警官兵深入禁毒一线,感受缉毒战场上的烽火硝烟——
战斗在禁毒最前沿
■记者 吴敏 通讯员 石佰华
武警广西边防总队特战分队强化实战演练制伏“毒贩”。王普 摄
关口较量,成功查获2公斤冰毒
6月9日,暑热袭人,南友高速公路凭祥边防检查站,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型车辆缓缓通过。
“满满一卡车水果,如果逐个拆箱查验毒品,就算查到天黑也查不完,但是不查则会让毒犯成为‘漏网之鱼’。”武警广西边防总队凭祥边检站检查员李培俊说,他们使用新型毒品查缉装备,在查验毒品时严把“望、闻、问、切”四关,让毒品无处遁形。
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通过关口,经新型毒品检测机的“X线”快速扫描,大宗货物内是否暗藏毒品瞬间一目了然。武警官兵一声令下:“哈瑞,上!”缉毒犬闻令而动,跃入货物间……这只即将退役的史宾格犬嗅觉敏锐,即便是藏匿于极其隐蔽处的毒品,也能被它嗅到。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李培俊手持一个巴掌大的“黑盒子”站在一辆轿车前,对司机证件进行校验。几秒钟后,司机的身份信息便清晰显示在电子屏幕上。“近半个月来,我们使用新型身份证件验证系统,已查获持有假身份证、公安部门在案追查的问题人员9名。”他说。
“不许动,举起手来!”突然,关口一侧传来一声喝止。5名全副武装的武警官兵立即将枪口对准一辆正在通关的丰田小轿车。
随后,检查站官兵与几名侦察人员协力将犯罪嫌疑人制伏,并从车辆后座椅靠背的夹层中查获2公斤冰毒。
“这不是演习,战斗随时可能打响。根据情报,一条‘大鱼’已经进入设伏圈,即将收网。” 武警凭祥市边防大队大队长叶石坤告诉记者:“我们调集精兵强将,布下天罗地网,绝不给毒贩任何逃跑机会。”
出击
武警东莞边防支队查破特大毒品案。陈思映 摄
武警云南边防官兵正在公开销毁查获的毒品。肖林 摄
生死对决,战机就在0.1秒内
“枪口对准目标,子弹均已上膛,战机就在0.1秒内……”6月12日晚8时许,武警崇左市边防支队侦察员张诚目不转睛地盯着边境管控系统监视屏,和记者讲起一次难忘经历。
数月前,张诚所在的缉毒侦察队接到线报,有毒贩在某出租屋内聚众吸毒,并持有一支“AK-47”突击步枪。当晚8时,侦察队紧急出动,一组官兵先行突击,另一组则后续增援。
张诚手持冲锋枪,率队破门而入,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名毒贩刚吸完毒,正在摆弄手中的突击步枪。
两人立即将枪口对准对方,子弹均已上膛,战斗一触即发,空气瞬间凝固……持枪毒贩突然面露惊慌神色,他身旁的另一毒贩立即起身抢枪。
只见张诚一个箭步上前,用冲锋枪抵住毒贩前额,大声警告:“再动我就开枪了!”他的战友顺势将毒贩包抄,6名毒贩束手就擒。此役,张诚和战友查获毒品10公斤,缴获枪支数把。
“影视作品中的警匪战斗情节,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缉毒官兵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谈及自己的缉毒经历,张诚的表情异常坚毅,“睡觉也睁一只眼睛,绝不叫毒品入国门。”
在交流中,张诚多次提醒记者“请勿录音、摄像”。作为长期奋战在缉毒一线的侦察人员,张诚和他的队友必须全天候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时刻防范贩毒团伙的打击报复。
“干我们这行,家人不能与我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多数人的父母都不知道我们肩负的缉毒使命。”张诚说。
苦、累、奉献、牺牲……在缉毒这条战线上,缉毒官兵为什么一直坚持着?面对记者的疑问,张诚坦言,之所以始终坚持,是希望用我们这一代人的艰辛付出,换来一个无毒的中国,换来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安康。
武警广东边防总队开展雷霆扫毒行动。廖键 摄
武警云南临沧边防支队官兵火龙果内查获毒品。陈韦孝 摄
车辆夹层藏毒
山林捕歼,掏窝斩首刻不容缓
6月13日,暴雨初歇,密林潮湿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记者亲历了武警广西总队组织的一次实战化缉毒演练。密林深处的一个山坡上,几个浑身泥泞的官兵席地而坐,他们迅速整理被泥浆浸湿的背囊,对记者说:“今天的训练课目是30公里野外奔袭、山林搜索,以及集团目标精度射击。”
“锻造制伏毒魔的战斗力,是打好禁毒持久战的重要环节。”武警广西总队玉林市支队一中队中队长卢思全说:“人一旦染上毒瘾便会深陷其中,生不如死,制毒贩毒分子堪比‘恶魔’……缉毒战场的枪林弹雨远比训练场上更猛烈。”
卢思全回忆,一次,支队接到公安机关通报,某犯罪团伙在两广交界的大垌镇山林中秘密制毒,该团伙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不仅在重要路口设置人员放哨,还购买了大量烟花爆竹用以快速通报情况。
掏窝斩首刻不容缓!支队立即调集精干力量,配合公安民警实施抓捕。凌晨时分,10名突击分队官兵乘车悄悄向制毒“窝点”抵近。当时,正值暴雨过后,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阻断了道路。
“如果不能在天亮前到达‘窝点’,定会贻误战机。”现场指挥员下令,全体官兵下车,徒步急行军。为了不打草惊蛇,照明设备被禁止使用,官兵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林里奔袭近2个小时,终于按时抵达指定地点。
清晨5时,曙光微露,“窝点”内灯光未熄,不时传出制毒分子的交谈声。“两翼包抄、正面突入,控制要点、留有机动。”指挥员悄悄下令,卢思全带领一队官兵破门而入……当时现场一片狼藉,几十盆固液混合的半成品氯胺酮已经结晶。
制毒分子完全没想到武警官兵会“从天而降”,纷纷仓皇逃窜。一名制毒分子企图从后院翻墙逃跑,卢思全和另一队武警特战队员分别从两翼实施堵截……险情突至,制毒分子将手中两把尖刀掷向特战队员赵永强,早有防备的赵永强立即侧滚卧倒,抠响了扳机,制毒分子应声倒地。
另外几名穷凶极恶的制毒分子眼见“插翅难逃”,便将现场制毒用的煤气罐全部拧开,妄图点燃引爆,与武警官兵同归于尽。多路官兵临危不乱,一边组织力量封控“窝点”外围,一边控制转移煤气罐……最终将制毒分子全部抓获。
“这次山林捕歼,只是我所经历的无数次缉毒战斗中的一次。”卢思全说,许多武警官兵牺牲奉献,甚至用鲜血乃至生命履行着神圣职责,让毒贩们看到了我国厉行禁毒的决心,让更多百姓免受毒品之害。
武警广西边防总队官兵进行车辆例行检查。付庆民 摄
武警广西边防总队桂林边检破获毒品大案。图为边防官兵审讯犯罪嫌疑人。罗澔 摄
检查客车车体、过往旅客行李是边防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期,贩毒分子采取夹藏方式运送毒品,这时需要“黑屏”通过敏锐的嗅觉,短时间内在众多气味中发现隐藏的毒品。
缉毒犬:战斗在缉毒一线的“小伙伴”
■谢丽勋 肖林
走进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江桥警犬复训基地,笔者与一群聪明可爱、机警灵活的缉毒犬度过了一段难忘时光。
在训练场上,笔者遇到了拉布拉多犬“黑屏”,它正和训导员蒋凌东做着“拔河”的游戏。“黑屏”由于在刚刚完成的训练中顺利找到了“嗅源”,蒋凌东特地奖励它做游戏,“犬像孩子一样,做对了事情,就要给予赞扬和奖励。”
该基地于2003年组建,在这里,现有的14只缉毒犬和6只搜爆犬、护卫犬每天都配合着训导员进行训练,“黑屏”便是其中一只。
在蒋凌东眼中,“黑屏”是他一年四季相依为伴、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和“战友”。“黑屏”曾在今年“4•02”特大跨国毒品走私入境案查缉行动中,与缉毒犬“希快屋”配合边防官兵搜捕到41公斤海洛因,被公安部边防局授予“功勋犬”称号。
通过改装车辆,在车底部夹藏毒品的车体藏毒也是一种常见的藏毒手法。“黑屏”正爬进一辆过境客车的底盘,检查是否有毒品的气味。
根据查缉毒品类型的不同,武警边防部队选用的缉毒犬品种也不一样。与性格温顺的“黑屏”不同,“希快屋”则“酷”味十足。这只纯种德国黑背,竖立起来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高。
在一次“警犬开放日”演训中,地面上摆放着十多个行李包,“希快屋”挨个闻了个遍。在一个箱包前,它开始用爪子不停地刨挖,并用牙齿撕咬。“希快屋”是条兴奋型犬,在嗅到毒品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刨挖、撕咬。
在执行任务时,“希快屋”的表现更让人折服。一年前,武警德宏边防支队官兵在侦办一起特大运输毒品案过程中,“希快屋”在训导员的带领下,仅用3分钟就在一片玉米地里发现可疑行李箱1个,当场查获毒品12.68公斤。
基地主任韦德才说,缉毒犬是武警部队在缉毒工作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人、犬、情、技”四位一体的缉毒模式中,它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到训导员站岗的时候,“黑屏”则会在旁边一动也不动,和自己的战友共同站岗。
王源正在检查车载货物。杨添 摄
“女福尔摩斯”破案记
■记者 马飞 通讯员 谢丽勋
在武警普洱边防支队澜沧边境检查站糯扎渡查缉点,记者见到了“90后”缉毒女兵王源,她正在对一辆物流车例行检查。瘦小的个头、圆润的脸庞、细长的手指,如此秀气的姑娘,很难看出她是“缉毒能手”。
王源说,她从小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在执行任务时,她也模仿侦探的办案方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查缉日志”。久而久之,王源的观察力愈发敏锐,各类涉毒案件的藏毒手法、毒贩籍贯等情况也了然于胸。
武警德宏边防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女战士对车体进行查缉。龚建新 摄
2015年5月的一天凌晨,一辆重型货车驶入糯扎渡查缉点执勤现场,正在值夜班的王源随即上前检查。
“师傅,车上拉的是什么货物?”面对王源的询问,货车驾驶员称货箱内装运的是白糖。王源拿出揣在上衣兜的记录本翻阅,发现距查缉点3公里外没有白糖加工厂……她随即爬上大货车顶部细查,从印有“白糖”字样的编织口袋内查获制毒配剂氢氧化钠159袋,共计22.36吨,她也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
提起第一次查获毒品的经历,王源说她终身难忘。2013年3月27日,是她参与公开查缉的第3天,晚上10点多,她走上一辆卧铺车准备检查。一名妇女将整床被子裹在小腿处,引起了她的注意。“大冬天的,您不盖被子,别着凉了。”王源伸手帮她往上拉被子,该妇女突然坐起拒绝,这更加证实了王源的怀疑。随后,她从该妇女的腋下、裆部、小腿处查获冰毒近2公斤。
武警德宏边防支队女兵正在对车体进行重点检查。田洪涛 摄
武警普洱边支队澜沧边境检查站女兵整装出发,开展夜间查缉。程宝玉 摄
许斌(左三)走访驻地渔民家庭了解治安情况。朱晨鹏 摄
生擒毒贩的“执法标兵”
■曾群飞
入伍12年,从西北戈壁来到南海之滨的海南岛,从一脸稚气的大学生蜕变为屡破大案的“执法标兵”,武警海南边防总队东方八所港边防派出所副所长许斌身上的多处疤痕,见证着他与毒贩殊死搏斗的难忘岁月。
有一年,许斌奉命在码头抓捕一伙正在交易的毒贩。经过一番较量,毒贩被许斌和几名战友围堵到一个巷口。见许斌追来,毒贩窜至巷子深处,翻身上墙企图逃跑,却被许斌死死拽住小腿。
许斌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民警分析一起打架斗殴案案情。
穷途末路的毒贩顺势捡起散落在墙角处的玻璃碎片吼道:“再不撒手,咱俩就同归于尽!”说时迟那时快,许斌用一连串的擒敌动作将毒贩摁倒在地……整个抓捕行动干净利落,不费一枪一弹就生擒了毒贩。在给毒贩戴上手铐时,战友们发现许斌被毒贩用玻璃碎片连捅数次,鲜血染红了衣襟。
许斌说,长期奋战在缉毒一线,经历生死考验不足为奇,但最让人后怕的是,毒贩一次次扬言要实施报复。许斌和家人也曾多次接到威胁电话,他不得不把家人送往另一个城市生活,自己依然坚守缉毒一线。
许斌在办证窗口为民众解答户籍疑问。
许斌带领民警、辅警进行巡逻,守护港区治安。
(版式设计:梁晨;图表文字整理:于俊楠、李也曾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