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在三国演义怎么样的(真读三国不看演义)
《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锱铢必较,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恩将仇报的周瑜形象,但是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么?
其实《三国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光辉形象,严重抹黑了周瑜的形象,可惜《三国演义》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正史《三国志》,毕竟《三国志》是用文言文写的,晦涩难懂,不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而《三国演义》语言通俗易懂,因此现在大多数人对周瑜的了解,都从《三国演义》得来。
《三国演义》讲述的“三气周瑜”在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死因是“道遇暴疾”,而不是被诸葛亮气死,所谓“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也是子虚乌有。《三国演义》描述的草船借箭、借东风、谋害诸葛亮等情节,在《三国志》中都未见记载,可见《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事件,全部的都是罗贯中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历史上周瑜为人大方知恩图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赤壁怀古》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羽扇纶巾的智者形象,但是这其实是罗贯中的张冠李戴,在历史上羽扇纶巾的是周瑜,正史中的周瑜性格与《三国演义》恰恰相反。
周瑜字公瑾,贯籍庐江郡舒县,出生名门,家境殷实,又“长壮有姿貌”。公元190年,年仅16的周瑜前往寿县拜访与他同年龄的孙策,双方见面,经过交谈,发现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于是结为生死之交。五年以后,孙策带领一千步卒,孤身前往江东,那么孙策是如何以区区一千人打下江东各郡的呢?原来,孙策经过乌江渡之时,周瑜率领五千兵马投靠孙策,凭借周瑜赠送的军队,孙氏才得以占据江东,可以说周瑜是孙吴事业的奠基人,如果孙权称帝的时候周瑜还活着,周瑜就是开国元勋。周瑜本可凭借这5000士兵自立门户开创霸业,可他却无私奉献给孙策,他对东吴集团可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分明是为人大方,知恩图报的周瑜,哪里有半分锱铢必较、恩将仇报呢?
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三国志
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选贤举能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面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陈普不睦”,意思是说周瑜性格大度宽宏,识大体得人心,唯独和陈普关系不好,然而“性度恢廓”的周瑜为什么会和陈普关系不好呢?这还真不是周瑜的错。原来陈普是在孙坚时期就加入孙吴集团的,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可是现在作为晚辈的周瑜,却成为孙策托孤重臣,正是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让陈普心生嫉妒。
三国志记载“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陈普自恃自己资历比周瑜老,和周瑜一样都是都督,于是与周瑜相处不和睦,差点坏了国家大事。可是周瑜是怎么做的呢?忍。不管陈普怎么挑衅周瑜,周瑜都不与陈普起冲突,不和陈普计较,这是将相和故事的再现,由于周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陈普终于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与周瑜结为忘年之交,还逢人必夸周瑜。周瑜去世之前,又为孙权推荐了吕蒙作为大都督,这分明是心胸宽广、选贤举能的周瑜,哪里有半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呢?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