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几岁获得了官职(陆游在四川11)

陆游在四川(10)|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千古流传,他们真的是表兄妹吗?

才华横溢的陆游参加过科举考试,他本来是完全可以考中进士的,结果因权相秦桧从中作梗,与进士失之交臂。不过,陆游最后还是由宋孝宗特批,给予了“赐进士出身”的待遇。所以,陆游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但他还是进士。

陆游在几岁获得了官职(陆游在四川11)(1)

陆游画像(资料图片)

因秦桧作梗,陆游科举考试落榜

因陆游是官宦子弟,所以他在12岁那年就靠祖辈的恩荫被授予登仕郎职位。登仕郎不是实职,是文散官名称,品级为九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陆游获得登仕郎职位,表明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并不一定就能做到官。要想做官,还是得靠科举考试。

绍兴二十二年(1152)春天,陆游到位于今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的沈园春游,无意间遇到了唐婉和赵士程。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4年后,唐琬再次来到沈园,看到陆游的题词,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不久,唐婉抑郁而终。沈园相会的故事,成为千古绝唱。

绍兴二十三年(1153),已经有3个儿子的陆游,到京城临安府参加锁厅考试,即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宗室后裔参加的专门考试,等级相当于后来明清时期的乡试(考举人)。

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叫陈之茂,字阜卿,无锡人。开考前,秦桧特地把陈之茂请到家里,暗示时任右文殿修撰的孙子秦埙也要参加这次考试,希望能将秦埙取为第一名。但陈之茂这人性情正直,对秦桧的作为很看不惯。

考试结束后,陈之茂把所有考卷连夜看了一遍,发现有一份试卷文笔流畅,观点很有见解,是所有考卷中最好的,这就是陆游的答卷。陈之茂毫不犹豫地把陆游取为第一名,为照顾秦桧的面子,把秦埙排在了第二名。成绩出来后,秦桧大为恼怒,对陆游这个名字记在心中。

第二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即会试)。主考官御史中丞魏师逊、监察御史董德元等人,是秦桧的亲信。秦桧明确对他们说,不得录取陆游。魏师逊、董德元等人把时任敷文阁待制的秦埙定为了第一名,陆游真的落榜了。

不过,秦桧的如意算盘算计了陆游,却没有算到宋高宗的想法。殿试时,宋高宗钦点了张孝祥为状元,秦埙为第三名(探花)。

因为秦埙,陆游科举考试蒙冤受挫,按说陆游应该记恨秦埙才是,但陆游没有。

乾道六年(1170),陆游在入川途中经过建康府时,主动拜访了秦埙。陆游在《入蜀记》七月六日的游记中写道:“晚,见秦和侍郎。伯和名埙,故相益公桧之孙。延坐画堂,栋宇闳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第也。”双方把酒言欢,将恩怨抛之脑后。

秦桧死后,陆游才走上仕途

如果有人打压你,让你无法出头,最好的办法就是静待时机,熬时间,看谁活得长。秦桧和陆游之间,就是这么玩的时间“游戏”。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逝,陆游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第二年,陆游从宁德县主簿转任为福州决曹掾(专职的司法官)。

绍兴三十年(1160),陆游被调入京师,出任敕令所删定官。敕令所是编纂整理各种行政命令的机构,删定官是类似从事校对业务的工作人员,品级为八品,相当于副处级。

入朝为官后,陆游比较活跃,对政事多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应诏上策时,陆游向宋高宗进言说:“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有人从北方购买珍稀玩物向宋高宗进献,宋高宗很是喜欢。陆游上奏劝说道:“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建议宋高宗严于律己。

当时掌管禁军的名将杨存中很受宋高宗信任,权力恩宠日盛。陆游与太常寺主簿李浩、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等人看在眼里,认为任由杨存中这样发展下去,“多有不便。”他们相继向宋高宗进谏罢免杨存中。

宋高宗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将杨存中降为太傅、醴泉观使,升任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黄勇/文

【下期关注】

请看“陆游在四川(1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