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的师弟怎么了(刘力红本与末)

昨天转发了六六推荐的一篇有关投资家李录的专访,专访的内容是资本投资与现代化,跟中医完全不搭界尤其我素来都不关心经济,转发这类的文章不是头次,顶多也就二次六六这两天跟我谈她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感慨人生从事的行业貌似不同,比如李录做投资,六六写作,我搞中医,但要做好来,做明白来,做长久来,需要的元素其实没有差别,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刘力红的师弟怎么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刘力红的师弟怎么了(刘力红本与末)

刘力红的师弟怎么了

昨天转发了六六推荐的一篇有关投资家李录的专访,专访的内容是资本投资与现代化,跟中医完全不搭界。尤其我素来都不关心经济,转发这类的文章不是头次,顶多也就二次。六六这两天跟我谈她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感慨人生从事的行业貌似不同,比如李录做投资,六六写作,我搞中医,但要做好来,做明白来,做长久来,需要的元素其实没有差别

在中国的文化圈里,所有赚钱的买卖都叫生意,不管是资本投资还是地摊上的小买小卖,一律不例外。我想生意一个根本的意义,就是要做活来而不能做死了。生意要做活,而且不只活一天,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做好来,做明白来,做长久来”,有两个重要的元素必须具备,一个是要有本钱,一个是要有本事!这两个本虽然有通常的意思,但也有更靠根子上的说法。

近年有一部不同于现代经济学的著作问世,名叫《中国经典经济学》,也叫“本土经济学”,该书作者钟永圣博士跟我谈过,这本书的立论依据,就是《大学》提出的“德本财末”。德这个本,可以说是更根本层面的本钱、更根本层面的本事,不仅仅是做生意需要这个本,一切的事想要做好来,都离不开这个本。

德在一般的意义上与道相通相近,有一次我专程去南通看望朱老(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老跟我谈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道与术的问题,说是“道无术不显,术无道不远”。道与术、德与财可以合起来看,在关系上都是本与末的关系。佛家有一句名言,叫作“但得本,何愁末”,这等于说“但得根深,何愁叶茂”一样。像是根与枝叶的本末关系在自然里已是习以为常,已然熟视无睹,更少去追究它的深意了。

其实,社会各行各业的本末一如自然,只是一旦到了社会里,便鲜有人去认识这个本末。不撇开诱人的现象去认清深层的本末,便只能舍本逐末,便只能本末倒置了。各行各业中,之所以德业常青的都不多,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李录先生把诚实看得如此重要,成功背后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见人告人,这其实就是他的厚德,是他最大的本事,也是最大的本钱!搞投资的朋友,乃至其他行业的朋友,若能识得这点,便是真正地看出了门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