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

2014年9月,公益节目栏目《等着我》,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年过六旬的女人,对着电视镜头声泪俱下地诉说:

“娜娜,你在哪里啊?妈妈错了,不该丢掉你,但是妈妈也是迫不得已,你快来吧,妈妈带你回家。”

看到这一幕,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

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要丢掉自己的亲生女儿?背后有什么隐情?她能找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吗?

这个在节目中寻子的老太太,名叫顾荣华,1951年,出生于繁华都市上海。

顾荣华是个苦命的孩子,五岁时就失去了双亲,在居委会安排下被隔壁阿婆收养。

一个从小失去父母保护的女孩,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尽管阿婆非常疼她,但是她的童年依旧是灰色的,人生是残缺的。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谁要说有妈和孩子是一样的,那他绝对是没有体会过。在学校,没少受女生的奚落,男生的欺负,她永远忘不了自己那灰色的童年。

这样的环境,造成了顾荣华的自卑和内向性格,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1974年,顾荣华高中毕业后,像千千万万个城市青年一样,响应伟大领袖的“上山下乡”的号召,到江西农村去接受再教育。

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2)

他叫赵根生,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口才不错,十分健谈。不光如此,对于性格自卑内向的顾荣华,他表现出了特别的关爱,给她打饭,给她电影票。

谁要是说她的风凉话,赵根生立马会给怼回去。从来没有得到过异性关爱的顾荣华,不知不觉对赵根生产生了好感,不考虑一切后果。

那时候恋爱是禁区,年轻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但是异性相吸是动物、也是人的本能。因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还是无师自通地开始恋爱,知青之间谈恋爱更是司空见惯。

不过那时候的恋爱是偷偷摸摸的,像搞地下工作,不像现在那么高调、张扬。也正因为是地下恋情,男女在一起不能保持合适的距离,那个年代的恋情更冲动、更热烈。

因此,赵根生和顾荣华这对正值妙龄的男女,很快有了肌肤之亲。

不能不说发生这样事,跟顾荣华的家庭环境有关。那时候的年轻人缺乏生理知识,没有安全意识,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那个年代广东汕头一个女孩因为和男友在一起拉了拉手,后来经期延迟了几天,就以为是怀了对方的孩子。未婚先孕是很羞耻的事,女孩留下遗书就自杀了。

后来调查之后,女孩根本并未怀孕。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3)

看看,那时候的年轻人,就是那么天真。要么反应过度,要么非常迟钝。

女孩的性知识多半是来自母亲,而顾荣华从小失去母亲,生理方面的知识是匮乏的,因此比较懵懂,直到小腹微微隆起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要做妈妈了。

要放到现在,这都不是个事,直接结婚就是,奉子成婚的事见怪不怪。然而,在当时未婚先孕是非常丢人的,为社会所不容,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女孩子存妮和同村的男孩小豹子野地约会被民兵“捉奸”,存妮被迫跳塘自杀。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4)

由此可见,未婚先孕的待遇在当时就像过街老鼠,男人有可能被抓起来当流氓被判刑,女人也会受歧视。

顾荣华身为知青,不仅要备受歧视,而且回城的时候,政治审查就难以过关,很可能永远呆在农村,影响终生命运。

一旦这样,养育自己的阿婆谁来伺候?不能报答养育之恩,会让自己终生愧疚。

再说了,知青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走就走,谁也不愿意带着孩子回家,让家人瞧不起。

这样一想,顾荣华就慌了,肚子里的孩子绝对不能留。可是那时候农村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很低,不能轻易打胎,打胎的话不能保证大人的生命安全。

而到县级医院流产的话,必须携带单位证明,如此一来,岂不是不打自招、自投罗网了 ?

顾荣华犹豫再三,别无选择,只能将孩子生下来,至于生下来之后如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但是分娩之前,日子非常难过。肚子刚隆起之后,她让赵根生用围巾将小腹捆得紧紧的,尽量掩盖。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5)

后来,等到大月份了显了怀,掩饰不住了,顾荣华就买通了队医,泡了三个月的病号。

终于,在老乡的家里,孩子呱呱坠地了。

顾荣华忍着疼痛,看着身边的婴儿,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原来的那份恐惧一扫而光,被对女儿浓浓的爱所代替。

当了父亲的赵根生,也乐颠颠地,抱着孩子在屋里转来转去。

顾荣华绞尽脑汁,想了几天,为女儿取名“娜娜”。如果放到现在,给孩子取名“娜娜”并不罕见,但是七十年代,起这样的名字绝对新潮、海派,足见顾荣华对女儿多么在乎。

留恋归留恋,但是最后还是要跟孩子分手的,因为自己已经装病三个月,再待下去,领导也不会同意。

再说了,孩子在屋里总是要哭闹的,一旦如此,秘密就泄露了。还有,孩子要学会走路之后,屋里根本锁不住,最后还是要暴露。

想来想去,顾荣华和赵根生都舍不得女儿,决定向领导请假,到江苏江都一个亲戚家,躲避一时是一时。

在没人认识的地方,顾荣华终于不必整天呆在被窝里,能光明正大抱着女儿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金色阳光了。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6)

在乡下的那段日子,小娜娜一天一个样,顾荣华拿起笔来,记录了她的成长。

百般拖延之后的假期很快就到了,顾荣华不得不和赵根生离开江都,回到插队的地方。临走的时候,犹豫再三,他们还是舍不下孩子,将娜娜带走。

为了不让女儿被发现,赵根生特意租了一间远离插队村的房子。

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1976年5月8日晚上,收工时候早过了,赵根生还没有回来。

顾荣华抱着女儿在门口走来走去,左顾右盼不见“丈夫”的踪影,她心急如焚,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7)

不知道等了多久,赵根生终于回来了,脸色非常难看。顾荣华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赵根生神情凝重地说:坏事了,我被人告发了。

原来当初有个叫小丁的人暗恋过顾荣华,还没有来得及向她表白,就被赵根生捷足先登。这个小丁非常嫉妒,就暗中跟踪赵根生和顾荣华,将他们的事报告给了领导。

好在领导心肠好,没有随即采取行动,而是将赵根生留下谈话,批评了很久。最后,领导要赵根生为了前途顾全大局,将孩子处理掉,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顾荣华听了如五雷轰顶,进入两难境地,舍不得孩子,也不想毁掉前途。如果事情弄到明处,自己的档案里一定会写下“作风问题”,那意味着自己将要一辈子留在农村。

对于农村的落后,顾荣华深有体会,在这里被歧视是小事,问题是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天晚上,是赵根生和顾荣华人生最漫长的一个夜晚,他们长吁短叹、辗转反侧。当金鸡报晓的时候,顾荣华擦了擦眼泪,做出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决定。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8)

5月9日,是顾荣华刻骨铭心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城市还在沉睡,清洁工们还没有走上街头。

借着夜色的掩护,顾荣华抱着心爱的女儿,在赵根生的陪伴下,来到了附近的一所军区大院,他们打算把孩子放在门口。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无论是在这里工作的人,还是来这里办事的人,或者是在这里的人,条件应该比较好。

只要看看军区大院气派的大楼,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把姗姗放在这里,被人收留了,那孩子就有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就能健康幸福成长,无论将来认与不认,他们也就放心了。

于是,顾荣华一狠心,就把女儿放在了大楼前那灰色的台阶上,转身飞快地走开。女儿娜娜充满恐惧,不住地呼喊妈妈。那稚嫩的童声,在城市的上空回荡,显得非常刺耳、揪心。

顾荣华的心被揉碎了,泪水模糊了双眼,可是她不敢回头,一回头,这计划就失败了。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9)

回去之后,顾荣华刚开始的时候如释重负,她和“丈夫”的名声和地位终于保住了,不用提心吊胆地工作了。但是当她走进空荡荡的屋子,她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承受失去女儿的痛。

女儿的音容笑貌会不断浮现在眼前,临别时那刺耳的哭声就会在耳边回响。

每当到了晚上,孩子就会出现在梦里。回忆当初,虽然心里充满恐惧,但是有她在身边的生活却是那么的充实。现在女儿走了,心却被掏空了。

她狠狠数落着自己:顾荣华,你多么卑鄙,多么自私,为了自己能回到城市,狠心丢掉了你的女儿。你生下了女儿,就该跟她相依为命,你是孤儿,难道就不知道失去父母爱的痛苦?为什么要让悲剧再次重复,犯下同样的错?

你说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出路,明明是自欺欺人,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

顾荣华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她睁眼闭眼间全都是女儿的影子。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0)

不行,我要抱回女儿,不然我一生都会被良心谴责。她不顾赵根生的劝阻,一路小跑回到了军区大院。

这时候已经一个小时过去,大街上人流如织,台阶上空空如也,只有行人匆匆,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顾荣华的女儿就这样消失在了这座城市,杳无音信。

她的心开始纠结,自己贸然将孩子放在那里,有可能被好心人收养,但是也可能遇到坏人。要知道这时候女儿已经会走路了,她自己也会离开那里的。

一想到女儿可能遭遇不测,顾荣华忐忑不安起来,她不顾一切向路人询问:“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女儿?”路人摇了摇头走开。

又一个路人走来,顾荣华再次拦住去路“你有没有见到一个小女孩,她是我女儿,一个小时前我把她放在这里了。”

路人吃惊地走开,在他眼里,这个女人肯定有病,既然扔到这里,还找她干嘛?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1)

在寻找一天无果之后,顾荣华失魂落魄回到住处。从此,女儿就成为自己的心病,她暗暗发誓,将来哪怕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她。

失去女儿后,原本内向的顾荣华性格更加忧郁,留下了阴影,再也笑不起来。

而顾荣华和赵根生的关系也陷入死胡同,最终分手,天各一方。

女儿丢失之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顾荣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上海,来到了养育她的阿婆身边。

即便如此,顾荣华也开心不起来,女儿一直在揪着她的心。她人在上海,心在军区大院,她始终没有忘记夙愿,希望好好挣钱,将来万一相认,好弥补女儿。

有了这个动力,性格内向的她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一心一意做生意。为了把事业做好,她拼命交朋友,人脉越来越宽,生意蒸蒸日上。没用多长时间,她就成为周围闻名遐迩的“富婆”。

积累财富之后,她开始大把大把砸钱,利用不同渠道寻找女儿,重金征集线索。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2)

有些好心人得知后,积极帮她寻找,但是也有一些骗子,告诉她自己有线索,要求汇款,结果可想而知,钱都打了水漂。

发达之后,追求顾荣华的人应接不暇,她无法抗拒,成家结婚。但是顾荣华有约在先,结婚可以,不要孩子,因为自己做了内疚的事,不能原谅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顾荣华有了赵根生的消息,那时候没有电话,只记了他的地址,可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根本无法找。

现在找到了赵根生,顾荣华看到一线希望。赵根生早已成家,儿子也成年了,因此他不愿意跟顾荣华见面,以免引起家庭不和。

但是,赵根生的儿子赵丹却非常热情,毕竟血浓于水,也希望找到未曾谋面的姐姐。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3)

赵丹特意做了一个网站,让顾荣华在上面刊登寻人启事。

为了打动读者,让他们帮助自己寻女,顾荣华写下了一首满含深情的长诗——《38年孤单的等待》。

看到这首诗,赵根生先被打动了。

当年他曾经保存下了女儿的照片,一直没有告诉顾荣华,现在他终于拿了出来。

有了照片之后,寻人就省事多了。

后来,顾荣华在2014年参加了大型寻亲节目《等着你》。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4)

节目组经过艰苦的寻找,在当地找到了三个样貌特征接近的人,分别做了DNA鉴定。

三人当中,究竟有没有娜娜呢?

面对即将揭晓的结果,顾荣华忐忑不安,她害怕自己再次失望,她不由得紧紧地拉住主持人的手,心到了嗓子眼。

当一个40岁左右的女子从幕后款款来到顾荣华面前的时候,心有灵犀的顾荣华一眼就认出了——她是自己的女儿。

事实上,节目组早已经拿到了DNA检测数据。

顾荣华激动万分,不顾一切地抱住了女儿,泣不成声。

现在的娜娜从事小儿推拿工作,早已经成家,做了母亲,儿子都13岁了。对于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直到前几天才得知。

原来当年丢下孩子后,一个女医生恰好下班走到哪里,弯腰抱起了正在啼哭的姗姗。她的丈夫是个工程师,家境不错,而且也没有生育,因此就将姗姗视如己出,精心抚养。

77岁上海知青近照(上海女知青为返沪抛弃亲生女儿)(15)

得知女儿的生活过得很好,母亲顾荣华也释然了。

知道母亲一直在寻找自己,为自己过去不负责的行为感到懊悔,女儿也原谅了妈妈。

寻亲过程虽然艰辛、曲折,结局皆大欢喜。38年来的辛苦等待,终于换来了一个不失美满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