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

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1)

9月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老本(右)和绣娘一起在家里绣花。

自2013年贵州省实施“锦绣计划”以来,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累计投入11.2亿元,培训绣娘、染娘、织女20万余人次,全省发展基础较好的妇女手工特色企业和合作社有1000余家,带动50多万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2)

9月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八蒙水寨,水族妇女在探讨水族马尾绣技艺。

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3)

9月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老拉在家里制作蜡染。

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4)

贵州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贵州锦绣计划)(5)

9月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老本(右)在展示她制作的百鸟衣。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