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教育孩子最简单的方法 易经中的教育智慧
中国文化认为,宇宙中有两道:一是人道,二是天道。
人道,是人带着主观想法去确立做事的法则;
天道,则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面对和处理事务。
关于人道和天道,庄子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不明于道者,悲夫!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甚远,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
这段文字说得很清楚,人活一世必须要做事情,要处理一些事务,但是,有些事物不能强为,而又不能不为,怎么办呢?
庄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明白天道,只有遵循天道做事,才是大德所在。
什么是天道?诸如春夏秋冬,沧海桑田,阴晴圆缺,云展云舒,生老病死,这都是自然的事情,不可不求,亦不可强求。
人遵循天道,摒弃主观,就会进入无为的境地。但是,人往往背离天道而遵循人道,人道的特点就是有为,有为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主观的臆断,强行改变自然法则,违背天理,通俗地说就是折腾,折腾到最后,不仅自己身心疲惫,并且往往是事与愿为。
所以,庄子说,“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与人道相去甚远,不可不察。”言外之意,人有点想法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过于极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信服天道,遵守无为,人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大自然的苑囿,不管怎么折腾,我们仍是自然的一分子,明白了这个法则,人世间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带着这种思维来看社会,我们既不会过于悲观,也不会过于乐观,过于乐观,就容易激进,过于悲观,就容易绝望和消极。
其实,社会的演化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代人只能解决一代人的事情,一代人也只能有一代人的目光,你认为今天最不好的东西,可能百年之后成为我们最大的财富,你认为今天最有用的东用,可能会成为社会中最大的垃圾,社会发展有其自愈功能,有其自然选择的过程。
人类社会今天的种种纷争,就是缺少这样一种自然的情怀,总是带着自己的利益去掠夺,总是带着自己的所谓的“高级文明”,去强行改造所谓的“低级文明”。
事实上,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不同的人种会创生不同特质的文化,世界真有所谓的野蛮与文明吗?其实,回顾近几百年的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都是所谓的“高级文明”把杀戮带给了所谓的“低级文明”,这种改造不仅把整个世界带入纷争与战火,而且破坏了人类的宁静和多元化的文明形态,我们可以去交流、去碰撞、去探讨,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学会尊重。
整个人类文明都会不断地进化,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进化路径,全球化的最大悲哀是使人类文明逐渐失去了个性,并且构筑了文明的统一参照系,一定程度上讲,这不是人类文明的幸运,而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其实,抛开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文明之间的碰撞与纷争不是缘于责任,而是缘于利益,当地球没有真正的地球村之前,当民族还是以国家的形式存在,国家的利益是真正而永恒的利益,有利益必然有纷争,而这种纷争总是由那些所谓“高级文明”主导,这样会把那样所谓的“低级文明”逼到绝路,他们最后选择的生存手段只能是暴力。
自古至今,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通过暴力来成功推进另一种文明的进化,文明的进化都是沿着自己路径,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改造、吸收的自然过程,我们必须认识这一过程,尊重这一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这不是颐指气使,而是坦诚以待。
当然,老庄的这种遏制人道,尊重天道的思维,也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很多日常行为。比如,中国人重视教育无可厚非,但是,在所谓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巨大进步的背景下,中国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却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原因出在哪里?我认为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不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人为地拔苗助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性扭曲。
最近几年,我走了欧美的一些大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校园里是那么宁静,无论是走着的,还是坐着的,无论在饭堂还是在楼道,大学生们都夜以继日地吸收着知识的营养,与中国大学的学习氛围恰恰相反。
而走入中、小学,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种场景,中国的孩子们不停地记背着那些半懂不懂的知识,没黑没白地参加着各种辅导班,而欧美国家的孩子们却是在活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也许他们没有学习太多的具体知识。
但是,他们了解了更丰富的世界,他们培养了对知识无边的兴趣,他们学会了思考和学习的方法,他们渴望有一天长大,去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所以,对于学习二字,高考之后,我们的孩子很多的是选择逃离,而欧美的孩子选择的是进入。
中古代有一本书叫《学记》,《学记》是中国历史第一部关于教育学的专著。这部著作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循序渐进,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它讲了三个重要法则:
- 第一,“禁于未发之谓豫”。也就是说孩子的坏毛病、坏习惯还没有形成之前,我们就制止住了,这叫豫,也是预防的意思。
- 第二,“当其可之谓之时”。他需要学什么知识的时候,我们就教给他什么知识,这就叫恰当其时。
- 第三,“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超过他的接受能力,就叫顺理成章。细细想来,我们今天在教育的问题上,有多少方法与措施都违背这些原则。
不妨举个例子,就说奥数的学习问题。其实,奥数在本质上是研究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拓宽孩子的思维方式,也是通过这个过程筛选一下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孩子。但是,到了中国,完全变了味道,催生成一个产业,不仅背离了奥数的宗旨,甚至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思维的误区。
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这些年明令禁止再开办各种奥数学习班,也不允许再通过奥数给孩子的考试成绩加分。关于这项举措,我本人是坚决拥护的。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带着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来向我请教一奥数题。我一边念题一边思考,没有念完我就有思路了,二元一次方程,几步就可以解出答案,结果,在这道题的后面,有一行黑体字把我难为住了——“注:不能用方程解”。
我想,方程的思路,既简单又正规,又完全符合人类的思维,你为啥不让用呢?干脆想个别的办法吧。结果,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最后只得看人家的答案,拐了无数个弯,和我几步方程结果一模一样。
那一日,我就翻来覆去地思考一个问题,本来到初中三年级迎刃而解的问题,有必要在小学三年级把她的脑袋憋那么大吗?
大家不妨想一想,我们小学一年级为什么不学微积分,不学概率论,不学极限,就是孩子们没有那种抽象思维的能力。我们先学整数,再学小数,再学分数,再学负数,再学代数,然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
为什么会沿着这样一个教学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科学的规律,符合人类的认知思维过程,是几千年来人类证明了的科学的教育方式,有些东西随着知识不断的丰富和认知能力不断增强,就会自然而解了,完全没有必要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常规的问题。
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孩子有的时候越来想法越多,越来越怪异,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难以管理,和这样的思维训练方式是极有关系的。
《易经》中有一卦,叫蒙卦。蒙,即启蒙,这一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本卦开篇就讲了一个重要法则——蒙:亨。意思是讲,给孩子从小进行良好的教育是一件好事,正所谓“小时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学习一些好的习惯,学习一些知识,对人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但是,同时,它也强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些知识要不要教给孩子,不是取决家长的意愿,而是孩子需要不需要。孩子该学的一定要学,不该学的一定不要学,该知道的一定要知道,不该知道的一定不能知道,教育一定要和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相协调,这才是科学的教育。
蒙卦在卦辞中进一步强调,“童蒙,吉”,意思是说,孩子在年少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讲,越单纯、越可爱、越充满幻想、越充满好奇,越是好事,千万不要人为地缩短孩子的这一成长过程,要让孩子有孩子的灵魂,有孩子的天真和可爱。
所以,我们做事最佳的行为选择,就是按照自然法则去办事,办好自己应该办的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抛弃主观和私利,保持良知和信仰,让自己的一生在春夏秋冬中坦然而过,这才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生命群体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