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的五种境界(读素书36)

《素书》云:【迷而不返者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素书的五种境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素书的五种境界(读素书36)

素书的五种境界

《素书》云:【迷而不返者惑

孔子讲,四十不惑。其实,现实中的人常常却是迷惑一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重视教育自我!所以,古今中外许多哲人都一致强调认识自己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但却鲜有人真得去做。人生苦短,转瞬即逝,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抓住人生的美好时光来提升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境界,那将是非常遗憾而无法挽回的事。

儒家经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人如何能够才能做到不迷惑?只有通过一生自觉地格物和致知达到对天道与人道的理解,充分展示人性的优点,才能不断破除迷惑。佛家指出,人本无迷,惑者乃是自迷。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内心清净,少私寡欲,减少贪嗔痴等坏习性,就会自悟而不自迷。

一个人本来是自明的和自足的,这个世界也是自明的和自足的,但是人们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误入歧途,人为地建立了一个分别的世界和看似不自足的世界,人们自我挑起了战争,并为战争所伤害。人们没有能够正确地领悟人生的真谛,而是被外物和对外物的执着所障。

人们通常会被酒、色、财、气所迷,为自己的所好而迷,迷则会乱心性,乱心性而后远离道。所以,一个人要想不迷就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凡事都要按照天道、自性和事物的规律去做,凡事都要道法自然和求取中道,而不要过度。迷途知返则为君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