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爱情起源(图解哲普从柏拉图处探讨爱情的理型)

上个月明星扎堆离婚,比如双宋、高云翔和董璇、文章和马伊琍有些明星离婚让网友哀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有些则让网友高呼“早该离了”我们向来不应当以恶意揣测人们的行为动机,所以假设明星们也是为了爱情而结婚,而非什么商业目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缘由使得原本相爱的两人最终形同陌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柏拉图爱情起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柏拉图爱情起源(图解哲普从柏拉图处探讨爱情的理型)

柏拉图爱情起源

上个月明星扎堆离婚,比如双宋、高云翔和董璇、文章和马伊琍。有些明星离婚让网友哀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有些则让网友高呼“早该离了”。我们向来不应当以恶意揣测人们的行为动机,所以假设明星们也是为了爱情而结婚,而非什么商业目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缘由使得原本相爱的两人最终形同陌路?

我们自然不会止于“时间长了情感淡了”、“出轨”等这样的答案,我们想要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即爱情是什么?难道“爱情”大多都有质保期,终究无法长久?我们或许可以吸取柏拉图的思想资源来探究此问题。

柏拉图认为如果我们想要探究“爱情是什么”,那么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应是“最完美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理想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

从思考事物的“理想版本”开始来探究该事物是柏拉图的思维模式。当柏拉图谈到理想版本时,他用“理型”(the Forms)来指代。我们也可以将“理型”理解为事物的“本质”。本质与“现象”相对立。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见的是事物仅仅是理型的摹本,例如一个现实中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仅仅是爱情的理型的摹本。

可以这样理解理型,即理型是事物应该有的样子。通过了解一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然后注意到我们应该做什么,让这个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点。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理型界和现象界。现象世界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变动不居、充满遗憾的世界。理型的世界是完美的、不变的、永恒的世界。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诸多不堪,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是以完美的理型的世界为模板。

在柏拉图看来,爱情的理型和现实中的爱情的关系是:爱情的理型是现实中的爱情的模板、原型。现实中的爱情通过模仿爱情的理型而变得美好。美好的爱情需要情侣们一起悉心经营,但应该怎么经营呢?柏拉图认为情侣们应该通过模仿爱情的理型来经营自己的爱情。

就如同工匠要打造一个雕塑,他不会随随便便就开始下手雕刻,他会对照一个大师制造的模板来雕刻并检查自己雕刻得对不对。这就是柏拉图对于“理型”的基本概念。

“理型”具有指引作用,如果你拥有了理型,那么你就可以被指引走向正确的目的。

理型,在柏拉图眼里是一种蓝图,是一套关于指导将一件事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指南。所以爱情的理型就是一套指导现实中人们的爱情获得圆满结局的指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理型的原因,为了能够让理型在生活中指引我们。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爱情的理型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会忽视很多现实中爱情存在的问题。人们可能会认为爱情的理型是现实的爱情的对立面。

但柏拉图认为爱情的理型恰恰是对现实的爱情的深刻理解。

那么柏拉图认为爱情的理型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从《会饮篇》中略窥柏拉图爱情起源(图解哲普从柏拉图处探讨爱情的理型)(1)一二:

(1)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会为对方变得勇敢、肯为对方牺牲自己的生命。

(2) 理想的爱人之间不会过度沉溺于肉欲感官,更多是爱对方的灵魂,希望从爱人那获得美德。爱的理型是以灵魂来统治肉欲,而不是以肉欲来压制灵魂。

(3) 理型的爱是人对自身完满性的追求。

在《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讲述了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

从前世界上存在三种人:男人、女人和既男又女的人。最初的人是球形的,有着圆圆的背和两侧,有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身体的其他器官都是现在人的两倍。他们体力和精力都十分旺盛,想与神们比高低,于是宙斯和众神商量出了对付人的办法——将人劈成两半, 这样人的能力只有原来的一半强大,从而不再对会对神构成威胁。因为人类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所以被分开为的两半的人会相互思恋,试图重新结合到一起,回归原始的整体和健康。

最后,阿里斯托芬总结说,全世界的男女只有找到和自己相配合的爱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爱,因此爱情不是在肉体得到欢乐,而是要使有分而合的欲望得到实现。

(4)在爱的理型中双方会展现美好的德性。

在《会饮篇》中,阿伽通论述了爱神的美德:

爱神是正义的,不论做什么,都不会使用暴力;爱神是明智的,可以从容地统治快感和情欲;爱神是勇敢的,能治住无敌于天下的勇者;爱神是智慧的,有无穷的创造力;爱神是善良的,消除隔阂,缔造友爱。在阿伽通看来,爱神本身是最美的,最好的,爱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5)在爱的理型中,人们追逐自己所或缺的美好。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爱洛斯是资源神与贫乏神结合,因此爱神既继承母亲的贫乏、丑陋、邋遢和无家可归,又继承了父亲的气质,因而强烈地渴望一切善和美的东西———勇气、坚毅、机智等。在严格的意义上,爱神并不是神,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爱神是介乎人与神之间的精灵,不具有神的完美和全善。爱神所追求的正是他所缺乏的。因此。爱的性质中也包含着一种对于自身缺乏的美好东西的渴望。

(6)爱的理型由身体和灵魂的爱欲共同构成。

柏拉图在强调灵魂爱欲重要性的同时也认同身体的爱欲存在的必要性,但灵魂之爱要统治身体之爱。灵魂除了明智、勇敢外还有一项德性,即节制。虽然身体上的爱欲并不可耻、低级,但要让灵魂要控制肉体的欲望,使之节制。

(7)在柏拉图眼里,爱情的理型存在于智慧的成年男子和俊美的未成年男子之间。

在《会饮篇》的最后,苏格拉底的情人对他的赞叹可以说 是“柏拉图式爱情”的真实写照。苏格拉底的情人是一个美少年,他之所以爱上外形丑陋、不拘小节的苏格拉底,正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折服于苏格拉底灵魂的善和他的智慧。这也是第(5)点的体现,追逐自己所或缺的美好。丑陋的苏格拉底渴求的是英俊少年的美,无知的少年渴求的苏格拉底的智慧。

总而言之,从《会饮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爱情的理型的特征表现为:

(1)灵魂的三种德性:追求智慧、对肉欲的节制、为对方可以勇敢到牺牲自己;

(2)使自己变得完满,追求自己所或缺的美好,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 樊丽萍. “柏拉图式的爱情”:一种被后人曲解的爱情观[J]. 河北学刊,2004(05):77-80。

2. 王叙雅. 从《会饮篇》中探索“柏拉图式爱情”[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83-84。

3. 谢文郁. 柏拉图真理情结中的理型和天命——兼论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02):39-5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