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正面管教怎么样(为何父母行为榜样)

《为何父母“行为榜样” 孩子“行为准则”=矫正孩子“不良习惯”》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

2020年9月10日中午,我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儿子,打电话告诉我, 他接触无数个孩子的父母以及很多学校一线老师,共同的感觉是孩子们在“生活、劳动与学习”等中存在的很多不良习惯,在一个,就是在网上他看到《武汉晚报》新闻报道,说的是去年国家税务总局个税申报发现一个 “亲情漏洞”,那就是九成申报人不知爹妈生日,感觉到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导致。

家长对孩子正面管教怎么样(为何父母行为榜样)(1)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看一看媒体的公开报道,就知道其中的原因。

据2008年10月29日《楚天金报》报道: “7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

据2012年6月25日的《生命时报》报道: “中国家长育儿没信心,九成多人有困惑。”

据2013年11月13日《重庆晨报》报道: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

为啥会出现“7成父母自认家教失败,九成多人有困惑,超过9成家长没信心教好孩子”这种情况?

是我们的父母,真的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问题。

所以,如此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出现“九成申报人不知爹妈生日”这样的“亲情漏洞”问题出现。

这样的教育结果,很可能是有的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无方”原因导致的。

最后,让我给父母与老师写一下合理化的建议。

家长对孩子正面管教怎么样(为何父母行为榜样)(2)

恰恰,这些年来,我经常接到孩子的父母的电话以及中国教育人博客一线老师的留言,向我诉说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懒床、贪玩、不 学习、不劳动、不听话、乱花钱、撒谎成性、沉迷游戏、追星早恋、偷父母的钱、与父母对着干”等问题,问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

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她“9岁多的孩子,做作业喜欢边玩边做,做2分钟作业,就会玩10分钟,再就是,一会说,我要喝饮料,一会说,我要上厕所,一会又看动画片……;再一个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花钱大手大脚;马虎、懒惰、撒谎、爱炫耀、怕吃苦、贪图享受、还乱花钱,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就是喜欢上网玩游戏。”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看一看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对于父母造成伤害一、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问题的出现,对于父母造成伤害有多大?1.母亲因催孩子写作业:导致脑供血不足

2020年3月12日晚上, 一年轻母亲打电话说——武老师,我感觉到已经严重脑供血不足了,血压时高时低,一天天狮吼功不计其数,一天天催作业,生怕孩子们落下哪科作业没提交了,开学以后考试成绩不好,我的脸面往哪儿搁 ,一会孩子们打架,不是哭,就是闹,我还得给当裁判断输赢,一个个还说我偏心眼……哎呀呀,不想再说了,我该怎么办……我真想救护车……

2.母亲因孩子玩游戏:导致想死的心就有了

2019年2月14日晚上 ,我接到一个博友的电话,说孩子寒假如何如何不写作业,光知道玩游戏,还偷钱,不知道怎么会生出来这么样的孩子?打孩子、骂孩子,真是油盐不进,一点问题也解决不了,气的想死的心就有了,不知道,孩子到底为啥会这样?

3.母亲因孩子偷钱:想把他送进少管所

2021年4月23日天晚上,一母亲咨询,她13岁儿子已经是无数次偷钱了,用“打骂”没有一点点用,越“打骂”偷钱的次数越多,我想把他送进少管所,可以吗?不可以的话,有没有好的方法让儿子改正偷钱的不良习惯。

我们知道,孩子的习惯培养要从小开始,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后,用“教”是无效、用“打”也无效、用“骂”还是无效。

只有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不能一边责备,一边教,偷钱的不良习惯的不好修正的。

就拿孩子“说谎、偷钱”的不良习惯来说,我们父母到底如何修正孩子偷钱不良习惯?

4.母亲因被孩子打:生不如死

2018年10月的1号晚上,一个母亲打电话,说她11岁的儿子,由于,对 学习没有兴趣调皮捣蛋,成为学校不折不扣的“ 差生”不说,而且还经常偷钱去网吧 游戏,于是,就 孩子、骂孩子,可是孩子,就是屡 不改,越 打、越骂、越偷,实在是没有一点点办法,昨天晚上,知道儿子又一次偷钱,一气之下动手 儿子,没有想到的是,她11岁的儿子,却还手 她这个母亲, 她之后,儿子 摔门而出的一句话(此处省略无数个字),让她不寒而栗、生不如死,问我怎么办?

在电话中,我知道,她是一个单亲家庭,在孩子没有动手这之前,就偷钱玩游戏,她经常打骂孩子,孩子曾 经警告过她,如果,在打他, 他就不客气啦,这不, 孩子的警告成为现实,当母亲打儿子的时候,儿子就开始打母亲;她说她曾经看到我写的很多母亲教育孩子文章,收益很多,尤其是,在看了我写的《 贵州安顺某大学一女老师:为啥在派出所向15岁亲生儿子下跪?》,才感觉到问题 严重性。

咨询结束以后,我建议她看一看我2012年5月25日,在中国教育人博客写的《 信阳14岁少女偷家里4000块钱被打毒死母亲之思:孩子叛逆问题如何解决》文章,就知道如何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就知道如何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我告诉她这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医孩子“偷钱”方法犹如民间秘方,屡建奇功、效果神奇。

同时,对于父母最头痛的孩子喜欢“打游戏”的问题,在父母与孩子定好契约以后,若相互违规,也可以使用,前提是父母与孩子配合,10年来,无数个父母的信息反馈,基本上“百发百中、无一失手”。

5.母亲因孩子碗摔稀巴烂:怎么会生出来这么个寡蛋

2019年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一母亲,在孩子的寒假期间对我诉说,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混蛋”、是“寡蛋”。

我问她为啥这样说?

她说,“ 寒假这几天,儿子,只知道,玩游戏,睡懒觉,发脾气,这不,中午的时候,喊他吃饭,喊半天不答应,想不到,他起来以后,二话不说,到厨房把碗摔稀巴烂,把锅摔扁挤荚,不知道,怎么会生出来这么个寡蛋”?

我接着告诉她,首先,你要消消气,不要骂儿子,你越骂,气就越多,其次,你儿子摔碗摔锅,没有摔你,还是好孩子,不是“寡蛋”,你知道吗,现在很多孩子骂父母,打父母,有一个女大学老师频遭15岁儿子殴打,打的去派出所里跪求断绝关系,如今,你儿子的所作所为,与你们家庭教育环境关系非常大。

最后,她问我有没有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我说,我给你提供一个你与孩子签份“约法三章”协议书模块,将责任用规则规范定下来,列出你家孩子要做到的目标行为以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要达到的准确率、作业完成要花费的时间等等,这样就避开你唠叨教育言语的负面强化,让“约法三章”协议直接对你孩子进行引导、对你孩子负责,同时,你在 与孩子协商,你与孩子制定一个母亲“行为榜样100分教育协议书”。

这位母亲按照我提供给她的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书”模块,制定了孩子的“约法三章”,制定了母亲的“约法三章”等“家庭公约”。

她后来告诉我,非常感谢武老师,我今天终于相信古人说的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这句话了。

我问什么意思?

她回答“ 真是没有想到,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您的区区一张纸,孩子“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书”真是“贼好用”的,让我又省了好几万块钱”。

我问怎么回事?

她说,“ 为了矫正我儿子的这些臭毛病, 花了5万多元,什么感恩教育、亲子教育、止吼教育、心理教育、网瘾教育等等,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孩子的越来越叛逆,多次挑战我的底线,让我生不如死,不是父母还还活着,不想让父母活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之中,说不定我已经跳楼自杀了, 今天我们不可能见面,我也说这些心里话,武老师,不怕您笑话,我们一家三口,两人有抑郁情绪,我还有抑郁症,现在我通过彼此之间‘约法三章’来‘自渡’”。

我说,古人说的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其实,古人还说 “千金难买一句真言”,这说明父母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父母掌握好教育孩子的方向盘,基本上避免因“教育事故”导致的人伦悲剧的发生。

她接着说,“就是,现在家庭教育导致的 ‘教育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

我说,你怎么知道的?

她回答,“几年前,我在媒体上看到的,中国, 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而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发生变化,还处于增长的状态 ,可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几万人,可是,这个人数每年在减少。”

那么,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二、孩子不良习惯问题的根源何在

今天,有的孩子10多岁,袜子不会穿,鞋带不会系,书包还要让长辈代为背着;出门必打的,吃必肯德基,喝必高级饮品,穿必世界名牌。

还有诸如——网聊、偷菜、玩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吃一碗,端一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这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的。

我们常说言传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在孩子的品格和习惯的培养过程中,父母会做给孩子看,远比说给孩子听要重要的很多。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在不知不觉中他会模仿大人所做的一切,所以有些时候父母说没有用,但是父母怎么做他就会跟着学。

所以父母的言行如果不一,孩子也是会学的。当然,如果父母以身作则的话,同时对孩子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父母不正确“行为榜样”,是给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东西会从父母那里模仿学习。

这也是平常我们说的“有样学样”,是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成长受各种各样的环境人事影响,但,对于尤为亲近父母的影响非常巨大,即便是孩子后天长成有了独立思想能分辨对错的能力,有时候,可能不知不觉就会在无形之中会复制父母“行为举止”。

《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

种什么,收什么。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那以后孩子大概就是这么个样子,自己不以身作则,将来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他她又怎么能信服你呢?

尤其是,高科技的今天,父母更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行为榜样”,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此其一也!

其二,尤其是,在高科技的今天一个孩子学坏,有的可以说是几秒的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是外在诱惑力,比古人强无数倍;

二就是内在抵抗力,比古人弱无数倍。

打游戏,助长杀心;看玄幻,增长贪嗔痴;

阅不健康书籍,助长淫欲;看黄色影碟,增长犯罪心!

这说明,上下五千年,家长们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育儿挑战!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能说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源100%竟在父母身上。

有的人说,“熊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熊家长;问题的孩子,就有问题的家长;每个问题孩子的后面,必然站着有问题的父母”等,这些都是以偏概全思维。

如此,就不能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那么,为何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 能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那么,为何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 能矫正其“不良习惯”?

三、为何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 能矫正其“不良习惯”?

父母用孩子 “协议书规范孩子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 父母与孩子签份协议书,将需要孩子自理的部分,将责任用规则规范下来,一旦孩子触犯了,父母不去叨唠、命令,只按规定来,这既让孩子体会到尊重,也培养了规范意识,真正做到“心中有规,行为有度”。

同时,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能起到下面的作用——-

1.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培养孩子:“自律、自学”的精神

4.能避免父母:唠叨教育负面影响

5.能改善促进:亲子关系

6.能减少青春期孩子:叛逆发生

7.能预防孩子:不良习惯发生

8.能治孩子 “已病”:药到病除

9.能防孩子“ 未病”:防患未然

为什么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书” 父母的“行为榜样100分教育协议书”?不仅仅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而且能预孩子未来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发生。

因为,父母给孩子“约法三章”,就是让孩子知道,“心中有规、行为有度”规则意识。父母与孩子签约“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将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主动学习习惯,用“准则”规范其行为,一旦孩子触犯,父母不叨唠,只按规矩办,这既让孩子体会到尊重,也培养了规范意识,孩子真正做到“自律、自立、自信、自强、自主、自学、自教”的好习惯。

在一个,主要是父母的“行为榜样100分教育协议书”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知道,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知道,“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与“温馨家庭、智慧家庭、和睦家庭、快乐家庭、健康家庭”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只有 父母“承诺、守诺、践诺”,才能培养出“诚信、守信、践信”的孩子。

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身教大于言传,给孩子讲 100遍诚信的大道理,都不如你守信地去做1件事。

对孩子犯错误,我们要让其说实话、说真话,绝对不能对于说真话的孩子惩罚,而且尽量说到做到,这才是最好的诚信教育。

其实,孩子说假话,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惩罚。

父母要“言必行,行必果”,不失信于孩子,兑现自己的诺言,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书” 父母“行为榜样100分教育协议书”=“家庭公约”=“自我教育”=“家学传承”

也可以这样说,孩子“约法三章” 父母“约法三章”=“疫苗”。

这就是为何孩子 “行为准则100分教育协议书” 能矫正其“不良习惯”以及预防孩子不良习惯发生根本原因。

要知道,家庭矫正孩子“不良习惯”实施的7个教育项目方案,是田园泥土香教育,历经20多年,经历无数个家庭“ 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基础上,再经过无数个家庭的“ 实践、总结、验证”条件下研发的的家庭教育成果,在家庭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方面,犹如“ 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民间秘方。

看到这里,有的父母可能问了,父母如何制定使用孩子“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

为何制定父母“行为榜样100分教育协议书”与实施“孩子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看一看,部分母亲在教育孩子痛苦、困惑、彷徨与呐喊。

敬请阅读——第一章 母亲:面对孩子“不良习惯”痛苦呐喊为哪般面对孩子不良习惯的痛苦呐喊:到底如何矫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