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一个人击毙敌方280人(20名士兵刺刀冲锋)

敢于拼刺刀是一支军队勇气和组织能力的体现。刺刀见红的精神不仅存在于东方军队的身上,同样存在于西方军队的战斗中。

2004年的伊拉克战场上,就出现了这样令人惊讶的一幕。在巴士拉附近的公路上,英军精锐部队阿盖尔瑟兰高地团的20余名士兵,搭乘两辆普通卡车,中了伊拉克反抗游击队的埋伏。在游击队密集的火力中,这20名士兵在军官的指引下迅速下车,利用地形构筑了简易防线,稳住了阵脚,并赶忙通过无线电求援。但面对300余名游击队员的猛烈进攻,英国人没多久就打光了自己的子弹:而援军还在赶来的路上。

上甘岭战役一个人击毙敌方280人(20名士兵刺刀冲锋)(1)

按照我们传统思路中西方军队的做法,离开了武器的优势,他们应该瑟瑟发抖,或者干脆束手就擒了。但英军指挥官却带头站起来大喊:小伙子们!上刺刀,冲出去!士兵随即将自己的L85突击步枪插上了刺刀,然后呐喊着杀向了已经近在咫尺的、蜂拥而来的游击队。

再先进的军队,刺刀训练也是磨炼军人意志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场战斗作为伊拉克战争中的经典战例被多方报道。其给人的启发也是很大的。特别是游击队与正规军对阵的巨大差距。

英军之所以能从数百人的围困中反杀,得益于其优良的指挥和士气动员。从始至终,英军军官都能完整地掌握小队的战斗,并鼓动士兵为了生存拼死一搏。一名英军事后对记者说:我们满脸通红,喊着口号,端着刺刀杀向敌人,你看也会怕。展现其高亢的士气。另一方面,英军士兵在体能、日常训练上,也是游击队不能比拟的。

上甘岭战役一个人击毙敌方280人(20名士兵刺刀冲锋)(2)

敢于刺刀见红,也是我军的优秀传统。世界上任何一支优秀的军队,都不惧怕打白刃战

而游击队一方,根本没有计划和指挥,300多人各自为战,指挥员形同虚设。其很富于冲劲,但遇上困难崩溃也很快。英军后来审问俘虏,发现很多都是15、16岁的孩子,很多人的军事技术仅仅局限于拿着AK扣扳机和换弹匣。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

在银幕上的种种抗日神剧中,游击队的威力被无限放大了。很多就是一群山寨土匪或是平头百姓,拿几条枪甚至连枪都不用,就能把日军打的丢盔弃甲。这完全是不顾实际的。上述战例也证明了游击队与正规军发生冲突时,哪怕人数上占绝对优势,都不一定能取胜。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能在敌后坚持作战的,都不是那种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而是有组织的正规武装力量。比如东北抗战期间,给予日军打击最大的是抗联,其有严密的结构、编制和训练,并成规模进行作战。与其说是游击队,不如说是敌后作战的正规军。而很多土匪武装进行抗日斗争,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抗联接收,要么干脆就投降了日本人。抗日战争期间,我军能取得敌后战场的胜利,也得益于作战的正规化和组织化,民兵力量永远只是正规八路军的辅助。同时期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的敌后作战也颇具成果。其原因也不在于俄国人有多么厉害,而是在于其敌后武装脱离了游击战式的散兵游勇,组成了旅、师甚至是集团军的大规模建制,其内部成员很多都是曾流落敌后的苏军官兵,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

上甘岭战役一个人击毙敌方280人(20名士兵刺刀冲锋)(3)

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日的东北抗联。他们的胜利来源于正规化建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