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座全是哥特式教堂(美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tips:厄瓜多尔中央银行的自动取款机用信用卡取现不收手续费!每次最多可取500美元。
我们认真回忆了一下,上图这座教堂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有参与感、参与过程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座。
她有一个听上去就很厉害的名字:国家誓言大教堂,而维基百科的页面显示甚至更加霸气:国家誓言圣殿。相对应这个严肃而庄重的名字,还有一个类似昵称的名字:巴西利亚大教堂,因为西班牙文记作:Basílica del Voto Nacional,The Basilica of the National Vow。
国家誓言大教堂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老城区东北部,是全美洲最大的新哥特式教堂,长140米,宽35米,双尖塔高115米。她是整个基多老城的地标式建筑,极具存在感。无论你行走在老城区的任何一个角落,几乎每一次抬头都能看到她那高耸入云的尖塔,奋发向上,尖利傲娇。
大教堂于1892年7月10日开始动工,由国家拨款建造,供奉的是耶稣圣心。教堂主建筑师Emilio Tarlier 的灵感来自法国谢尔省布尔日的圣斯德望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Étienne de Bourges),乃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1985年的1月30日,教宗若望保罗二世祝福了教堂,1988年7月12日举行祝圣,事实上等于盖章承认这座教堂崇高的江湖地位。
但实际上,这是一座从技术上来说仍是 "未完成的"教堂,因为在当地广泛流传一种说法:
教堂完成日,世界末日时。
中世纪哥特式的典型建筑除了看上去特别瘦削特别无欲无为一派仙气飘飘的样子,其实细节处还是很有趣味的。比如建筑物顶上通常会装饰有半人半兽状的滴水嘴,用来引导屋顶上的水流以保持清洁。国家誓言大教堂的滴水嘴兽全部采用了厄瓜多尔本土的动物形象,比如犰狳、鬣蜥、象龟等,后腿紧贴建筑主体,大半个身体向外扑出做凌空之势,非常有意思。
相对于前辈比如罗马式、巴洛克等风格,哥特式建筑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建筑体验:
室外部分通常密布着扶壁、飞券等支撑部件,仿佛是没有拆卸的脚手架。
在内部,哥特式建筑会把厚重的墙面减少到极限,随处填充着花窗玻璃。这种明亮的室内空间结构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结构体系的根本变化:从古罗马建筑、罗马式建筑依靠拱和穹顶等各种块面的整体受力体系,转变为接近框架的受力体系。所以,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变得极为轻薄,甚至可以不砌墙而改为完全用窗户填充。
哥特式建筑还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教堂的窗户采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来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窗,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之血。花窗玻璃营造出神秘灿烂的景象,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导致内部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窗棂的构造工艺也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在这样一座庄严肃穆高雅神圣、而空间又没有一丝一毫圆融气质的教堂里,人的心会不自觉地绷紧,仿佛只有噤声屏气才对得住她的神圣。
而这也正是建筑的伟大之处。通过不会说话、没有生命的石头、玻璃等材料,营造出一种让鲜活的生命低头敬仰的氛围。
在参观完大教堂内部后(2美元/人),我们决定去挑战一下此教堂的特色游戏——勇敢者游戏。
之所以称之为“勇敢者游戏”,是因为我们要先乘坐电梯至中殿顶楼,再穿过咯吱作响的横贯穹顶的狭窄木板桥,最后再去攀爬两段几乎九十度垂直的楼梯,而这两段楼梯是在户外的!
当天风很大,刮得特别凛冽,金属楼梯劈啪作响,村妇90几斤的小身板在狭窄的铁阶梯上摇摇欲坠。但见她双手死死扣紧扶手,掉下去摔死会很难看的念头如影随形一秒钟都不肯离开……
一句话总结就是:吓死我了!!!
反正是不可能有下次了!!!!!
不过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基多城的壮美风景,还是很爽的……
从高处望小面包山以及山上的圣女像,假装自己可以和神展开一场公平的对话。
我们在参观国家誓言大教堂时,被四名厄瓜多尔大学的女生拦住。她们每人5分钟、从不同角度轮流对村妇进行了采访,问题涉及对厄瓜多尔的看法啊、对基多的印象啊、环保问题啊、旅游设施啊等等等等。以前发过相关视频,就不再赘述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