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

日常生活常用语句,“我去买东西”,为什么是“东西”,而不叫“南北”呢?之前介绍过汉字“东”的由来和演变,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西”字,进而探讨一下“东西”这个词。

甲骨文的“西”字,就是一个鸟巢的形状(如下图)。

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1)

西是一个表示方位的字,是一个虚拟的没有实际物体的字。这个时候古人会用一个跟这个字有关联的实际的物体来表现。为什么是鸟巢呢?我们可以想象,鸟儿归巢的时候,正是太阳西落的时候。鸟儿映射太阳的话,那鸟巢自然映射西方,古人便拿鸟巢来借指太阳落山的方向:“西”,古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篆文的“西”字,不光是个鸟巢了,还带上了鸟(如下图)。

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2)

《说文解字》中说,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这个估计就是根据篆文的“西”字来解释的吧,作者把篆文西字上方的形状认作是鸟,解释说日在西方的时候,飞鸟归巢而栖。

现代的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明日的归途。”写得非常有意境,而且正好完美地展现了这个甲骨文“西”字的来历。

关于人们把物品称为“东西”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物产于四方,故称东西。其实这种解释说不通,既然产于四方,那南北也算呀,为什么不叫“南北”呢?

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3)

还有人说,汉朝那会儿,做买卖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洛阳和长安,而洛阳是东京,长安是西京。俗语中“买东”就是到洛阳购物,“买西”就是到长安购物,时间久了购物就叫做“买东西”了。

另外一种说法跟上面这个差不多,时间是在唐代。唐代的长安城有很严格的区域划分,只有东边和西边的市区可以购物,所以东西便成为货物的代称。这样的解释其实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4)

还有一个种说法更有深意。在北宋,大学者朱熹也提到过这样的问题。朱老先生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他的朋友提着篮子上街。

朱熹就问:你上哪儿呀?

朋友回答:上街买东西。

然后朱熹又问:难道不能买南北吗?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大学者的朋友也绝对不是凡夫俗子。一番回答真是深刻又富有哲理。

朱熹的朋友回答说,按照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西方属金,代表金属矿物;东方属木,代表一切的植物。而金和木都是具体的物体,是可以用篮子装得了的。北方属水,南方属火,都不是具体的物体。所以用“东西”这个词来代替实物,而不能是“南北”,所以只能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西字有多少种(汉字解读之西字)(5)

这样的回答饱含文人学者的思想,看似很有哲理和深度。这几种关于东西的解释,你更偏向于哪一种呢?欢迎评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