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大街现状(夹缝中生存的大四福巷)
在南京,有些巷子就好像在地图的条格里披上了隐形衣。
每天都有人路过,但却没被人在意过,报出名字后,依稀会觉得好熟悉......
大四福巷,是一旦提起,南京人的反射弧就开始拉长回想的地方......
不信南京土著们没去过,但确实鲜少有人记得它的存在(附近居民除外)。
大四福巷位于贡院西街西侧,南起瞻园路,北接健康路大道,清同治年间即有此名。
小巷弯弯曲曲呈“S”型,两头连接热闹的水游城、水平方,隔壁还有个5A级旅游景区夫子庙,说它在夹缝生存,一点都不为过。
记得每逢元宵节,景区大量的游客来游玩,人挤人的壮观画面会让不少南京人选择改走清净些的大四福巷。
疫情期间旅游景区面临寒冬,夫子庙也有“受冻”,对于全福小区和大四福巷小区的居民来说,这种感觉是最明显的。
曾经这里早上时段,各种小吃店前也是热热闹闹,充斥着喧喧嚷嚷的烟火气息。
隔壁百年老校之一的夫子庙小学,也常常传来孩童的欢笑声......
时隔今日,我们再来钻入这里发现,巷子没有记忆中的长,没有过多精致修饰,道两边的开了好多年的老店有的也还在。
正值盛夏,巷内老树婆娑,曲径通幽,窗棂、瓦顶、石碑坊这些元素都透着城南的古朴端庄。
在这里抬头望去,居民楼外立面密密匝匝的电线缠绕在一起,像是织成了一张网,网住了老巷的安静与祥和。
人们常会感叹变化之快,总是在还没来得及认真记录的时候,一些事物、地方已换了模样。
小巷往日的繁华已不可见,许多周边住户卖房搬离了这里,也有不少商家开始闭店对外出租店铺。
道路上,唯有穿梭的外卖员,打破这片寂静的壁垒......
大环境的影响下,时间洗去了这条老巷诸多痕迹,也让它看起来略显出一副萧瑟模样。
昔日的热闹与喧嚣后,街巷内剩余顽固的“常驻民”也开始学习沉淀......
“老南京土菜”、“于家面馆”、“刘二小馆”、“百姓小吃店”等等这些老店依旧留守在此,以“点”连成线,连接着这条巷子。
一到了饭点,巷子里就会飘满食物的香味,挨家店里头,还是人头攒动,食客多为周边的街坊邻居。
这些店面都不大,平均6、7张桌子,老熟客都不怎么计较就餐环境,吃得就是家楼下熟悉的味道。
在巷子的深处,一丝光影拂过绿叶和枝丫,投进了路人手边的咖啡杯里,一旁的门头也随之映入视线内。
四福咖啡?店老板是真的欢喜这条巷子,才取名“四福”的吧~店内整洁舒适,藤椅木桌、蒲扇都透着中式的调调。
喝咖啡没有年龄、没有地方界限,也没有所谓的个人偏见,只有喜欢。
“夏日入侵”咖啡冰茶、花椒Dirty、金陵风味的绿豆芝士蛋糕......
无论是醇厚的苦、明亮的酸还是绵密的甜,新店的驻入都为这条巷子刷新了另一面。
新与旧的交织,总能给人带来希望和重生,大四福巷,正在包容一切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这里夜里是恬静的,树是鲜活的,巷子里的人,在努力契合地段的营生。
“夹缝巷”也有存在的意义,它只要静静地在那里,等着再路过时不经意的一眼,一切仿佛是你没来过的样子。
今日话题
说一说你对大四福巷的印象
欢迎留言区说说~
编辑:贝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